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海的崛起
聊買辦就避不開上海。
上海非常年輕,以前是個大漁村,現在咱們耳熟能詳的上海外灘,以前就是一大塊荒地。
1840年之前,上海跟旁邊的蘇杭、稍微遠一些的揚州一比啥都不是,不過上海的位置好到難以置信,它面朝大海,背後有巨大的一塊平地。再加上上海又是長江入海口,所以整個長江沿岸都是上海的延伸,只是中國以前並不注重海貿,所以上海的優勢也就沒有被發覺。列強來到中國後,很快發現了這塊地,知道隨著中國跟海洋文明打交道,上海將會很快成為中國一等一的超級城市。
這也是為啥第一次鴉片戰爭結束,列強提出“五口通商”,其中就有清廷高層沒啥印象的上海,清廷很多官員之前從沒聽過上海這個地方,聽說英國人要求開放上海,他們還以為上海在新疆。
上海開埠後,洋人進入上海做買賣,不少中國做外貿的商人也搬了過去,比如大家熟知的“徽商”,後來不咋聽說了,其實就是搬到上海去了。慢慢的上海那地方就繁華了起來,不過起到決定性影響的,是太平天國運動。
太平天國爆發於廣西,後來一直在長江中下游反覆角逐,把南京、杭州、蘇州一帶打了個稀爛,太平天國每到了一個地方,就要到處徵糧,被裹挾的流民跟著太平軍到處轉戰,清廷更過分,往往攻陷一座太平軍佔領的城池,動輒縱容士兵屠城,所以江南腹地,中國最富庶的地區,幾年下來一塌糊塗。
那些富戶為了躲避戰火,於是大規模湧入上海,上海有外國軍隊把守,太平軍一度想進攻上海,不過後來沒成行,江南富戶進一步確認上海很安全,太平天國運動結束後,反而有更多富戶遷入,慢慢那地方成了蘇浙資本的大本營。
上海這座城市也真是奇怪,本身是個純粹的商業城市,卻誕生於戰火(第一次鴉片戰爭),興盛於一場更大的浩劫,也就是太平天國運動。
當然了,也不是所有人都在跑,比如太平軍進攻杭州的時候,大家都跑了,徽商出身的胡雪巖跑去給清軍賣糧食和軍火,從此他成了清廷的軍火商和商務代表,很快富得流油。
也正是因為上海是蘇浙資本的大本營,所以後來革命爆發於廣州,北伐軍打到上海,卻被江浙資本借屍還魂一舉拿下,蔣介石和江浙財閥聯手,清洗了內部革命勢力,國府成了一個軍閥和財閥的聯合體。
回到開埠那會兒,上海當時和深圳差不多,以前都是個漁村,那裡的人也都是周圍填過去的,甚至包括大量的廣東人。以前中國只有一個通商口岸就在廣州嘛,後來廣州在鴉片戰爭中玩壞了,所以商人們都搬去上海繼續發展,再加上無數的西方冒險家,上海就這樣慢慢發展了起來。
在上海之前,中國最大的貿易口岸在廣州,廣州十三行嘛,所以以前廣州是中國海貿最繁華的地區,但是廣州有個毛病,離中國的外貿產地太遠,中國當時絲業中心是杭州,布業中心是蘇州,徽州人在搞茶葉,都離廣東太遠,但是離上海卻極近,還有水路連著,水路成本是陸路的二十分之一。隨著上海開埠,蘇杭的外貿品再也沒必要送到廣東去了,很快廣州大部分業務都跑到了上海,廣州的商人也就跟了過去。
2買辦的興起
買辦隨著中國的海外貿易興起很早就出現了,洋人來到中國沿海但是不熟悉中國的情況,做生意很不方便,於是有一夥眼尖的人瞅準了商機,學了外語,開始做中間生意,比如洋人的船到了岸邊,他們去洋人船上牽線搭橋賣那些必須的東西,比如食物,水,以及碼頭工人等等,時間長了,他們跟洋人的關係越來越近,洋人有關於中國所有的問題,都會諮詢他們,他們也會利用自己本土的身份幫洋人辦事,這就是買辦。
大家注意下,這個時候的買辦還是中性的,因為做生意本身是中性的,不然現在外企的人都成漢奸了。
那時候最盛產買辦的,是一個叫“香山”的地方,香山不是北京看紅葉的那個香山,說的是廣東的香山縣,那時候很大,包括現在的中山市、珠海還有澳門,現在已經沒有了,對,孫中山先生就是香山人。
香山的澳門那部分很早就被葡萄牙人給佔了,1999年才收回,香山那地方土地貧瘠,當地的人只好自謀出路,於是大量的香山人去葡萄牙人那裡幹活,這也是為啥孫中山先生的思維那麼開放,也是因為他們香山縣一直在和外國人打交道。
由於香山人跟著洋人到處溜達,海外遍佈香山人,比如耶魯第一個華人留學生容閎,也是香山人,很難想象第一個留學生是山西人對吧。香港那邊更是多得數不過來,所以改開後,原來香山縣的那塊地盤的人本來就視野廣思維野,又接到大量的華僑投資,所以發展的特別好。
等到上海開埠,西方的洋行在上海紛紛開業,這就需要大量的買辦幫忙,想起來長期跟他們合作的香山人,於是大量的香山人被送到上海,幫助上海洋人開展業務,這些香山人又把更多的同鄉叫過去。
相比廣東,洋人在上海的業務大的多,所以近代以來一般說的“四大買辦”(席正甫、唐廷樞、徐潤、鄭觀應),都在上海上班,只是這些上海買辦中,四個裡有三個來自香山,剩下一個來自蘇州。
當然了,上海的買辦屬於“巨型買辦”,還有不少分佈在香港,比如前段時間死了的那個何鴻燊,澳門賭王,他所在的家族起家是一個叫“何東”的人,這人本來是怡和洋行的買辦,後來成了超級大戶,再後來把一家子都帶入行,全家買辦,雞犬升天。其他的買辦家族也差不多,當時就有“何羅施冼蔡,女不憂嫁外”,這幾個家族不僅乾的活差不多,都在幫洋人打理事務,而且互相通婚,甚至近親結婚。
那他們這些人平時都在忙乎啥呢?
主要是中國當時三大特產,棉花,絲,茶葉等等,把這些東西收購回去,然後賣到國外,順便從國外進口鴉片。鴉片戰爭中中國不是打敗了嘛,被迫同意列強在華銷售鴉片。不過後來中國這邊軍閥們也在種鴉片,不僅種,還出口,導致美國很長一段時間都被中國進口的鴉片搞得很崩潰。
整體而言,大部分買辦都是中性的,性質有點像現在外企上班的員工。有一些還非常有家國情懷,比如唐廷樞,這人以前是怡和洋行買辦,後來在李鴻章的邀請下,參與創辦了中國近代史上非常著名的輪船招商局,這個公司也是晚清少數幾個能和外國公司抗衡的中國企業。
事實上清廷後來搞的洋務運動,主要也是依賴這些人,當時叫“官督商辦”,官僚們怎麼會懂如何組織現代企業嘛,所以李鴻章他們大量啟用了那些有洋行工作經驗的買辦們,還有鄭觀應,這人大家應該很熟,他不僅一直在參與洋務,還是近代著名的思想家,《盛世危言》就是他寫的。
但是有一部分買辦屁股決定腦袋,做了不少壞事。比如中國當時沒啥工業產能,清廷和很多民間企業家是想發展現代產業的,但是如果中國搞起來,那些負責把國外生產的洋貨賣到中國的買辦不就失業了嘛,所以他們千方百計地阻撓,甚至透過傾銷的手段往死了搞國內的工業萌芽。
不過大部分買辦,都是腳踩兩隻船,一方面跟清廷大員關係特別好,另一方面又是洋人的買辦,這倒是很容易讓我們想起一些現在的企業。
比如著名的“洞庭幫”大佬席正甫,回到晚清,這人基本上無人不知,因為他是匯豐銀行的管事,事實上咱們現在聊匯豐銀行,當時沒幾個外國人,全是一幫華人在裡邊上班,而這個席正甫一家子,盤踞匯豐頭目的位置長達55年之久,爹幹完兒子上,兒子死了孫子上。
他們家還有個身份,就是李鴻章淮系的人,後來李鴻章的淮系和左宗棠的楚系發生矛盾,作為雙方在商場代理人,胡雪巖是左宗棠代理,席正甫是李鴻章代理,他們也發生了巨大的衝突。
在李鴻章的支援下,席正甫徹底擊敗了胡雪巖,胡雪巖他們徽州商人從此徹底退出了歷史舞臺。很多人把這場衝突看做是民族商人和買辦商人的一次對抗,其實談不上,本質是清廷代理人之間的衝突,後來搞死胡雪巖關鍵的一擊,就是盛宣懷發出的,咱們總不能說盛宣懷是洋買辦吧,但是盛宣懷和席正甫都是李鴻章的人。
整體而言,買辦階層立命之本,就在於“資訊差”,或者說“經濟差”,只有國外比國內的經濟強一大截,中國需要大量進口海外的產品,他們買辦才有存在的必要。
進一步地講,買辦獲利的難易程度,和國內外技術差成反比,國內技術越強,到時候就會形成對海外的輸出態勢,買辦階層也就沒有任何存在的意義了。所以他們最受不了民族產業的崛起,除非改換陣營,換了屁股。他們跟民族產業是死敵,此消彼長、有你沒我的狀態。
3買辦的衰亡
整個民國,其實就是一個買辦政府。
上文提到的席正甫家族,他們家的勢力基本貫穿整個晚清和民國,到了民國不但沒削弱,反而透過聯姻變得更強了,比如宋子文他們家就和席家有聯姻。如果仔細把民國上層都翻一遍,就能發現那些買辦家族不但沒消亡,這次更過分,進政府了,變成了“買辦官僚資產階級”。
而蔣委員長又是個目光短淺的人,1928年11月,南京國民政府出臺了《劃分國家收入地方收入標準案》,這是民國政府的分稅制,這個改革之後,容易收的關稅鹽稅歸了政府,其他不好收的稅歸了地方。
這玩意對民國產生了重大影響,因為只有大量進口外國貨,才能收到稅,蔣介石的政府才有財力保證。
但是這個玩法就跟吸鴉片似的,你大量進口國外生產的工業品,人家是機器大生產,中國還是小農經濟,日本美國貨比國產貨便宜的多的多,那些企業在中國銷售,價格非常低,壓得國內根本沒有任何抬頭的辦法。這種情況下唯一辦法就是加關稅扶持國內產業,可是蔣委員長還指望著關稅呢,一加稅國外產品在中國賣不出去,國府財政不就出問題了嘛,所以國府一直放任這種傾銷。
很快中國的民族產業都崩了,生產不出老百姓所需的基本工業品,就需要進口更多,惡性迴圈,這也是為啥國府所謂的“黃金十年”期間,每年經濟增長率10%以上,工業水平還在倒退的原因。
在這個過程中,負責向中國倒賣物資的買辦階層風生水起,他們的力量變強後,進一步遊說民國政府,甚至進入國府上層當高管或者成為實權人物,比如蔣委員長最重要的好基友虞洽卿,他就是上海最大的幾個買辦之一,這人曾經在“412”之前給蔣介石和江浙財團牽線,後來抗戰爆發後囤積居奇大發國難財,這麼個貨色,一直都處在國府核心圈子。
為啥蔣委員長在上海發動淞滬會戰,多簡單啊,上海就是買辦大本營,也是外資在中國的根據地,蔣委員長指望買辦們去找他們主子,也就是美英資本,不過日本也看穿了,對美英秋毫無犯,這倆國家也就不想管這事了。
到最後,外資和他們的買辦基本上控制了中國採礦、重工、棉紡相關的全部產業,不止如此,由於上層利益牽扯太深,民國政府對基礎產業的興趣整體甚至不如大清。
比如著名民族企業家範旭東向美國貸款1600萬美元準備生產純鹼,純鹼也是重要的基礎工業原料,按理說這種東西應該是國家支援來做,但是民國政府不但不支援,甚至拒絕擔保貸款,導致廠子也沒開起來。
儘管買辦階層蹦躂的兇,1949年到了之後,就跟秋後螞蚱一樣很快崩了,淮海戰役結束後,南方的買辦集團眼瞅大勢已去,開始搬往香港或者美國,從這段時間到1978年,這是一段買辦退潮期。
不過這不是故事的結尾。
改開後我國基本啥都缺,只要能把海外的東西倒騰到中國來,就能發財,那時候走私成風,汽車、彩電、相機、甚至錄影機,都有人走私,大家可能難以想象,90年代窮成那樣,這些東西在中國價格賣得比國外貴得多,現在想想,簡直離譜,最明顯的就是那個桑塔納。
90年代中國工人工資都不過百,那玩意賣20萬,普通家庭不吃不喝兩百年收入。為啥很多老混混喜歡吹牛逼自己當初開過桑塔納,因為那時候開桑塔納幾乎相當於現在開著一輛六七百萬的庫裡南,事實上現在中國很多鉅富,就是那個時代倒騰彩電汽車這些玩意起家的。
更誇張的是,當時文物商店的文物在咱們看起來依舊很貴,但是在老外看起來便宜的跟白送一樣,所以不少人就幹起了把中國文物往外倒賣的活,太多文物就這樣莫名其妙流失到了海外。
甚至可以理解為,90年代是個遍地倒爺遍地買辦的時代。
為啥美國那時候對中國絲毫不擔心,想想就明白,一方面我們確實比較弱,要啥沒啥;另一方面市場化在中國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新買辦階層,上文也說了,買辦和民族企業家是天敵,不等美國出手,這些買辦會為了自身利益自發地清理那些想自立門戶的人。
大家記得某大佬和倪光南之間的衝突吧,其實那件事就很清楚,一個想倒賣國外技術,一個想走自研道路,回到當時,自研確實是一條艱難而且充滿迷霧的道路,選擇做倒爺這事也無可厚非,將來有了錢再搞研發也不遲。但是此後那麼多年,他們依舊沒走自研道路,寧願把錢全給高管發了工資也不搞研發,這就是純粹的屁股決定腦袋了,自己不會反對自己。
此外更明顯的是汽車集團,國家當初想透過市場換技術,各種合資品牌拿到技術後心態就變了,突然發現躺著就可以賺錢,那為啥還要跟國際巨頭比賽跑呢?再說了,哪有跟自己母公司競爭的?這也是為啥我這麼熱情地看好新能源,因為新能源企業中國基本都是自己在搞,買辦勢力基本沒啥生存空間。
說到這裡大家也明白了,到現在遠遠談不上買辦勢力在中國徹底式微,不過隨著這些年國貨品牌越來越多,質量越來越高,也就自然進入一種此消彼長的狀態,而且一個好的現象是,這些年的民族品牌越來越少地打“民族牌”,地位和使用者都是品牌方用實力和服務贏得的,硬實力是驅逐買辦唯一的出路。
目前我國在中低端領域追趕的很不錯,在高階領域確實依舊一般,汽車領域就很明顯,類似玻璃和五金配件中國基本上已經全佔了,但是車載晶片和發動機變速箱還在西方手裡。
現在這種半封鎖狀態其實是個好事,如果徹底放開自由競爭,我們會承受西方巨大的價格優勢,這也是為啥買辦們最愛的就是自由市場,因為沒有關稅,發達國家的產品才會對發展中國家形成傾銷態勢,發展中國家啥都發展不起來。
這也是為啥我國此前一直不太願意降低關稅,現在晶片緊缺和封鎖,又是另一種“保護關稅”,只要給予發展時間,就一定能出成果,到時候再去自由市場競爭,等徹底發展起來,買辦們自然而然會慢慢徹底消亡。
全文完,如果覺得寫得不錯,那就點個贊吧,多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