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傳統的成人禮中,男有冠禮,女有笄禮。笄,《說文解字》中解釋為“笄,簪也”。《篇海》說:“婦人之笄,則今之簪也。”笄作為一種飾品,用來固定髮髻,形似一根細長釺子,一頭銳一頭鈍,鈍的一頭有突出的裝飾,稱為“首部”。笄是髮簪家族的鼻祖,後來的簪、釵都是在笄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女孩在童年的時候並不用笄,所以笄就成了女子成年許嫁的象徵。成年禮叫加笄禮也就理所當然了。
女子行笄禮的時間是十五歲至二十歲之間,只要許嫁便可加笄,如果一直待該許人,最遲也要在二十歲時行笄禮。女子在行笄禮之前,也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但學習的內容與男子卻大不同。主要是為婚後相夫教子、敬順舅姑、操持家務、嚴守婦道。
男子行冠禮的意義是要承擔成人的社會責任,擁有各項政治權利,與此不同的是,女子行笄禮是要在許嫁之後,即在男方納徵之後加笄並取表字。笄禮完成,標誌著女子有結婚生子、奉養舅姑、謹行婦道的責任了。
對於笄禮的儀節,文獻很少記載。一些學者為了推行儒家文化,構思設計了女子的笄禮。其中《朱子家禮》的笄禮篇和司馬光的《書儀》中有關部分,大體相同地記載了笄禮的儀式。在笄禮之前要像冠禮一樣選擇賓客中有德才的女性長輩為正賓。為了表示慎重,要用箋紙書寫請辭,於行禮前三日送至正賓家中。不僅如此,在行禮前一日還要再次恭請正賓。其主要目的是提醒正賓一定參加同時也表現了宋代對笄禮的重視程度笄禮當日,將用於加笄的服飾都放在盤中東房中東部,加笄的女子穿著雙階衫子,在東房中,面向南。
全部準備工作就緒後,所有參加人員按照特定的要求和秩序入位,主婦及以下著盛服就位。當身著盛裝的正賓至大門外。主婦出門向正賓行再拜之禮,正賓還禮入門。笄禮開始後,正賓盥洗,主婦向正賓致謝。加笄者出來後即席跪下,正賓從執事者盤中拿出發笄,為加笄者正容並戴上,然後向加笄者致祝辭。笄者回到東房中,脫去衫子,換上素色的襦裙。出來讓眾人看。這第一加中的發笄和羅帕、素色的襦裙。衣緣沒有紋飾,腰帶用普通的細布帶,它象徵著女孩子成長的過程,即采衣色澤純麗,象徵著女童的天真爛漫:而色淺而素雅的襦裙,則象徵著豆蔻少女的純真。
接著進行第二加笄禮,過程同第一加相同,只是加的服飾是髮簪。換上的衣服是曲裾深衣,這象徵著花季少女的青春美麗。
笄禮也是要加三次,第三加的過程同之前的一樣,加的服飾是釵冠。換上的衣服是正式的大袖長裙禮服,上衣下裳制,佩綬等飾物。隆重的大袖禮衣則反映了漢族女子的雍容大氣,典雅端莊。最後,還要給笄者取“字”。過程與冠禮相類似。
女子許嫁的笄禮和未曾許嫁的笄禮是不同的。未許嫁的笄禮只用自家主婦執禮,沒有正賓。許嫁的笄禮,表明女子已經承認,也意味著女子即將成為人婦,承擔新的角色,意義重大,也更受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