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戰爭後期,國民黨軍隊在戰場上已經是節節敗退,為了適應戰爭的需要,中央軍委對現有的五大野戰軍進行了改編,縱隊改稱軍,加上從國軍改編的部隊,一共產生了67個軍,其中兩個軍缺軍長,所以就產生了65位首任軍長。
到1955年第一次大授銜時,這65位首任軍長中有10位沒有被授予軍銜,那麼他們各自又是因為什麼原因沒有被授予軍銜呢?
1、第4軍軍長王世泰
王世泰,陝西洛川人,1929年19歲時加入中國共產黨,紅軍時期曾在紅26軍中任職,抗日戰爭時期長期在陝甘寧邊區任職。解放戰爭時期,王世泰在西北野戰軍(第一野戰軍)中任職,先是擔任西北野戰軍第四縱隊司令員,軍隊改編後擔任一野第4軍軍長。
新中國成立後,王世泰先是擔任甘肅省人民政府黨組書記、副主席,省軍區司令員、甘肅省委書記處書記、省政協主席等職,在甘肅任職長達30年的時間。在中共十二大和十三大上都當選為中顧委委員,1997年離職休養,2008年在海口逝世,享年98歲。
由於王世泰在新中國成立後就已經轉到地方任職,在甘肅省任職,所以在1955年時沒有被授予軍銜。
2、第5軍軍長列斯肯
列斯肯,俄羅斯族人,1944年參加了伊寧事變,曾先後擔任新疆民族軍團長,獨立騎兵旅旅長,代理三區民族軍總指揮等職。1949年10月,接應人民解放軍入疆,1949年12月14日,任新疆省人民政府委員。195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新疆民族軍正式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五軍,列斯肯被任命為軍長。1953年,第5軍撤番,列斯肯遷居蘇聯。1970年逝世,享年57歲。
由於列斯肯在1953年就前往蘇聯定居,所以在1955年也就沒有被授予軍銜。
3、第9軍軍長趙錫光
趙錫光,雲南保山人,1921年從雲南陸軍講武堂畢業,在國軍中歷任團長、師長、軍長、第三十八集團軍副司令,第八戰區政治部主任,新疆警備總司令部副總司令兼第四十二軍軍長,南疆警備區司令兼整編第四十二師師長等職。
1949年,趙錫光在新疆疏勒率部起義,出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2兵團副司令兼第九軍軍長,1955年趙錫光在新疆的家中病逝,也就沒有被授予軍銜。
4、第33軍軍長張克俠
張克俠,河北獻縣人,1923年從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畢業後就加入西北軍,1929年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也從這裡開始他成為周總理領導下的“秘密黨員”,開始了長期地下工作。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前夕,張克俠擔任二十九軍副參謀長,之後參加了盧溝橋抗戰。此後張克俠先後任國民黨五十九軍參謀長,後任三十三集團軍參謀長、副總司令等職,在山東、河南一帶抗日。
解放戰爭時期,張克俠被任命為第三綏靖區副司令長官,淮海戰役時,張克俠與何基灃一起,率領五十九軍兩個師、七十七軍一個半師共二萬三千餘官兵,在賈汪、臺兒莊防地舉行起義,使國民黨在淮海戰場的東線陣地打開了一個缺口,加速了戰爭的程序。
起義後,張克俠參加了渡江戰役和解放上海的戰役,並擔任33軍的軍長。新中國成立後,張克俠曾任林業部副部長、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院長,由於已經轉入地方工作,所以在1955年大授銜時沒有被授予軍銜。1984年張克俠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4歲。
5、第34軍軍長何基灃
何基灃,河北藁城人,1933年何基灃率部參加了長城喜峰口抗戰,因功晉升為110旅旅長。1937年盧溝橋事變前後,何基灃一直率部駐守在盧溝橋附近,戰爭打響後,他又率部與日寇激戰。
1938年在周總理的安排下,何基灃秘密到達延安,在延安一個多月的時間裡,他與毛主席等人進行了深切的交談,使他下定決心要加入中國共產黨。1939年1月,何基灃被批准為中國共產黨的秘密黨員。
淮海戰役時,何基灃任國民黨第三綏靖區副司令長官,在關鍵時刻,他與張克俠一起率領五十九軍兩個師、七十七軍一個半師共二萬三千餘官兵在賈汪、臺兒莊防地舉行起義,起義後何基灃擔任第34軍軍長。新中國成立後,何基灃先後擔任水利部副部長、國務院水土保持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農業部副部長等職,1955年大授銜時他已經不在軍中任職,所以沒有被授予軍銜。1980年何基灃在北京逝世,享年82歲。
6、第35軍軍長吳化文
吳化文,山東掖縣人,早年在馮玉祥的西北軍中任職。抗日戰爭爆發後,吳化文率部在山東一帶進行過抗日遊擊戰,1943年投降日軍,所部被改編為偽軍第三方面軍,吳化文擔任司令官。
抗日戰爭勝利後,蔣介石將吳化文所部改編為國軍第五路軍,駐防在山東兗州。1948年,吳化文所部被調到濟南,歸國民黨第二綏靖區司令員王耀武指揮。濟南戰役發生後,在解放軍強大的軍事和政治攻勢下,吳化文率領所部兩萬餘人在陣前起義,之後吳化文所部被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5軍,吳化文擔任軍長。
新中國成立後,吳化文因病申請退役,先後擔任浙江省政府、省人民委員會委員、交通廳廳長、浙江省政協副主席等職,由於已經離開軍隊,所以在1955年沒有被授予軍銜。1962年吳化文在上海病逝,享年58歲。
7、第36軍軍長劉萬春
劉萬春,河北交河人,回族人,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九期畢業,在國民黨軍中先後擔任排長、連長、團長、參謀長、師長、軍長、副司令等職,1949年9月19日在歸綏率部起義,之後他任軍長的國民黨第111軍部隊被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6軍,劉萬春任然擔任軍長。
1950年任綏遠省政府委員,當年11月因涉嫌“反革命”被公安部逮捕,先後被關押在撫順戰犯管理所、秦城監獄,因此在1955年也就沒有被授予軍銜。1976年獲釋後在北京定居,1993年在北京逝世,享年93歲。
8、第51軍軍長張軫
張軫,河南羅山人,1918年入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六期學習,由於在校期間學習成績優異,提前一年畢業,同時被保送到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學習。回國後,張軫先後在鎮嵩軍、程潛的第六軍任職。
抗日戰爭爆發後,張軫以訓練民兵的形式組建五個獨立營,擴編為第一一零師,參加了臺兒莊戰役,之後張軫先後任第13軍軍長、第66軍軍長、第14集團軍副總司令、第十戰區副司令長官等職,率部參加了武漢會戰、隨棗會戰、緬甸抗戰等戰役。
解放戰爭時期,張軫任鄭州綏靖公署副主任、武漢行轅副主任、華中“剿總”副司令兼第五戰區司令官等職,1949年5月15日,張軫率部25,000餘人在武漢金口起義,配合人民解放軍渡江作戰,之後他的部隊被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51軍,張軫擔任軍長。
新中國成立後,張軫到地方任職,先後擔任河南省副省長、河南省政協副主民革中央委員等職,所以1955年也就沒有被授予軍銜。1981年張軫在鄭州逝世,享年87歲。
9、第52軍軍長王勁修
王勁修,湖南長沙人,先後在長沙講武堂、黃埔學校第一期、陸軍大學正則班第十三期學習,在國民黨軍中先後擔任團長、旅長、師長、軍長等職。1948年晉升為陸軍中將。1949年跟隨程潛、陳明仁參加長沙起義後擔任中國國民黨人民解放軍第1兵團第1軍軍長,之後所部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52軍,任由王勁修任軍長。1950年5月在廣西桂林因遭到批判而自殺,終年50歲。
10、第53軍軍長彭傑如
彭傑如,湖南益陽人,黃埔一期畢業,之後參加了兩次東征和北伐戰爭,在國軍中歷任營長、團長、旅長、師長、軍長等職。1949年跟隨程潛、陳明仁參加了長沙起義,新中國成立後任21兵團第53軍軍長。
後來從部隊轉業,先後擔任中南行政委員會參事.武漢市人民政府參事室副主任、民革第五屆中央委員,兼武漢市委會主任委員.武漢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政協副主席等職,當時已經不在軍中任職,所以1955年也就沒有被授予軍銜。
小結:
這10個軍的首任軍長,除了王世泰以外,其他九位軍長原先都是國民黨陣營的軍官,在解放戰爭中他們都投到人民陣營中,新中國成立後又為國家建設貢獻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