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駐紮在沁源縣的日軍接連發生怪事,駐紮在這裡齋藤大隊的據點每天都有東西不見,從糧食到水,又從子彈到軍馬。
駐紮在這裡的日軍都知道是誰幹的,但是卻完全沒有辦法阻止,有時候還要笑臉相迎,承諾送東西。
讓這些日軍如此對待的不是日本的高官,也不是抓來的間諜,而是原本生活在沁源縣的普通老百姓,這樣不可思議的行為就發生在沁源圍困戰期間。
想要知道為什麼,就得從沁源縣的地理位置說起。
沁源縣:得天獨厚的抗戰根據地
沁源縣位於山西省長治市西北地區,太嶽山東麓,處於太嶽山群山環抱之中,以山地、丘陵為主,山巒重疊,溝壑縱橫,地形複雜。
沁源進可攻、退可守,是連線太行和晉綏根據地的橋樑,還是華中、華東和華北各抗日根據地通往革命聖地延安的一條重要交通線,因此具有特別重要的戰略意義。
不僅如此,這裡群眾基礎好、森林茂密,地理位置優越,這些條件都為後來建立革命根據地,堅持長期抗戰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無法忘記的血海深仇
由於地理條件,中國共產黨在沁源縣成立了太嶽區黨委、太嶽軍區和太嶽行署,這使沁源縣成為太嶽抗日根據地抗日鬥爭的政治和軍事鬥爭嚴重的地方。
透過共產黨長期的努力,不斷髮展,但也成為了日軍向前進攻的強大威脅,日軍竭盡全力地組織,於是發動了四次“掃蕩”。
國民黨在1938年阻止日軍的前進後,日本侵略者幻想的三個月滅掉中國已經是完全不可能了,於是日本轉變政策,提出了“以華治華,以戰養戰”方針。
彭德懷為了讓八路軍以更加主動的姿態面對日本軍隊,發動了百團大戰,這場戰爭給了日軍沉重的打擊。
日軍實行了報復性行動,就發動了四次大掃蕩,這四次的掃蕩中,日軍在沁源地區製造了大量的集體屠殺案,日軍見人就殺,無論是老人、婦女、小孩都無一倖免,對老百姓實施非常殘忍的手段進行殺害。
日軍對掃蕩的地區燒光,搶光,日軍經過的村莊,都化為了一片焦土。
沁源的大量房屋和名勝古蹟都被毀壞,人們賴以生存的物資都被日軍搶光燒光,身邊的親人許多被殺死,一個家庭存留下的很多隻有一個人。
沁源人民的心中燃起了熊熊怒火,對日軍都恨到了骨子裡。
新的鬥爭方式:圍困戰爭
在第四次掃蕩後,與之前不同的是:第二年在掃蕩結束之後,留下了大隊和偽軍,並不像之前那樣結束之後全部撤走。
與此同時,日軍豎起了“山嶽剿共試驗區”的牌子,這一系列的變化表明,日軍和共產黨之間又要開啟與之前不一樣的戰鬥。
日軍要打造出一個“共存共榮”的模範區,攻心為上。
我軍在發現日軍的異常舉動之後,太嶽區黨委和太嶽軍區提出了“長期圍困,戰勝敵人的方針”,也就是將沁源縣及其周邊的群眾轉移到周圍,打破日軍的妄想。
為什麼共產黨會做出這樣一個決定?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是敵我力量懸殊,在奪回了沁源縣之後不一定守得住。
第二是沁源縣的地理位置適合共產黨打游擊戰。
第三是由於日軍毫無人道的行徑,人民群眾都對於日軍的殘暴行徑恨之入骨,恨不得人人上場打日軍。
第四,受到毛澤東的《論持久戰》影響,我黨決定要組織其人民群眾,用團結的力量戰勝日軍。
於是,共產黨將群眾進行轉移,說服群眾下定決心不要回家。
老百姓早就已經習慣了在這片土地上生活,在這片土地上勞作,但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儘管依依不捨,大家還是聽從了黨的指揮,都向山裡轉移。
臨走前,老百姓都將自己家裡的大部分糧食都好好地藏起來,為了斷絕日軍的水源,老百姓將水井用土填埋。
沁源縣的老百姓就此搬到了山裡,但是沒想到敵人會長久地駐紮,帶出來的糧食很快就消耗殆盡,隨著寒冬的來臨,百姓的生活過得越來越苦,不少人都直接吃上了樹皮,也沒有一個安穩的住宿。
後來太嶽區黨委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於是讓軍委帶領群眾去打窯洞,在不到三個月的時間裡打好了五千個窯洞,又從外地調撥了糧食。
就在這時,在群眾中傳來有人深夜摸進敵軍據點背出三鬥小米的訊息,經過大家瞭解,得知這個人對自己家裡很瞭解,居然在敵人毫無察覺的情況下拿出了自己先前藏的糧食。
縣圍困指揮部知道這件事後就決定在城關進行試搶,這次試搶,總共搶來了九口袋穀子和玉茭,這次成功堅定了群眾對搶糧的信心。
於是,這很快就演變成群眾性的搶糧運動,群眾將原本自己藏的糧食都搶出來,在糧食搶光的時候,就開始擷取其他物資,到了後來,就開始搶敵人的軍用物資。
而日軍據點天天掉東西,但日軍還笑臉相迎地哄著拿東西人的目的已經昭然若揭,就是希望收買人心,達到自己控制沁源地區的目標。
在這期間,日本人也為了自己的目標做出了很多“努力”。
日軍有著建立“維持會”的政治目標,什麼是維持會?
就是初期日本侵略者在中國淪陷區內利用漢奸建立的一種臨時性的地方傀儡政權,日軍在這裡對老百姓軟硬兼施。
在最開始,日軍想用小恩小惠讓老百姓投靠到這裡,給生病的人提供醫療服務,對於據點的群眾,讓他們吃飽穿暖,還給小孩子們發一些好吃的,抓到老百姓時,就發放良民證,想用這種方式讓老百姓回到城裡來。
不僅如此,在山上的老百姓飢寒交迫時,日軍讓特務上山,給群眾喊話:“春節快來了,大家早點回家,皇軍大大的好,提供糧食和住房”。
但是,大部分的群眾都受到了共產黨的教育,知道日軍不是真的想要對中國人好,在被抓住參加維持會後,都千方百計地逃出來。
日軍在被抓的群眾中發現了陰明之這位紳士,他在群眾中頗有威望,想要他出面組織“維持會”。
但是,陰明之在沁源這個地方深受共產黨的薰陶,看見了共產黨是怎麼努力地為人民利益奮鬥,也意識到了在民族面前的底線。
陰明之也向日軍提出了三個條件:“一是要把八路趕出三十里之外,二是各村也要建立起“維持會”,三是要將百姓全部抓回來”。
陰明之很聰明,他知道這些條件日軍都無法滿足,於是在和日軍周旋後他成功脫身。
日軍對沁源人民也不是隻有懷柔這個政策,日軍在面對霍登村人民的反抗時,為了震懾其他人,殺死了42個人,這足以說明日軍有多麼的兇惡。
沁源圍困指揮隊面對群眾,沒有一個是放棄的,商販、地主、“煙鬼”、“二流子”也全部上了山,也對他們做了很充分的思想工作。
沁源縣委根據形勢,發揮黨政軍各級的力量,讓群眾開大小會,第一時間瞭解戰爭形式,學習大討論、識字班、黑板報等進行宣傳。
沁源人民的抗爭
搶糧運動緩解了群眾的生存壓力,但是並不能很好解決問題,群眾看著自己的土地都沒法播種,內心很不安,太嶽區黨委瞭解到這種情況當即提出了“遊擊生產,勞武結合”的號召,也就是讓人民群眾去種地。
到了晚上,士兵和群眾就一起去遠離敵據點的地方進行耕種,前面的兵和敵人在周旋,後面的群眾揮汗如雨的在種地,也不分是誰的地,就在炮火中將能種的地全部種滿了,又組織了鋤草隊,在莊稼成熟後,就連夜搶收。
1943年春,春耕馬上要來了,圍困指揮部為了保障人民群眾的生活,提出了“武裝包圍春耕”的口號,老百姓一聽,種地的熱情都被調動起來,沒過多久,大量的農作物就在城關、交口附近種了起來。
沁源軍民還開展了大規模的生產活動,指揮部組織商人販運一些商品,並陸續建起了地下貿易站,還建立起來商業和手工合作社,軍民的生活得到了徹底的解決。
人民群眾對土地愛得深沉,所以沁源居民都不是消極地等待局勢轉變,而是積極促進局面的變化,他們成立了民兵,和侵略者打麻雀戰,在日軍出來的路上神出鬼沒的進行打擊。
不僅如此,民兵還將據點的水井進行破壞,帶不走的柴火進行了燒燬,把水桶也給偷走,日軍要吃了糧食也被民兵直接中途攔截,在民兵的努力下,日軍經常處於斷糧斷水的困境。
在這樣的長期環境下,日軍被迫放棄了很多據點,到了最後,只能退守到城內草坡的一片窯洞中。
1945年春天,沁源軍民對日軍進行徹底地反攻,贏得了勝利,這場沁源圍困戰徹底結束,人民群眾透過自己的努力將侵略者趕出了家園。
沁源圍困的結果表明了廣泛發動群眾和堅持抗戰是有效的,戰爭的勝利絕非一日之功,這是屬於中國人民的精神財富,是中國人的英雄史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