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聽見有的家長說:“孩子還小,啥也不懂,我先抓緊時間多掙點錢,孩子先交給老人帶,以後有時間再陪伴和教育她吧。”
因為孩子小,就不需要父母陪伴和照顧嗎?當然不是。
咱們父母對孩子的陪伴和照顧是非常重要的。會在孩子幼小的心裡種下一顆愛的種子,使他們更容易得到各個方面的快速成長。
至於成長環境對孩子的影響究竟有多大,我們不妨來看看下面兩個小故事。
案例一:狼孩的故事
1920年印度傳教士辛格在狼群發現了兩個“狼孩”,並把她們帶回來送進了孤兒院。可惜好景不常,兩個孩子都先後離世了。而且,後來離世的那一個狼孩,直到17歲去世為止,她的心理成熟度和生活能力,都沒有達到同齡孩子的正常水平。
據說, 這兩個孩子一個2-3歲,一個7-8歲。
她們剛回到人類社會之初,明顯具備狼的特點:目光炯炯,嗅覺敏銳,喜歡吃生肉,但不會說話。像狼一樣用四肢爬行;白天總是蜷縮在陰暗的角落裡,夜間四處遊蕩,凌晨1時到3時還會像狼似地嚎叫。
孤兒院的工作人員試圖給她們穿上衣服,她們卻粗野地把衣服撕掉。
辛格牧師夫婦倆為使兩個狼孩能轉變為正常人,作出了各種各樣的嘗試。
經過工作人員的悉心教導,其中那個小一點的狼孩到第2個月時,終於學會了發出“波、波”的音,訴說飢餓和口渴。遺憾的是,回到人間的第11個月,由於不適應環境的改變,她早早的離世了。
另一個狼孩,適應能力稍微強一點。她在4年後掌握了6個單詞;5年後學會了兩條腿走路(但快跑時又會用四肢。)又過了幾年,她能照料孤兒院幼小兒童了,但她還常常為自己想做而做不好的那些小事而哭泣,比如系不好紐扣。
她一直活到了17歲,但直到那時,她還沒真正學會說話,智力只相當於3、4歲的孩子。
還有一個與此情況與此相似,但結果與此相反的故事。就是下面第二個案例。
案例二 士兵的故事
在二戰期間,有一個士兵在深林裡面迷了路,在深山老林裡一個人獨自生活了20年,後來被人發現,並一起返回人類社會。
雖然他剛剛返回社會時,也曾有過一段時間的語言和行為障礙,但沒用多久,他的言行舉止就變得和其他人無異。
[心理點評]
人們不禁會問,案例一種的這兩個小女孩,原本都是人,怎麼和狼群相處了才幾年,就學不會正常生活了呢?而那個士兵脫離社會和人類,可是20年吶。這兩個例項有力地說明了社會生活對人的心理發展的決定性意義。
由於這兩個女孩自幼落到狼群中,由狼群餵養長大, 有長達8年的時間在狼群中生活。
雖然她有人的遺傳素質,具有人的一 切外貌特徵、生理機構和感覺,生下來就具備說話的神經機構,但由於她們很小的時候就在狼群生活,沒有同人類接觸和交往,沒有受到社會文化環境的薰染,沒有得到正常的發展與訓練,所以沒有一般人類都會有的言行舉止。而士兵並不存在這種情況。
相反,由於她們長期過著狼的生活,在狼群的生活環境中,身體的特徵也發生了一些變化,時間越長,其狼的習性就越多,這就是使人慢慢變成”狼"的原因。
而案例二中計程車兵,從小生活在人類社會,長大後才去了深山老林裡,即使待了20年,也不妨礙他迴歸社會。
其實,類似的豬、羊、 熊孩也如此。可見,僅有人健全的腦,若離開人的社會生活環境,人的心理也不可能正常發展。
所以說,小孩子的教育關鍵期其實也就只有短短的那麼幾年。作為父母親,我們儘量要親自陪伴。實在沒空的話,也要爭取留在一個城市,下了班或者每週看看。儘量不要讓他們成為眼巴巴盼著父母回家的留守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