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山 三面環水,西連陸地,形如巨舟,浮於水際,形成“山浮水面水浮山”的奇觀。
浮山是一座佛教名山。早在晉梁時期,浮山就建有寺廟。晉梁以後,經過開發,吸引了大量的文人墨客探勝訪幽,留下了大量的摩崖石刻,現尚可辨認登記的摩崖石刻達318塊,是難得的書法寶庫和珍貴的文化遺產;因此浮山又稱"中國第一文山”。
一、 浮山摩崖石刻的特點
1、數量眾多,分佈密集:
尚可辨認登記的摩崖石刻318塊:會聖巖景區144塊,張公巖景區88塊,金谷巖景區76塊,後山及其它景區10塊;字數少則2字,多有千文,有的鑿於峭壁,有的刻於幽巖,幾乎峰峰可見題字,洞洞可覽銘刻,崖崖可觀佳作,塊塊相連,幅幅層疊,數量之多,分佈之密,在山崖石刻中是少有的。
2、跨度大,延續時間長:
從摩崖石刻的年代看,唐代1塊,北宋15塊,南宋17塊,元代2塊,明代87塊,清代75塊,民國26塊,建國後1塊,年代不詳的有91塊;最早至最晚,歷時1100餘年,跨歷8代,基本上包括了唐代以來的各種代表性書體,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我國書法演變的基本軌跡。
3、作者廣泛,書體兼備:
據《浮山志》載,現存石刻作者有唐代孟郊,宋代陸元鈞、宋用臣、孟侯珍,明代雷鯉、王守仁,清代方以智等近百位歷史名人。有的字超過200釐米,有的字小於5釐米,陰刻、陽刻、細線雙鉤等形體兼備,楷、行、真、草、篆、隸、八分等式俱全。由於各個作者的個性品質、學識見解各不相同,因而題刻的書法風格各異,或清秀挺拔,或圓潤遒媚,或纖細柔婉,或雄渾豪放,反映了我國書法演變的基本軌跡。
4、形式各樣,內容豐富:
縱覽全山摩崖石刻,就其內容而言,可分為詩詞歌賦、景物景觀命名、紀事、佛教用語等類。
有關題詠浮山的詩詞歌賦類石刻佔有很大的篇幅,有詠浮山的山水詩、詠景點的抒情詩、詠景物的哲理詩以及記載山史的敘事詩等多種。
數量最多的則是用2至4字命名景物景觀類的石刻。
三、分景區詳細介紹摩崖石刻:
1、海島雪浪景區:
野泉侵梵音,時鳥度巖樓。山路字流水,人家隔大溪。 白雪迷洞壑。明日春晴好,黃鸝柳外啼 淮陰丘五典修巖氏題
施連雲峽,以供三寶,世世生生,行菩薩道。 長1.4米,寬0.9米,字型為楷書 通議大夫吳用先明御史大夫吳用先題
2、張公巖景區:
張公巖 邑人龔維蕃書 宋光宗紹熙五年(公元1194年)二月十五日 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