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的生活會變得越來越複雜,迫於現實成年人的世界也有些複雜,真情實感往往都會“藏起來”,不被人知道,偶爾也會懷念小時候天真甚至有些無知的年紀。
孩子的世界是很簡單的,思想簡單、感情純粹,作為父母更應該替孩子守護住這份美好。
兒子喜歡吃橘子,每天卻帶蘋果上學
近日,一位母親釋出了一段和兒子聊天的影片,聊天內容讓老母親紮了心。
因為兒子每天上學都帶蘋果,但他喜歡吃的其實是橘子,媽媽覺得很奇怪,於是便試探性地問兒子:帶水果給誰吃?沒想到兒子真誠回答出了一名女同學的名字——“楊美毅”。
媽媽不“死心”,繼續追問:“每天都給她帶水果嗎?”同樣得到了兒子肯定的回答。
原來老母親每天勤勤懇懇給兒子削蘋果,最後都讓兒子借花獻佛給了女同學。兒子每天帶不愛吃的水果去學校,也只因同學愛吃,這是犧牲了自己的“口腹之慾”啊!
隨後媽媽建議,以後既帶楊美毅愛吃的蘋果,還帶他自己愛吃的橘子,把蘋果給楊美毅同學,橘子留著自己吃。
結果兒子卻表示,蘋果和橘子都要給楊美毅同學,因為他希望楊同學可以做做選擇,選擇吃蘋果或是吃橘子。
影片最後老母親發出了一聲嘆息,果然是“兒大不由娘”,這麼小就已經開始“喜歡”女同學,完全不在乎老母親的付出了。
評論區也出現了很多“同病相憐”的老母親:
“給兒子買鬱美淨,他要給冰冰也買,因為姚冰冰也要保護面板”
“兒子頭上被女同學弄上土了,我讓兒子說他,兒子說人家是女生”
“兒子錢不夠,給女同學買奶茶,自己喝一塊錢的冰露礦泉水”
……
孩子說喜歡和愛,家長別急著否定
相信很多孩子都曾跟父母多次提起過某個同學的名字,甚至還會直接跟父母說我喜歡我班的某某某,有些家長就會比較擔心孩子會不會早熟、早戀,甚至影響健康成長。
家長的擔心是有必要的,但也要根據實際情況以及孩子的成長規律判斷。
孩子的“喜歡”其實很單純,並不像大人想象的那麼複雜。
孩子成長過程中有一個特殊的敏感期叫“婚姻敏感期”,3-5歲左右,他們會有想要“結婚”的表現,比如跟爸爸媽媽結婚,跟小夥伴結婚,就像過家家遊戲一般;
這時候孩子對身邊人會比較容易表達,比如跟“喜歡”的人一起玩,和“喜歡”的人分享,這是這一時期孩子正常的表現,父母不要阻止。
我們完全可以引導孩子順利度過這一時期,並藉此機會展開情感和婚姻教育。
面對孩子的“喜歡”和“愛”,父母要怎樣做?
- 收起驚訝,拒絕批評和指責:
不要覺得好像從孩子嘴裡說出“喜歡”、“結婚”這類詞就十惡不赦一樣,對於小孩子而言,他們的喜歡就是單純喜歡在一起玩,完全不同於成年人的喜歡。
所以呀,父母即便聽到孩子表達自己情感時,不要驚訝,更不要斥責。
孩子願意跟父母說心裡話,是增進親子關係的良機,批評不僅會傷害孩子的心理,從此也會失去孩子的信任,反而不利於教育和引導,只要孩子不是病態的心理,父母不必過於緊張。
- 坐下來和孩子就“喜歡”這一話題探討:
小孩子,尤其是3-5歲左右的喜歡,是沒有任何利益的,純粹的喜歡很難得也很真誠。
當孩子跟父母說出喜歡時,父母完全可以坐下來跟孩子一起探討,什麼是喜歡,為什麼喜歡,千萬不要壓抑孩子的情感,讓孩子表達出來,對成年後的社交和情婚戀也是有好處的。
- 鼓勵孩子友好善良的行為,讓他明白婚姻的意義:
幫助同學、願意給同學分享其實是難能可貴的品質,父母要鼓勵孩子,尤其是男生能有起照顧女生、保護女生的勇氣值得表揚。
除了表揚孩子的正向行為外,父母也可以藉此機會給孩子講講什麼是婚姻,讓孩子明白喜歡、愛和婚姻的區別,鼓勵孩子做一個有愛心的小朋友。
孩子就像一張白紙,沒有經過任何顏色的調染,純粹且真誠,父母不要用成年人的思維和感受看待孩子的情感,請為他們保留一份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