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鄉縣境內的“土疙瘩”
王運國蒐集整理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之前,在柏鄉縣境內有眾多的“土疙瘩”。由於生產隊平整土地和群眾用土,這些“土疙瘩”大部分漸次消失。這些“土疙瘩”是什麼?其中埋藏著什麼秘密,將作為無解之謎,逐漸被人們遺忘。現僅將這些“土疙瘩”的方位及有關傳說記於此,供對它有興趣者議論、探討。
1、南滑疙瘩,南滑疙瘩位於南滑村西南,現存一大一小兩個;大的呈正方形,邊長60米;封土高7米。
康熙版《柏鄉縣誌》記:“魏鄗厲王墓,縣東十里南滑村,址大數畝、高數丈,碑無存”。乾隆版《柏鄉縣誌》記:魏:“鄗厲王墓,在縣東十里南滑村,址大數畝、高數丈,碑無存”。並有明代褚宦鄗厲王墓詩一首:
嵯峨高塚過山崗,埋玉傳聞葬厲王。
不見豐碑題姓氏,只餘宿草牧牛羊。
北朝有國分茅土,南面無人奠酒漿。
華表石麟俱泯沒,邦人歲歲作重陽。
民國版《柏鄉縣誌》記載同上。只是“傳聞”改為“聞傳”葬厲王。又記:“民國十八年,村人發其墓塚而入,其中空空,但有磚屋數間,陰氣逼人”。2000年版《柏鄉縣誌》記:鄗厲王墓,當地群眾稱“康王墓”;“歷代墓葬層層埋在遺址之上”,這裡不但是一“古墓群”,而且還是“一處從龍山到秦漢時期的古代文化遺址”。張少英編的《河北柏鄉歷史人文志》記,鄗厲王為金代金世宗完顏雍的兒子永中。
疙瘩北邊地皮以下是厚厚的河沙,與疙瘩的堆土土質不同。據村民說:疙瘩的西北側,呈西南——東北向,土層下有七、八米深的沙子,可能是從小南陽方向向東北方向的一條古河道。
筆者認為:康熙、乾隆版《柏鄉縣誌》所記“魏鄗厲王墓”,此“厲王”當是北魏文成帝拓跋濬之子拓跋長樂(?—479)之墓。理由:一是拓跋長樂皇興四年(470年)初封建昌王,後改封安樂王;承明元年(476年)拜太尉,出為定州刺史。鞭撻豪右,頓辱衣冠,多不奉法,為人所患。百姓詣闕訟其過。高祖罰杖三十。貪暴彌甚,以罪徵詣京師。後與內行長乙肆虎謀為不軌,事發,賜死於家。葬以王禮,諡曰厲。北魏定州刺史葬於鄗(高邑)與“魏鄗厲王墓”和其意。二是歷史上還有一個厲王是西周時期“共和”之前的周厲王【前878—842】。衰敗,國人叛之,流亡於彘【山西霍縣】死),葬於鄗無可能,至於2000版《柏鄉縣誌》所記出土龍山文化遺物,可證其地為古遺址,民間稱“康王墓”只是口傳,北魏時在古遺址上以王禮葬“厲王”(拓跋長樂)並無矛盾。《河北柏鄉歷史人文志》記,鄗厲王為金代金世宗完顏雍的兒子永中值得商榷。
2、固城店南“仨疙瘩”,位於固城店鎮南約七里、大道東側前渤海村地界內;高十數米;三個排序東北西南向,東北的堆土最高,有磚砌圓拱洞向西南方向斜下深處;疙瘩周圍地內多麥飯石。傳說群眾拉土曾出土泥鴿兒。2000年左右,“疙瘩”損壞將平時,文保所趙現堂考察,曾發現“陶樓”碎片,柏鄉電視臺曾報道,似漢墓。在民間傳說中大多為古墓,計有:東漢劉秀二十八宿的耿弇墓、馮異墓;隋代以前的“趙萬安塚”(《太平寰宇記》記千秋亭“下有趙萬安塚”);劉遂墓;三代易安侯墓。
3、“七個疙瘩”,位於北天村南;高十數米;呈東西排列;有磚砌圓拱型洞。民間傳說,有:“七星臺”;“磚堂墓”之說;1986年曾一度有“求藥”風,信徒在七個疙瘩處跪求包治百病的“神藥”。有人猜測“七個疙瘩”為隋代以前的古墓的猜測。或是西漢在鄗地所封“侯”的墓地;或是劉秀二十八宿中七人的衣冠冢;或是晉到南北朝時期李氏墓地等等。能堆起“疙瘩”的家族要有一定的經濟基礎,且名人多。
4、固城店東南三個疙瘩。其一,位於東小京村西南東小京村地界,高十數米;闊15—20米;疙瘩上多洞,傳說有短、粗、長牙的黑蛇;曾出土陶樓。其二,位於市中村北市中地界,小京地界的疙瘩西邊300多米;高十數米;疑似東魏侍中李元忠墓。其三,位於東小京至固城店路北、今東干線路西、東小京地界內,高十數米,民間傳說曾出土漆器。其一、其三兩個疙瘩似與漢代禾成侯和袛侯有關。
5、西馬疙瘩,位於西馬村西北角,現市中村小學南約50米,高約十餘米。傳說1968年生產隊平地挖土曾出土青銅器,有銅盆、香爐、像狗馬樣的陶馬(約50cm高)等十幾件。
6、營兒村北有四個“土疙瘩”:
其一最大的“疙瘩”是一古墓,民國版《柏鄉縣誌》記載:柏鄉縣東北十七里,白營村東、泲水河之北亦有一古墓,其高大與鄗厲王墓略相等。舊縣誌未曾記載,亦無碑文可考。村人俱傳,此古墓中住有狐仙,內藏有古漆桌椅等物,蓋數十百年前,曾有人掘開此古墓而發見之也。近今村人未有敢發掘者。據云,如有發掘者,其家輒為狐崇晝夜不安雲。有稱此墓為趙敬粛王及其子易安侯劉平之墓者,理或然也。
據“被歷史遺忘的眭邑”(王樸生王運國作)一文推測,疑似高邑望族眭氏家族墓地。
其二是“侯家疙瘩”位於營兒村北、南馬中心校南、東干線西側;高數米奇。
其三是“吳家疙瘩”位於營兒村北、東干線東側,比“侯家疙瘩”往南;高十數米。
其四是“郭家疙瘩”位於營兒村東南、東干線東側;高數米。
7、南黃疙瘩,位於南黃泥村村南,其一在王橋方向,高十數米,村民呼“王橋疙瘩”。其二位在西董村方向,村民呼“西董疙瘩”,高十米。民間傳說系熬硝、熬小鹽剩土堆積而成。村民拉土剷平,未見遺物。附近似古村落遺址。
8、趙菅村疙瘩,位於趙菅村村西小莊村地界;人稱“疙瘩臺”;高十數米;今有房屋數間。據出土石碑記載,宋元佑五年建大悲菩薩殿,其後“修為補葺不知凡幾”。至於宋代之前有無“疙瘩”,並無記載。然查得《新五代史》記載“梁晉柏鄉之戰”時,有“晉王登高丘以望雲”之句。依據戰況分析,“高丘”當為此“疙瘩”,可斷定趙菅村西“疙瘩”早於宋代。據柏鄉文保所調查,此地為商周遺址,曾出土石斧、陶片等。本人推斷是建於古遺址上的歊(鄗)安侯劉延年之墓地(假說)。
9、路村疙瘩,位於西路村村南、今南環路北側;“疙瘩”上建有崔府君廟,人稱“高高廟”。地面下有磚拱地宮兩米高、15米長。牆壁上有“刻臺”,可放油燈等物。“疙瘩”表層為土質,土層下有一層沙灰。“疙瘩”上有宋之年建崔府君廟,院內有吏能像,民謠曰“摸摸吏能,摸那兒那兒不痛”。吏能牽著個老虎,信士往老虎嘴裡放雞蛋,雞蛋就從老虎屁股裡跑到笸籮裡了。此疙瘩為清初“槐陽八景”之一的“高廟青雲”。
10、上京疙瘩,共有五個。其一位於孫上京村西(現村內),高約3米,傳說誰家有事,焚香祈禱,可借給桌椅板凳。
另有四個疙瘩,在孫上京正南、劉上京正西獨立的三個疙瘩,劉上京西南方向一個疙瘩。
11、北陽疙瘩,位於北陽村西,河之南岸,上建有“娘娘廟”。
12、南郝村疙瘩,位於南郝村西北。原高數米,1958年蕩平,民間傳說是唐代元帥張士貴墓,曾出土硯臺。
13、東小京“疙瘩”。該疙瘩是很早以前的疙瘩。原明代所建“西嶽行祠”是建在圪墶上的。此遺址曾出土棺材,同時出土藍色方磚,上有篆書“荊”字。
14、正元寺疙瘩。在正元寺村西南方向,正南距離高寧路約一公里。
15、魯穆公疙瘩(當地人稱蘆穆公疙瘩或蘆穆公古墓),位於東南魯村西北角,土疙瘩佔地約10畝,疙瘩高約三丈。生產隊取土曾發現有大量燒黑的灰土,曾挖掘出銅箭頭、銅壺、古瓦片等遺物。據老人說,古墓曾有墓碑,有人砌在附近的水井口上。”村民傳說,疙瘩地面以下二、三米有東西方向的磚砌墓道。
筆者認為這裡提到的“蘆穆公古墓”好似是“魯穆公古墓”之誤。理由一是,蘆姓遷徙到東南魯時間晚,歷史上查不到“蘆穆公”其人或蘆姓名人;二是“魯村”村名、中魯古碑都有“魯字”;三是古墓規格較高,可與“魯穆公”匹配。
(本文原載《柏鄉軼事》文字稍有改動)
《柏鄉軼事》簡介
千秋亭高浮帝氣,槐陽歲久鄗黍香。《柏鄉軼事》一書是帶有故土鄉野原始風味的文化大餐,是瞭解柏鄉歷史,宣傳柏鄉很好的鄉土教材。
《柏鄉軼事》編委會由馬玉川、王樸生、王運國、吳丙志、劉玉栓、張寶聚、趙新貞、耿秀錦、魏國靜等組成;王運國、馬玉川、魏國靜為主編。該書分為九章一百二十二篇,三十餘萬字。內容多為史志不載,覓故記今之作。第一章山水靈境,講述柏鄉的地理環境。第二章史事探究,從不同角度探究史志未記、錯記的歷史人文事件。第三章史海鉤沉,透過實地考察、思辨,探索柏鄉歷史。第四章千年古村,考證記錄了89個行政村的千年變遷。第五章家譜選粹,收錄了柏鄉幾家歷史較久且連續的部分家譜。特別是對歷史望族柏鄉魏氏的淵源進行了探討。第六章碑石佐證,為史料,便於讀者對照思考。第七章史外補遺,記現代之事。第八章教育散記,主要是本縣古今教育的史料。第九章藝文集萃,主要輯錄文學作品及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