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時代有大洪水,這場洪水波及全球,差點中斷人類文明。西方人認為神救了他們,於是有諾亞方舟的傳說。中國人則認為是祖先們成功治水,讓文明得以延續,於是有了大禹治水的歷史記載。
相傳堯帝時期,天降洪水,黃河氾濫,水災橫行,百姓死傷慘重。這場洪水持續時間很長,如果不將水患徹底治好,那麼族群有亡族之危,文明有中斷之險。堯帝命治水專家鯀負責治水,鯀採用堵水的方法治水,九年無功,還勞民傷財,最終被舜帝流放羽山而死。
舜帝命鯀的兒子禹來治水,禹不辭艱危,毅然告別新婚妻子,踏上了治水之路。禹集結華夏各部,在伯益、后稷、子契等賢能的幫助,採用疏導的方法治水,歷時十三年而功成。禹深入民眾,與民眾一起吃、一起住、一起幹活疏導洪水,因此深受天下萬民愛戴。
治水成功後,舜帝論功行賞,將帝位禪讓給禹,讓禹統率諸侯治理天下。禹全力治國,平定外患,撫平內憂,聲威赫赫,故世人稱禹為大禹。大禹去世前,將帝位傳給伯益,但伯益無力約束諸侯,最終伯益將帝位讓給大禹的兒子姒啟。姒啟建立夏朝,夏朝是家天下的開端,禪位制正式退出歷史舞臺。
子契輔助大禹治水有功,被舜帝封在商邑,故子契一族以商為號,建立商國。夏朝建立後,商國臣服於夏朝,為夏朝的方國之一。夏朝末代國主桀十分殘暴,他的統治不得人心,子契的後裔商湯起兵反夏,最終擊敗夏朝主力軍,入主中原,建立商朝。
后稷的農業技術十分高明,在大禹治水時輔助大禹做善後工作。洪水退後,后稷率領百姓發展農業,解決了百姓的吃飯問題。堯帝任命后稷為農師,教導百姓務農。舜帝賜后稷姬姓,封於邰地。商紂王無道,后稷的後裔周文王、周武王起兵反商,最終建立周王朝。
伯益輔助大禹治水,是治水的二號領軍人物,深受大禹信任與器重。舜帝賜伯益嬴姓,任虞官一職,掌管山澤,繁育鳥獸。大禹崩前,命伯益為天子,但伯益讓位於大禹之子。夏朝建立後,伯益為卿士,地位僅在夏啟之下。伯益長子受封於黃國,次子受封于徐國,其後裔非子建立秦國,秦惠文王時秦國正式稱王國,秦始皇統一天下後建立秦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