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自13世紀初期崛起後,便橫掃歐亞大陸,金朝、西夏、西遼、花剌子模等國先後在蒙古鐵騎的衝擊下滅亡。偏安江南的南宋本來只是個觀眾,但在1234年聯蒙滅金後,便與蒙古成了鄰居,從而獨自對抗蒙古。
金朝亡國之君金哀宗曾對臣下說:“我大金難以與蒙古為敵,至於宋人(南宋)則不足道哉。給我三千精兵,便可縱橫東南。”而蒙古曾強行向南宋借道,結果宋軍各種丟城棄地。由此可見,在金朝與蒙古的眼裡,南宋是弱小的存在。
可是,事實真的是如此麼?金朝雖然以不到三年的時間就滅掉了北宋,但費盡九牛二虎之力也始終滅不掉南宋,最終反被南宋所滅。蒙古雖然強大,但在與南宋的正式較量中並未佔到多少便宜,更別說直搗臨安了。
南宋的堅守
1234年,南宋收復失地的行動失敗後,蒙古大汗窩闊臺便以南宋違約為藉口,派兵南下攻宋。然而經過幾輪較量,蒙軍除攻佔川蜀部分地區外,並未取得更大的突破。如沔州之戰、荊襄之戰,皆是宋軍獲勝。
蒙哥於1251年繼任蒙古大汗後,吸取了以往蒙軍南下受挫的經驗教訓,改變單純的破壞性與掠奪性戰略,讓駐守中原的蒙軍在宋蒙兩國交界處大量修築城堡,招攬流民,實行屯田,為與南宋長期對峙做充分準備。
1252年宋蒙局勢圖
黃淮平原雖然因長期戰亂而地廣人稀,但該地區物產豐、氣候宜人,故而蒙古將此作為屯田的主要地區,歸設在開封的河南經略司管轄,使之成為蒙軍日後南下進攻南宋京湖、兩淮地區的糧餉基地。
當然,在蒙古進行戰略調整的同時,南宋這邊也沒有閒著。宋理宗聽取謀臣的建議,下詔告誡邊關將帥對此不可坐視不管。於是宋軍頻繁北上騷擾蒙軍,並襲擊蒙軍的糧道,以遲緩和中止蒙軍的築城、屯田進度。
南宋的這些對策雖然未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但也取得了有效的成果。例如利州城,蒙軍花了五年的時間才修築完成。同時,南宋朝廷還讓各地宋軍效仿四川宋軍,結合轄區內的地形,因地制宜,修築城堡,與蒙軍對峙。
蒙哥雖對攻宋戰略進行了調整,但對窩闊臺以武力征服南宋的目標卻是全盤繼承。因此蒙哥與謀臣們對窩闊臺時期攻打南宋的方案進行了仔細分析,最後得出結論:南宋的防線雖然漫長,但基本上沒啥破綻,難以從正面突破。
南宋、蒙古東段邊境
古語云“守江必守淮”,凡是偏安江南的政權必須要守住淮河才能與北方政權長期對峙,南宋自然也不能免俗。這是因為長江雖然被稱為天險,但漏洞也很多,難以處處設防,一旦被突破就完蛋了。
淮河的河面雖然沒有長江寬,但卻能有效地增加戰略縱深,進而拱衛長江防線。因此,宋高宗在逃到江南後,為了守住半壁江山,便在淮河南岸部署了重兵,並挑選能征善戰的武將負責守備。
大別山以東、長江以北、淮河以南的地區被稱為江淮平原,這裡水網交織、湖泊眾多。南宋在此加築了不少城寨,並於城寨百里以內,三里一溝,五里一渠,以遏制蒙古騎兵的長途奔襲。
同時,南宋還在此操練了大量的水軍,並建造了輕捷的戰船,從水軍和步軍中抽調精銳組成機動部隊,屯駐在長江之中,以便隨時支援淮河防線。而蒙古缺少水軍,面對宋軍的靈活戰術,實在是無法破解。
南宋、蒙古中段邊境
再說荊湖地區,南宋名將孟珙在收復襄陽後,招兵買馬,增築城寨,大興屯田,並設定了多道防線,採用機動的防禦方式,讓蒙軍多次吃癟。孟珙死後,其繼任者仍沿襲其抗蒙方略。
荊湖地區雖然平原較多,有利於蒙古騎兵作戰,但這裡同樣河流縱橫,南宋水軍的作戰能力也能得到有效發揮。另外,江漢平原盛產糧食,荊湖宋軍可就地取糧,自給自足,有利於長期堅守。
至於川蜀地區,宋軍雖然一開始各種迷之操作,導致丟了不少城池,但在經過幾番交戰後,也開始吸取經驗教訓。名將餘玠採取守點控面的策略,結合川蜀多山的特殊地形,以及蒙古騎兵不擅長山地作戰的弱點,先後修築數十座山城,形成了一個相當完整的山城防禦體系。
1246年春,蒙軍四路入蜀,因宋軍已在其所經要道上修築眾多山城堡寨,使其舉步維艱。蒙將汪德臣在率軍攻打蓬州運山城時,所騎戰馬被飛石當場擊斃,其弟汪直臣也陣亡,蒙軍損失慘重。
南宋、蒙古西段邊境
總之,南宋在三個主要地區都應對得當,未給蒙古可乘之機。因此,蒙哥在一番總結後,決定實施醞釀已久的“斡腹”奇計,即實施戰略大迂迴,繞道高原,遠征大理國,然後以奇兵攻擊南宋的大後方,配合主力的正面進攻,使南宋腹背受敵。
“斡腹”奇計
從史書上看,蒙哥此次迂迴進攻南宋的軍事方案被稱為“斡腹”,但“斡腹”一詞並非專指,而是蒙軍在行軍打仗中經常採用的一種戰術。生活在草原上的蒙古人,在長期從事集體狩獵的過程中,形成了圍獵習慣,將其運用到戰爭中,即為“斡腹”。
“斡腹”戰術的精髓,在於繞道迂迴,避免對方的正面防線,攻擊對方側背的薄弱環節。“斡腹”戰術一般只是一個大的戰略行動中的組成部分,故而除“斡腹”之軍外,還會有一支或數支軍隊從正面進攻。
蒙古騎兵在行軍過程中,不會攜帶太多的輜重,一般只帶兵器,隨行的牛羊即為其提供日常飲食之需要。因此蒙古騎兵多為輕騎兵,其行動迅速,擅長機動戰、奔襲戰,可以說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勁的兵種。
當時中亞、西亞、歐洲的騎兵多為重騎兵,裝備笨重、行動緩慢、機動性差,只能依靠陣地戰來對抗蒙古騎兵。蒙軍這邊採用“斡腹”戰術,使敵軍防不勝防,從而在歐亞大陸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勝利。
金朝末年,金軍扼守潼關、黃河天險,蒙軍無法從正面突破。於是拖雷率西路軍借道南宋,從金朝的側背進入河南地區,配合窩闊臺率領的中路軍以及斡臣那顏的東路軍,成功擊潰了金軍最後的主力部隊。這便是“斡腹”戰略的成功案例。
1242年,蒙軍進攻淮東地區時,曾嘗試繞過淮河防線,走海路進攻淮南地區。然而蒙古缺乏海運經驗,加之南宋及時防範,這一行動宣告失敗。“斡腹”戰術在江淮地區行不通,蒙軍又在川蜀地區進行嘗試。
1239年,窩闊臺派兵沿南宋川蜀防線的西側南下,欲先佔領大理國的部分城池作為據點,從而開闢由大理國迂迴川蜀後方的行軍路線。不過史書中對這次行動沒有後續的記載,蒙軍應該是沒有成功。
1244年,蒙軍走四川西邊的小道,抵達大理國邊境,大理國將領高和率軍阻擊,雖不幸戰死,但也成功擊退蒙軍。次年,南宋這邊收到地方奏報,稱蒙軍欲借道吐蕃,進攻大理,但實際上蒙軍當時並未有此計劃。
蒙軍想要對南宋實施“斡腹”戰術,關鍵在於拿下大理國,而要拿下大理國,必須先開闢一條由本土進入大理的行軍路線。當時蒙古和大理國並不接壤,中間隔著諸多吐蕃部落和其他部落,所以蒙軍需要向這些部落借道。
吐蕃自唐末陷入內亂後,就一蹶不振,到南宋時期已經是一盤散沙,實力遠遜於南宋、西夏、金朝等周邊國家。不過吐蕃人居住在高原之上,其轄地的自然條件極為複雜,所以吐蕃即便實力不濟,周邊國家也無法征服它。
不過當時的蒙古人是一個勇於挑戰和突破的民族,畢竟縱橫歐亞大陸的戰績擺在那裡。1240年,凉王闊端派大將多達納波進入吐蕃境內,吐蕃人雖竭力阻擊,但還是不敵蒙軍,蒙軍由此深入高原,大大震懾了吐蕃諸多部落。
蒙哥
多達納波向闊端奏稱薩班是吐蕃最有威望的高僧,建議闊端迎請薩班到涼州進行會盟。1244年,闊端向薩班發出正式邀請,薩班為了吐蕃的安穩,帶上兩個侄子,經過數千裡的長途跋涉,於1246年到達涼州。
1247年,薩班代表吐蕃諸部與闊端進行會盟,雙方經過多次談判,最終達成了共識,即吐蕃諸部歸順蒙古汗國,蒙古汗國對吐蕃地區進行管轄。後世將這次會盟稱為“涼州會盟”。
蒙古得到吐蕃地區,不僅擴大了疆域,還打通了南征大理的路線,為後續征服大理埋下了伏筆,戰略意義極大。另外,“涼州會盟”還意味著藏地(吐蕃地區)自此成為中國不可分佈的一部分。蒙古汗國的繼承者元朝在藏地設立宣政院便是最好的證明。
攻佔大理,包圍南宋
1248年,蒙古在征服吐蕃的第二年,便迫不及待地從吐蕃地區南下大理,宋軍統帥餘玠派俞興率兵前去阻擊。宋軍在大渡河畔擊潰蒙軍,率領後軍的汪德臣得知前軍慘敗,不敢再前進,只能下令撤兵返回。
忽必烈
蒙軍此次所走路線大多為平坦地帶且靠近南宋轄區,所以宋軍在嚮導的帶領下,成功探知到了蒙軍的行軍路線,在其必經之路上進行阻擊,使蒙軍的南征計劃告破。當然,蒙軍此次南征雖以失敗告終,但卻起到了探路的作用。
蒙軍此前雖然想在西南地區實施“斡腹”戰略,但並未將此視為必要的一環,每次南征大理都沒有派太多的兵馬,行軍一旦不順,就撤兵北返。另外,俞興擊敗蒙軍,致使蒙古此後數年都未再派兵南征大理,可謂意義重大。
1252年秋,蒙哥命忽必烈與兀良合臺率十餘萬大軍南征大理。1253年八月,忽必烈率軍從六盤山啟程,於九月抵達塔拉,而後兵分三路,向大理進發。蒙軍此次繞道青藏高原,途經草地、雪山、大渡河等自然條件極為複雜的地區,可謂前所未有的冒險行動。
十二月底,蒙軍攻克大理國都。1254年秋,蒙軍生擒大理國王段興智,大理亡國。雲南地區本來是南宋的戰略後方,但蒙古滅掉大理後,雲南地區就變了蒙軍從側翼進攻南宋的重要基地,蒙古也由此從北、西、西南三個方向包圍南宋。
1256年底形勢
蒙古原本並無攻滅大理的計劃,只是蒙軍在正面戰場始終無法突破南宋的防線,進入南宋的腹地,所以只能另闢蹊蹺,從南宋的後方展開進攻,而處於南宋戰略後方的大理國就不可避免地成為了蒙哥的攻略物件。
不過,蒙哥雖成功派兵拿下大理,使南宋陷入腹背受敵的窘境,但在南宋將士的堅強抵抗下,直到其去世,其南北夾擊、一舉滅宋的意圖仍未能實現。由此可見,南宋對蒙古而言,確實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
參考資料:《宋史》、《續資治通鑑》、《元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