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菏澤出發奔赴抗美援朝的戰場,曾經的少女收起紅綢腰鼓,直面戰爭的殘酷。如何為受傷的戰友爭取活下去的機會?如何在異國他鄉的冰天雪地裡為傷員撐起一方醫護空間?老人說,在抗美援朝的戰場上沒有前後方之分。
戰場不分前後方,兵站醫院無光源環境下轉移傷員
1950年,19歲的周鳳麟完成了校內的宣傳活動,解下了腰間的紅綢腰鼓,正式報名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
從那一刻起,這個在冀魯豫區第二師範學校(即菏澤師範專科學校)努力學習的姑娘,決心放棄自己成為教師的理想,奔赴抗美援朝的戰場。
“我也知道,有戰爭就會有犧牲。”談及當時的感受,周鳳麟介紹說,那時,她與很多青年學生和青年工人一樣,即便知道自己即將面對什麼,也依然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參軍、參戰。
從菏澤參軍入伍的年輕人到達河南新鄉等候分配,周鳳麟被分到北京,兩天的報告學習後,那年冬天,她換上了軍裝,被送到東北瀋陽,在東北軍區一所藥品貿易專科學校裡學習專業技能。周鳳麟說:“比如,我們要清楚自己背的藥箱裡裝的是什麼藥劑,在戰場上沒有燈光的情況下不準拿錯藥。”
以戰場的要求進行醫護技能培訓後,1951年11月,周鳳麟與同批戰友從安東(今丹東)跨過鴨綠江時,在隊伍裡齊聲唱著歌,雄赳赳氣昂昂地趕赴朝鮮戰場。
生於戰亂年代,周鳳麟曾見識過戰爭的殘酷,對抗美援朝戰場上的情況有心理準備,到達32兵站醫院的第一天,周鳳麟就積極投入重傷隊的醫護工作中。
“我們醫院駐地都得在運輸線上,因為接收和護送傷員方便。但敵人的飛機轟炸時也會專門炸車站和橋樑。我們每次去接收前方送下來的傷員時都很緊張,因為不知道頭頂上敵人的飛機啥時候會來。有時全院都去接收、救治傷員,門板、床板都用上,有時候當地的老百姓也會參與。我們就怕傷員還沒安置好敵人的飛機就來了。”據周鳳麟回憶,夜間為了儘快運送、安置傷員,男同志會直接揹著傷員,女同志就配合抬運,爭取在沒有光源的環境下迅速、安全轉移傷員,避免被敵方轟炸機發現。
在敵人不分晝夜地頻繁空襲轟炸中,周鳳麟與戰友一起配製藥品、救治傷員、轉移陣地,絲毫不輸與敵人正面交鋒的戰士。
她說:“在朝鮮戰場上,好像沒有‘前方’和‘後方’之分。轟炸機整天在我們頭頂上飛,護送傷員的火車白天不敢走,要停在山洞裡,等晚上再走。”就是在這樣危險的情況下,兵站醫院為受傷的戰友們積極尋求著活下去的希望。
時刻應對敵機轟炸危險,兵站醫院日常備戰
交通線被毀、藥物短缺時,周鳳麟就用樹枝、木頭搭一個小棚子,頂上罩一塊白布,創造一個沒有灰塵的環境來配藥;傷員太多時,白布扯成的繃帶不夠用,周鳳麟便與戰友蹲在臨時製成的水池邊洗繃帶;防空洞被炸時,夜裡,周鳳麟便與大家擠在一起休息,清晨醒來,眉毛上都是冰碴兒……
有一次,周鳳麟正在小房間裡做藥劑,敵人的轟炸機就逐步逼近兵站醫院駐地。大家迅速跑向防空洞,有的同志知道她在小房子裡做藥,就邊跑邊喊:“小周啊!小周!趕快出來!”
周鳳麟出去抬頭看了看,發現轟炸機已經飛過這片區域,她認為,敵人不會再返程進行轟炸。
“當時我沒出去。後來發現,在距離我配藥的小房子50多米的地方,敵人投放下一顆炸彈,但它沒響、沒爆炸。那一次要是響了、爆炸了,那我就回不來了。”周鳳麟回憶說。
據周鳳麟介紹,每次戰役結束後,兵站醫院會有一個休整期,這期間,兵站的醫護人員常常需要上山砍木頭再拖回來,用以儲存搭建、修補防空洞的材料,積極備戰。
深山雪厚,穿著軍大衣的周鳳麟每邁出一步,都要先把腿從雪窩裡拔出,再踩進另一個雪窩。等砍到一棵樹,便把一條粗麻繩的兩端分別綁在自己腰間和樹上,人拉著樹走過緩坡,再被樹拉扯著急速滑下陡坡。
“有時來不及調整姿勢,我就緊閉著雙眼、雙手扯住繩子,頭朝下、腳朝上,被大樹扯著滑下山。下來後整個人就像雪人。”周鳳麟回憶道。
躲避轟炸,緊急救援,兵站醫院的這種工作狀態一直持續到1953年7月停戰。
“停戰後,我們在當地百姓家借住過兩個月。之前還沒停戰時,當地的老百姓會幫助運送傷員,彼此都熟悉。”周鳳麟回憶道,那段日子,志願軍戰士們與當地百姓相處得很融洽,語言不通時,還會用肢體比畫著做動作進行溝通。
敵軍轟炸民房、補給線,戰地記者採訪途中遇險情
周鳳麟的丈夫陳錦清1928年出生於福建,19歲考入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後,多次參與學生運動、發表進步文章,受潛伏在臺灣的地下黨黃素秋影響,1949年陳錦清返回大陸,並參加了閩中游擊隊,同年10月份,他還參加瞭解放廈門的漳廈戰役。
1950年11月,陳錦清奉命北上入朝參戰,成為隨軍戰地記者。
因陳錦清老人已經去世,牡丹晚報全媒體記者從周鳳麟及其二女婿王君的講述中,瞭解到他在抗美援朝戰場上的部分經歷。
1951年3月,朝鮮民房被敵機轟炸成廢墟,百姓禦寒的棉衣、棉被都化為灰燼。中國人民志願軍總政治部下令,志願軍要把自己棉衣和棉被裡的棉絮都掏出來,送給當地百姓禦寒。
為此,陳錦清趕往當地一個村莊採訪。可剛到村口,突然有幾架敵機俯衝下來,開始轟炸村莊,尚在重新搭建中的民房頓時燃起大火。
聽到朝鮮百姓的呼救聲,陳錦清等人立刻衝進廢墟救人。幾個朝鮮百姓得救後,拉著陳錦清慌張地比畫著,說廢墟里還有兩個女童。
陳錦清看明白村民的意思後,立刻不顧一切地又返身衝進火場,最後他一手抱著一個衝出來,把兩個朝鮮小姑娘從火海里搶救了出來。
1951年10月,以美軍為首的所謂“聯合國軍”利用空中優勢,對志願軍後方補給線進行了封鎖轟炸。當時,陳錦清奉命乘坐運送彈藥的車到前線採訪。
在透過封鎖線的時候,敵人的燃燒彈引燃了彈藥車表面的偽裝。陳錦清當機立斷,迅速與戰士們脫下衣服,壓在著火點表面滅火,避免了車毀人亡、彈藥報廢的事故。為此,志願軍總政治部給他記了二等功。陳錦清老人每一枚軍功章背後,都有一段關於抗美援朝戰場的故事。
“老人對我講,在寧遠郡的軍械庫採訪時,寧遠郡突發大水,可軍械庫的守衛戰士很少。眼看著水漫進了軍械庫,他們幾個記者就帶頭跳進了水裡,開始打撈、轉移彈藥。那時候,他一個文弱書生,撈出了20多箱彈藥。”王君說。
在去往32兵站醫院採訪的時候,陳錦清與周鳳麟相逢卻不相識,只知對方是戰友、是同志、是響應祖國號召而來的戰士,戰事緊張,兩人從未產生過戰友情以外的情誼。朝美停戰後,兩人被分配到兵站分部的下屬單位從事文藝宣傳,逐漸熟識並走到一起。
牡丹晚報全媒體記者 雲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