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大部分消費者來說,挑選手機是一個極其考驗耐心的過程,因為找到一款真正好用的手機需要從多方面來考量,比如效能、續航和鏡頭引數等等,同時要結合自己的預算需求,然後才能最終判斷出一款手機是否真正好用。
也正是因為過程繁瑣,才導致這一問題一直在數碼論壇中保持著較高討論度,其中不乏有很多內行大神出招解惑,但說得都不夠全面。
所以這期好物君特意將大神們的觀點總結成四要素,看完後即使是小白也知道如何進階,看完一定記得收藏哦~
要素一:價格不貴、功耗效能都還良心的處理器才最出圈
如果將一款手機比作是人的話,那處理器就是這個人的心臟。
一款優秀的處理器可以讓手機的功能變得更加豐富,用途更加廣泛,並且在日常使用過程中也能為機主提供更棒的使用體驗。
最主要的是,處理器可以直接決定一款手機的使用壽命。
比如著名釘子戶iPhone 6s,它所搭載的A9處理器在當時不管從效能還是功耗來看,都是獨一檔的存在,並且對比同時代釋出的其它處理器,A9至少領先它們2代以上,所以即使不得不面臨“效能溢位”或者“價效比不高”等諸多質疑,大部分內行依舊普遍認為處理器好壞非常重要。
- 那麼現在這個階段,哪些處理器可以放心選,稱得上是真正意義上的好用呢?
好物君做了以下總結:
蘋果陣營中,其實A13的效能就非常夠用,但它僅支援4G,它的下一代A14處理器才開始支援5G網路,考慮到5G全面普及的迫在眉睫,好物君建議首選A14以上的處理器。
(其實目前來講,選蘋果也最簡單,主要就是糾結12或者13系列中挑選就行,前者價效比舒坦,後者功耗控制實力可怕)
也同樣考慮到5G等各種通用性方面的原因,今年的安卓陣營中由於驍龍888發熱翻車嚴重,所以只有兩款處理器值得入手,
一個是6nm處理器驍龍870,
另一個是驍龍888 Plus,
前者功耗低價格良心,後者效能強但預算都普偏貴,基本標配都是豪華旗艦了,
而天璣1200的晶片持有觀望態度,目前來看也是基於驍龍870一個級別的,價效比挺合適,效能方面也非常不錯,
除此之外,海思旗下的麒麟9000系列也非常值得一看,它的效能有能和驍龍888一戰,卻擁有驍龍870的功耗,綜合表現相當不錯。
(就是遺憾當前P50系列以及挺大批的Mate40系列都沒有5G,原因大家都懂,所以目前能夠買到最合適的,像是華為Mate40 5G版和Mate40 Pro5G版都非常值得入手的,但價格一定要摸清楚,有貨,但很多商家都會惡意抬價)
另外再給大家補充一下記憶體版本選擇,目前優先順序:
儲存記憶體:256G>128G>512G,
執行記憶體:8GB>10GB>6GB>12GB
個人推薦的參考並非官方哈,為啥不是越大越好呢?因為預算,因為價效比!
要素二:2K屏可以沒有,但90Hz的起步高刷可不能給我少
手機螢幕好壞與否往往直接影響使用者的視覺體驗,而且最關鍵的是,優秀的螢幕還能保護機主眼睛。那該如果判斷一款手機的螢幕好壞呢?
首先從材質上來說,雖然LCD更加節能,但它的顯示效果還差點意思,現今大部分旗艦也都放棄了這種材質,所以好物君建議首選OLED(AMOLED)。
再者,從生產廠商出發,三星和LG這兩家傳統制造商會更加靠譜一些,並且它們所生產的螢幕質量也更高。(咱們實事求是,並非貶低國產屏,而是目前火候上確實還差點)
再者然後就是引數方面,當前高刷技術已非常普及,很多千元機甚至都支援120Hz高刷,所以不支援高刷的機款建議直接Pass,(再回顧普及一下重新整理率:可以通俗理解為一個畫面在一秒內挑動的次數,60Hz相當於一秒60張,90Hz相當於一秒90張)
不過目前來看的優先順序還是90Hz就夠了,因為這不僅是因為能夠省下幾十Hz的功耗差距,而且目前很多軟體都是僅支援適配最高90Hz的重新整理率,再者90Hz算是目前人眼捕捉動態閥值,與120Hz差距並非有現象中那麼大,
所以在考慮達到條件,又考慮綜合價格方面的排名,應該是:90Hz>120Hz>144Hz>60Hz
還有螢幕解析度,大部分人其實對於2K屏的感知,也是糾結在遊戲刷劇和平拍攝影片方面,但細細講來,就如某音某手這種短快節奏的小影片,1080P就已經非常夠用了,甚至很多時候還達不到這個標準,
而且日常使用來說呢,2K屏能用到的地方也是寥寥幾個軟體,所以這個條件有當然最好,但1080P的起步也夠,它的存在更多算是錦上添花,並沒有太硬性的剛需,當然,有錢上120Hz的4K屏,那才是真正的爽!
(補充:至於大家糾結的螢幕體驗問題,個人還是比較推薦直屏的旗艦,因為大麴面的綠邊問題確實挺影響體驗,優先順序應該是:微曲屏>OLED直屏>曲面屏>LCD屏
要素三:功耗控制差點水準的話,來一塊大電池不過分吧
在好物君看來,續航的重要性僅次於效能,因為續航好壞能直接影響使用者的日常使用體驗,而且現今還衍生出一個新的名詞來形容續航不好的情況,叫做“電量焦慮症”,由此可見其重要性。
- 通常情況下,續航好壞主要由兩方面來決定。
一是硬體,其中硬體又受電池容量和處理器功耗的影響,行內說只要電池容量夠大,續航就一般就差不了,但也可以有另外一個條件,那就是如果處理器功耗也比較低的話(沒錯,就是蘋果13),那這款手機的續航也可以非常恐怖。
所以好物君建議:基於安卓手機的條件下,電池容量最起碼得達標4000毫安起步
(當然,除非有像是蘋果13一樣恐怖的功耗控制可以例外,另外搭載麒麟晶片的華為手機,一直以來對於功耗的控制表現都非常不錯)
二是軟體層面,不同系統的耗電是完全不一樣的,再加上各大廠商對於不同機款的續航調教也不同,所以系統最佳化好壞也能影響續航,但作用不如硬體來得直接。
就最佳化層來講,我個人觀點是系統層面建議優先考慮IOS和鴻蒙,其次是Color OS和氫OS,以及MIUI升級到12.5後bug太多,所以持以觀望的態度!
要素四:30W快充勉強及格線,50W以上才算優秀
現今很多手機廠商都喜歡把快充當作主要宣傳點,因為它的存在可以彌補續航不足的缺陷。
就比如IQOO 7,由於它的電池容量較小,導致其續航比較一般,但它卻支援120W快充,0到100僅需15分鐘就可完全充滿,所以選它的朋友又不糾結擔心它的續航怎麼樣。
- (所以如果是你,你會選擇低功耗長續航的慢充,還是效能但續航差的超級快充呢?)
就目前一般來說,充電再低也得支援30W以上勉強及格,因為一小時內怎麼都能充滿,但有些機款的電池容量較大,比如一些遊戲手機動輒5500毫安起步,那這些手機的快充速率最起碼要50W以上。
(另外想極致快充體驗的話,好物君建議看看藍綠廠和小米的旗艦機型,它們旗下的很大部分機款是支援120瓦快充的)
總之:如果想買一臺真正好用的手機,這4個條件是剛需,不能退步
以上就是好物君為大家總結歸納的“買手機四要素”,但為什麼沒有提及拍照呢?其實也是考慮到更多使用者的剛需性,大多數場景的拍攝都是講究夠用就好,所以沒有規劃到必選的範疇內,
另外,像是如今安卓手機動輒幾千萬起步的畫素,都滿足上面幾個條件了,還會差嗎?所以買手機,建議上面的4要素一定需要冷靜思考,預算不夠的也建議再忍忍,畢竟追求好用的同時,也得考慮不花冤枉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