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傳楊振寧的“歐楷”勝過田英章:此楊非彼楊,張冠李戴!
有媒體報道,中國科學院院士、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楊振寧先生,不但是位優秀的科學家,還是位優秀的書法家,並稱贊他的“歐楷”勝過田英章直追歐陽詢。
楊院士還會書法,而且還寫得這麼好!我對他的崇拜原來只是科學方面,現在看來要加上書法了。
資料顯示,楊振寧出生於1922年,照理說能寫書法不稀奇,因為那個年代的主要書寫工具毛筆。但是,報道中的幾幅落款為“楊振寧”的歐楷作品,其實並不是他的,此楊非彼楊。理由有二。
落款的地點對不上
自古以來,但凡書法家要在落款上寫地點的有兩種。
一是會把籍貫寫在名字前面,如“松江董其昌”、“長洲文徵明”、“孟津王鐸”等;二是會把在某某處創作的地點寫在名字前面或後面,如“於北京趙樸初”、“啟功於北京師範大學”等。
報道中的幾幅作品落款皆為“長安楊振寧”,顯然屬於前者,寫的是籍貫。長安即今天的西安。而科學家楊振寧籍貫是安徽合肥,與西安千里之遙,籍貫對不上。
其他書體沒有歐楷的筆意
楷書對寫其他的書體的影響很大,尤其是形成某種風格以後,再寫其他書體時或多或少都會帶有楷書的影子。
歐陽詢的楷書內曳瘦勁,再看其行書《千字文》《夢奠帖》《卜商帖》有楷書意;顏真卿的楷書外拓粗獷,再看其行書《極致文稿》《祭伯父文》《爭座位銘》亦有楷書意。
然而,科學家楊振寧的其他的書體並沒有歐楷的筆意,完全是另外一種風格。對比下面的兩幅作品的筆觸與筆意以後,你就會發現:這是兩個人寫的。
人家沒準落款寫的是居住地、其他書體沒有歐楷的筆意也許是不同年代創作的。所言不無道理,書法家的確有寫居住地的、書法家在不同時期的書風也的確有區別。
但是,仍然可以確定此楊非彼楊。據西安當代的多位書友介紹,他們那有位叫楊振寧的書法家,而且主攻歐楷,更有網友確定報道中的作品就是他寫的。
我們尊重科學,尊重科學家,但我們也尊重事實。張冠李戴不可取,而且也沒有必要,因為楊院士已經是位了不起的科學家了。雖說藝多不壓身,但也要實事求是。
大家對此有什麼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更多書法內容請關注二小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