電視劇《慈禧西行》主要是講述的庚子事變,八國聯軍侵佔北京,慈禧帶著滿清朝廷“西狩”,開始了逃亡歷程.一路上,風餐露宿,吃盡了苦頭;爾虞我詐,出盡了洋相。在特殊的環境裡,慈禧忍常人所不能忍,支撐著大廈將傾的滿清王朝。她忽而陰險毒辣,玩弄王公大臣於股掌之上;忽而善解人意,迸發出尚未完全泯滅的人性火花……電視劇情節生動曲折,具有較強的觀賞性。
劇中的懷來縣令吳永,被張國立演繹得惟妙惟肖。其實這位吳永是金石收藏大家、湖南巡撫吳大澄的本家,又是曾國藩的孫女婿,官雖七品,還是見過些世面的。他口述的《庚子西狩叢談》正是電視劇的出處。
光緒二十六年,八國聯軍侵華,慈禧偕光緒倉皇逃出紫禁城,一路上狼狽不堪,全無儀方,直至河北懷來縣方始稍安。此時懷來知縣吳永(字漁川)正處義和團包圍之中,以亂中尚能迎駕,盡忠盡職,故深受寵信,大有登龍門之勢。此後吳永又隨行往西,為前路糧臺會辦,日夕召對,故對當時諸多事宜,深知內情。民國改元,情隨事遷,庚子“西狩”事漸為人所模糊,劉治襄恰曾親聞吳永口述這一段經歷,為防此事失載,於是記錄了下來,於是有《庚子西狩叢談》一書。“西狩”是隱諱,不能明說當年慈禧和光緒是倉皇西逃。
本書有“信史”之稱,原因當是吳永當年親身經歷此事,由當事人回憶口述,應不會有太多的失真。不過事實究竟如何,還需要由史家進行考證。當年胡適四處勸知名人士寫自傳或回憶錄,但是他本人也承認其中會有失實處。失真處最主要的是美化自己。吳永雖寵信一時,但後來卻一直不得升遷,其自認為是因軍機大臣的阻撓和岑春煊的排擠,因此在回憶中難保不會以有色眼鏡看人,雖然吳永一再申述自己一心為民,不願去巴結權貴,但在字裡行間其實也充溢了對官場的憤懣和自身不得志的無奈,不是他不想升遷,而是不能,其實吳永還是一個熱衷於仕途的人。
1900年1月,慈禧釋出了一條維護義和團的詔令,“拳民”原本應該是清廷肉中刺,但在西方列強虎視眈眈的背景下,內部矛盾還是沒有外部矛盾來得重要,慈禧聽到了義和團“刀槍不入”的傳言,也聽到了他們“扶清滅洋”的口號,心裡高興,打算利用義和團來制衡洋人們,誰讓洋人們開始傾向光緒帝呢,這是慈禧所不能忍受的!
慈禧雖然以光緒的名義向洋人宣戰,可她並沒有做好戰爭的準備,1900年8月14日,八國聯軍攻來,慈禧起初聽到槍聲還以為是貓叫,等明白過來,驚慌失措,急忙5次召見軍機大臣,宮裡一派雞飛狗跳,太監宮女臉上全是惶惶然,沉不住氣的已經直掉眼淚。慈禧感覺守不住了,決定逃走避避風頭。
在百姓罹禍的情況下,慈禧帶上光緒帝、大阿哥溥儁、隆裕、瑾妃以及一眾王公大臣配少數太監宮女,匆忙換上百姓衣服從景山西街出地安門西行,明明是出逃居然掛了個“西狩”的美名,打腫臉也要充胖子!而慈禧剛出逃那會兒其實是很狼狽的,《庚子西狩叢談》描述一行人出門碰見下雨,“悉被淋透,其狀蕭索悽苦”,更讓太后難過的是身邊連個護衛都沒有!
為了儘快保命,慈禧已經肯打扮成民婦,肯吃知縣吳永送來的玉米麵窩窩頭了,但她絕不肯讓自己陷入危險境地,既然弟弟桂祥的神機營指望不上,御用軍隊更湊不齊,慈禧便找到前身是山西平遙鏢局的昌平李家鏢局,讓這個民間護衛隊來充當自己保安,這時候可沒人說民間護衛不配保護太后了,因為太后走了一天早就沒了任何風度,飢腸轆轆,又餓又累。
李家鏢局向來是黑白通吃,也不怕接大單子,得知保的是慈禧一行人後更是4大鏢師齊齊出動將慈禧圍得密不透風,前面有人探路,後面有人留神,一旦聽到點風吹草動立刻改道,隱蔽性和安全性都做得很不錯,慈禧逃離京城去西安走的是近路,從河北懷來縣轉山西太原隨後入陝,當然沒一直靠李家鏢局保護,後來官方編制的軍馬也一路隨行,但李家一直守在側。
事實證明,就算虎落平陽,也沒人敢隨意欺到慈禧頭上來,這一路雖然提心吊膽但基本算風平浪靜,慈禧甚至有功夫思考怎麼把責任全部推到義和團身上,以及擺出一副要改大清革的姿態欺騙民眾。到1901年八月間,慈禧“風風光光”從西安迴鑾京城,繞了個大圈,擺足闊氣,但實際上卻是又簽下了賣國條約,激起了新一波的國民憤慨。
慈禧是個非常複雜的人物,晚清時期,她的一舉一動都關係著歷史走向,明明以女人之身獨斷朝綱多年,臨死卻說了句“此後女人不可預聞國政”,就跟武則天留下無字碑一樣,然後世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