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全篇分【原文】【譯文】【感悟】【往期回顧】四個部分,約1300字。
原文:
將欲歙(xī)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取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註釋】:
1.歙(xī):收縮
2.固:同“姑”,姑且,暫時。
3.微明:幽微中見真知。指在事物發展中能及早發現變化的細小徵兆,從而作出正確的判斷。
4.脫:離開
譯文
想要讓它收縮,必先使它擴張;想要讓它削弱,必先使它加強;想要讓它廢棄,必先使它振興;想要奪取它,必先設法給與。從幽微處發現變化,柔弱能戰勝剛強。魚不能脫離深水,(因為魚脫離柔弱的水就會死),國家的好用之器也不能輕易示(威)於人前,(因為國脫離了柔弱的百姓也會死)。
感悟
開篇四對矛盾:歙張,弱強,廢興,取與,很清楚地說明了物極必反的辯證思維。和前文多處相呼應。(如有興趣,可至文末“往期相關章節回顧”繼續瀏覽。)
【微明】
再聊聊“微明”,雖然只有兩個字,卻讓我想了很久。首先我摒棄了“先暗後明,先劣後優”的有陰謀論權術論傾向的觀點。因為盛極而衰幾乎是不可逆的現象,不是靠欲擒故縱的智巧可以使它復興的。擒和縱都是一種主動出擊又刻意的行為,不是老子所說的柔弱而自然的強大。
我比較認同“在事物轉化過程中都有細微的先兆可尋”這一解釋,見微知著,於微妙中窺得一絲智慧。
【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個人認為,這句是本章最值得玩味的。我剛讀時,有這種感覺,兩句分開來讀,似乎不難理解。但連起來,卻又毫不相干。
魚離不開水可以理解,後面一句字面很容易解讀成“欲擒故縱”“深藏不露”“敵明我暗”,我一開始也落入了“陷阱”。但只要把前一句“魚不可脫於淵”結合起來,就會發現問題。
字面意思:魚離不開水,國之利器不能給人看到。
什麼意思?完全不理解。所以肯定不對。一定要結合前文還有“魚”和“淵”,甚至通篇道德經,都不能斷章取義。
由前文的嬰兒、水、玄牝可知,老子是崇尚“柔弱”的。本章更是直言“柔弱勝剛強”。
水是柔弱的,但能養魚。魚看似強大有活力,一旦離開水,必死無疑。而水還是水,不生不滅。故柔弱勝剛強。
人(民)是柔弱的,但能聚整合國。國看似強大,一旦離開了人,則徒有虛名。故魚不可離開水,國不可沒有人民的支援。劉備逃亡途中為何要帶十萬百姓,一個自然是他有仁慈之心,第二個沒有人民的城池和國邦,意義何在?
何為國之利器?武器?非也。制度?非也。法家韓非子《解老》《喻老》中提到:賞罰者,邦之利器也。典型的法家思維,權術論,不免膚淺。深不可測的萬物之宗“道”,豈是如此表面之物。
國之利器,乃下知有之的太上也;乃萬物自賓的無名之樸也;乃無象無形之大道也。
太上,樸,大道的共同特點:你知道它的存在,但你看不清它,也聽不見它,惟恍惟惚,可大可小,能使萬物歸順而不害。卻從不示人。
感謝閱讀|點贊|收藏|分享|評價的朋友
歡迎關注@道心者
每日一章道德經,17點準時更新。
往期相關回顧:辯證思維
固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第二章回顧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二十二章回顧
寫在最後的話
以上僅代表個人觀點,《道德經》版本眾多,筆者作為初學者,先用傳世本讀一遍,以學習悟道為重,不糾字眼,學下來再說。
譯文是筆者參考相關文獻並根據自己理解翻譯而成。如有異議,歡迎討論。
茫茫人海能遇到和自己有同樣愛好之人,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