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ORY
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賦》中這樣寫道 :“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 ;眉如翠羽,肌如白雪 ;腰如束素,齒如含貝”,活脫脫勾勒出一個東方維納斯的形象。愛美是人的天性,誰不希望自己更美呢?於是各種化妝手法應運而生。
最早的化妝可以追溯到史前時期,先民們在面部和身體塗上各種顏色的油彩,以顯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但當時化妝的人多數為男性,經過漫長的發展女性才成為化妝的主角。
中國古代的人們沒有今日那麼多琳琅滿目的化妝品供其選擇,但是這並不會減弱他們的化妝熱情。華夏先民透過自己勤勞的雙手,採用各種天然原料,研製出豐富多彩的化妝品。同今天多種多樣的化妝品一樣,中國古代的化妝品也可以分為幾大類型。
妝 粉
中國人素來講究“一白遮百醜”,妝粉是最基本的一種化妝品。
古代的妝粉,在材料,上大致可以分為兩個大的類別。一是以米粒研碎後加入香料而成,故“粉”字從“米”,從“分”。另一種是土、水銀和鉛製作而成的,統稱為“鉛粉”。
《韻會》雲:“古傅面亦用米粉,又染之成紅粉,後乃燒為鉛粉。”
由此記載可以推知,含有數十種維他命,對面板的保健很有益處的米粉,是古代一種元老級的化妝品。
古人為了面板的白淨,將大粒的米粒研磨成極細的妝面之粉,有一個相當複雜的過程。
據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記載,將優質的小米研碎放人水槽中,淘洗至水清後,將細末米盛人大甕,放水浸泡令其發軟,至開甕後,隱約可聞到酸臭昧為止,再取出淘清,將細末米研磨成粉,粉中加水,攪拌均勻,再將這白色的米粉濃汁裝人絹袋,讓過濾出的米汁沉積於甕中,取其沉積之粉,第三次研磨,再加水攪拌,封存於甕中。待水靜而有粉層堆積於甕底時,舀去上層清水,取出粉汁置於木盆中攪拌均勻,讓其自動沉積成型。待粉層乾燥後,用刀將粉削成各種形狀。這樣,雪白而光潤的妝粉就製作而成了。
用米粉製作而成的“粉英”,作為一種最基本的化妝粉被女性廣泛使用。同時,人們還在其中加入各種成分,如加入紅色顏料的則成紅粉,加上香料則成為香粉。
妝粉所用的第二類材料,有土、水銀與鉛、土,是一種質地細勻而松的白土,稍經處理,即可塗面。
水銀粉,相傳是戰國時仙化男人蕭史為秦穆公的愛女弄玉創造的,晉代崔豹《古今注》說:“蕭史與秦穆公煉飛雪丹,第一轉與弄玉塗之,今之水銀膩粉是也。”可見,至少在晉時,以水銀膩粉妝面已較為普遍。而以鉛作粉,則更早,有人說始於三代,如晉張華《博物志》雲:“紂燒鉛作粉,謂之胡粉,即鉛粉也。”唐馬縞《中華古今注》雲:“自三代以鉛為粉”。
有人認為,鉛粉敷面起於煉丹之風甚熾的漢魏。我們認為,鉛粉的出現遲於米粉,但古人對鉛粉的認識並非煉丹一途,它的出現應早於漢魏。
除米粉、鉛粉外,古代婦女的妝粉也有用其他物質製作的。
如在宋代,有以益母草、石膏粉製成的“玉女桃花粉”。
在明代,有以紫茉莉花籽製成的“珍珠粉”。
在清代,有用滑石及其他細軟的礦石研磨而成的“石粉”等等。
粉的顏色也從原來的白色增至多種顏色,並摻入了各種名貴的香料,使之更具迷人魅力。面板的顏色尤其是面部面板的顏色,是古代對婦女美醜評價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我國古代的審美標準中,要求美人膚如凝脂,肌如白雪,歷來以白淨、紅潤的膚色為美,因而對面板的裝飾也就體現為“塗脂抹粉”。
追溯妝粉的發展史,早在先秦時期,我國女子就以白妝為主,當時的史籍中,到處都能夠見到“粉白黛黑"、“粉以傅面"的記載。傳說中,蕭史曾為心愛的女子弄玉首創敷面白粉一“飛雪丹”。
到了魏晉時期,以白粉敷面,影響波及男人,成為一種時尚,社會上出現了一批“粉侯族"。其中,有名可藉者如風流王侯曹植,如曹家的快婿何宴。
據史載,何宴“美姿儀,面至白,……性自喜,動靜粉白不去手。”有一次魏明帝看他相當白淨,疑是敷粉之故,遂在大熱天請他吃熱湯餅,吃得何宴大汗淋漓,用衣服擦抹後,反倒更加白淨,讓眾人心服口服。
漢魏而下,唐代的貴婦們總是喜歡紅妝豔抹,不過,長得豐腴卻善作嬌媚之姿的貴妃玉環,為了突出其楚楚可憐之態,迎合玄宗皇帝的癖好,倒也是個白妝的倡導者。她喜歡在臉。上貼花,可一旦去掉面上的花鈿妝後,則只用白粉和黛黑,喜作白妝黑眉,官中的嬪妃們爭相效仿,素施粉於兩頰,互相稱之為“淚妝”。常與貴妃爭風吃醋的梅妃,也是“自比謝女(指謝道韞),淡妝雅服,而姿態明秀,不可描寫。”
到了明代,《金瓶梅》第29回記潘金蓮,只因西門慶在翡翠軒誇獎李瓶兒身上白淨,“就暗暗將茉莉花蕊兒攪酥油定粉,把身上都搽遍了,搽得白膩光滑,異香可掬,欲奪其寵。”
由此可見,時人以面板白淨為美,這也就難怪明末的李漁在他的《閒情偶寄》中。要發出“婦人本質,惟白最難”的感慨。
有清一代,婦女白妝之妝粉,無論是粉質還是製作,已有相當高的水準。如慈檮:太后的妝粉。據說就是精挑細選新白米和一種顏色已經微微發紫的陳米,經多次研磨提純,嚴格按比例摻合後,再加入少量的鉛粉和名貴香料,用專門的貢水製作而成。由於這種妝粉潤滑而易吸附在面板表面,所以老佛爺垂暮之年,仍是玉顏細潤,讓人驚詫不已。
與我國傳統的紅妝與白妝相類似,歷史上居處邊疆的少數民族也常常採用自然環境中的各種自然之物作為製作化妝品的原料。此外,明代蒙古族還以朱粉拭面。
就近現代各少數民族而言,他們除了與漢族一樣喜歡“塗脂抹粉”,以護膚美飾外,北方民族喜歡用動物的油脂塗抹臉面,南方民族多在臉上擦一些芳香的植物油,甚至有的民族還把塗面用在戲劇表演中。
如布依族《包公斬武顯王》一劇中的包拯,被布依族人民譽為鐵面無私、扶正黜邪、除暴安良、通陰管陽的神的象徵。故在造型時,不飾臉譜,以鼻樑為界,用黑白二色塗面,左臉塗黑為“管陰”,右臉抹白曰“管陽”。我國部分地區的瑤族、錫伯族、達斡爾族、東鄉族、回族都有“抹黑臉”的習俗。
新疆伊寧喀什、烏魯木齊等地的烏孜別克族和甘肅卓尼地區的土族在舉行婚禮時,則分別向客人的臉上和額頭塗抹白麵和炒麵。普米族、納西族則在新娘和新郎的額上抹一 點酥油,以示祝福。
眉黛
在整個化妝過程中,古代中國人最看重的是眉毛,正所謂“眉清目秀”。關於眉毛也有很多佳話,譬如“張敞畫眉”講的是夫妻和睦,卓文君的“遠山黛”流行了千年,《詩經》中也這樣寫道 :“螓首蛾眉,巧笑俏兮,美目盼兮。”
畫眉所需的主要工具有鑷子、黛硯、硯杵、眉筆、黛等。一般步驟是先除去部分眉毛,修飾眉形,然後把石黛或青黛在黛硯上磨好,再用眉筆蘸上研好的黛料描眉。馬王堆一號墓雙層九子奩內出土有角鑷 1 件,鑷片隨意取下和裝上,鑷柄製作精細,刻有幾何紋。同時出土的還有長短不同、形制相同的刮刀 3 件。
黛是一種礦石,也稱作“青石”“石黛”,在礦物學上屬石墨一類。因其質浮理膩,可施於眉,故又有“畫眉石”的雅號。在煙墨沒有發明之前,男子用它來寫字,女子則用它來畫眉。石黛要放在專門的黛硯上磨碾成粉,可以直接兌水使用。江西南昌西漢墓出土有青石黛硯 ;江蘇泰州新莊出土過東漢時代的黛硯,上面還粘有黛跡 ;廣西貴縣羅泊灣出土漢代梳篦盒中也發現了一塊已粉化的黑色石黛。
眉筆也有很多實物出土,如 1959 年發掘的雲南晉寧石寨山古墓群 M23 出漆奩 2 件,其中一件編號為 M23:7 的奩內有 3 根銅針,均套有小銅筆套,一根似挑花針,兩根似眉筆,但筆頭已朽。徐州東甸子西漢墓 M1 發現漆眉筆 3 支,圓柱狀,硬木質,內有鐵芯,外刷漆,一端呈圓形,有孔,施紅彩。新疆溫宿縣博孜墩古墓群 57 號墓出土 2 套眉筆和眉石,眉筆均用細砂岩石磨製而成,眉石為黑色的不規則石塊,將眉筆在眉石上摩擦,產生黑色粉末,即可塗描眉毛。
胭脂
胭脂是面脂和口脂的統稱,又有“焉支”“煙支”“鮮支”“燕支”“燕脂”等叫法。面脂即今天的腮紅,口脂即今天的口紅。最早的胭脂出現於距今 5000 多年前紅山文化時期的大型陶塑女神—“面塗紅彩”“唇部塗朱”“出土時顏色呈鮮紅色”,說明早在新石器時代人們可能就在面部和唇部使用化妝品,極有可能是早期的“胭脂”。四川廣漢三星堆文化遺址出土的青銅面具中,臉部和唇部塗朱用的也是硃砂。
關於胭脂的來歷,在文獻中有兩種記載 :一是晉代崔豹《古今注》記 :“燕支,葉似薊,花似蒲公,出西方,土人以染,名為燕支,中國人謂之紅藍,以染粉為面色,為燕文粉”,這裡的“西方”指的是今天甘肅祁連山區,這個地方古代就叫做“焉支”;另一種是由“閼氏”而得名,“閼氏”指匈奴貴族的正妻,因為這些貴族婦女常以“閼氏”裝飾臉面,所以“閼氏”就成了她們的代稱。胭脂據說是張騫出使西域帶回來傳入內地。元代甚至設立了“紅花局”“紅花提舉司”等專門機構進行管理。
面脂和口脂的原料和製作方法有所不同,面脂的原料一般是一種叫“紅藍”的花朵,而口脂則多為硃砂混合油脂做成。面脂的原料紅藍花,花瓣中含有紅、黃兩種色素,花開之時被整朵摘下,然後放在石缽中反覆杵槌,淘去黃汁後,即成鮮豔的紅色染料。《植物名實圖考長編》記載 :“此有紅藍花,北人採取其花作燕支,婦人妝時作顏色用,如豆大,按令遍頰,殊覺鮮明。”
馬王堆漢墓出土雙層九子漆奩,下層底板厚5釐米, 鑿凹槽9個, 槽內放置9個小奩,包括橢圓形2件、圓形4件、馬蹄形1件、長方形2件。其中出土了白色粉狀化妝品、白色方塊形化妝品、絲綿、假髮(假髮為人發編綴而成)、絲綿粉撲、胭脂、油狀化妝品等,香粉配粉撲頗有“香綿輕拂胭脂”的畫面感。
口脂的原料—硃砂是一種紅色的礦物質顏料,也叫“丹”,主要成份是硫磺汞,並含少量氧化鐵、粘土等雜質。但硃砂本身不具粘性,如將其敷在唇上,很快就會被口沫溶化,所以古人在硃砂裡摻入適量的動物脂膏製成唇脂,既有防水的效能,又增添了色彩的光澤,還能夠防止口唇皸裂。唇脂的實物在揚州、長沙等地西漢墓葬中都有發現,出土時還盛放在妝奩之中,儘管在地下埋藏了兩千多年,但色澤依然豔紅奪目。
古代的口脂也像今天的口紅一樣,分不同的顏色,從詩詞和文獻中可以得知“朱唇”“丹唇”指紅色唇脂,“檀口”指淺紅色唇脂,“絳唇”指深紅色唇脂,“黑唇”指烏膏或黑色唇脂。
江蘇連雲港海州霍賀西漢墓隨葬物品中有出自女棺的漆妝奩一套,其中的一個小圓盒中裝有紅色胭脂,經鑑定為硫化汞。湖北鄂州五里墩孫吳時期墓葬墓室前部的青瓷盞內發現紅色物料,內部儲存完好,呈鮮紅的分塊狀,還有一定的油膩性。經過化學分析,該紅色物質主要是超細的硃砂粉料與油脂等的混合物,推測可能是調製的古代化妝品,或許就是“胭脂”或“口脂”。
到了唐代,口脂被稱為“唇脂”,此時的口脂已經不完全是放在盒中的糊狀物,而是被加工成固體盛放在特製的盒、管內。元稹《鶯鶯傳》中寫道 :“……兼惠花勝怡和,口脂五存,致耀首膏唇之飾,但積悲嘆耳……”由“口脂五寸”不難看出唐代的口脂已經被製成管狀,接近現代的口紅了。
花鈿
花鈿也是中國古代婦女喜愛的一種裝飾類化妝品,溫良藥的詩句“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正是形容婦女在對鏡妝點花鈿的情景。
花鈿是用金、銀做成花形,貼在額頭上或鬢角上作為裝飾。花鈿的型別很多,貼在兩頰上的為靨鈿。通常所說的“對鏡貼花黃”中的“花黃”也是花鈿的一種。也有用金箔片、黑光紙、魚腮骨、螺鈿殼以及雲母片製成各種形狀,貼上於額上的花鈿。
關於花鈿的由來說法不一,可以看到在敦煌壁畫中的中唐以來女性供養人的形象多飾以梅花妝。花鈿的顏色有紅、綠、黃等,甚至還有用蜻蜓翅膀來做花鈿的,宋人陶谷所著《清異錄》上記載 :“後唐宮人或網獲蜻蜓,愛其翠薄,遂以描金筆塗翅,作小折枝花子。”
貼上花鈿的介質,古時多采用呵膠。呵膠出產於北地,由魚鰾製成,粘性極佳,婦女用它來貼上花鈿時,只需對其呵氣,並蘸上少量口液,便能很容易的將花鈿貼上到臉上。《遼史拾遺》記載 :“陳繼儒《真珠船》曰 :‘呵膠出虜中,可以羽箭,又宜婦人貼花鈿,呵噓隨融,故謂之呵膠。’”卸妝時,只要用熱水一敷,便可揭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