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臨終前,北魏開始了進行漢化後的第一次政權更迭。在這次政權更迭中,拓跋宏給自己的繼任者皇太子元恪任命了六位顧命大臣,以保證他能順利地接掌政權。可是在元恪即位後不久便與顧命大臣們發生衝突,不僅解除了顧命大臣的權力,還引發了咸陽王元禧的謀反,使得北魏政局出現了動盪。從史書上看,元禧謀反被殺的過程寫得非常詳細,但是對於元禧謀反的原因卻寫得糊里糊塗。雖然主流歷史圈對這個案子有著各種解讀,但很多疑點讓人難以信服,所以本章節也能對此案進行一些探討。
對於元禧謀反原因的說法,在歷朝歷代的學者中討論很多,得出的結論也是眾說紛紜。其中一種說法比較普遍,認為元禧謀反是為了與外戚高肇爭權,失敗後謀反被殺。這種說法在很多歷史教科書上都存在,實際上確實囫圇吞棗的瞎解讀。北魏宣武帝元恪執政期間的確存在寵信外戚高肇的現象,也利用高肇的手除去了不少北魏宗室的王爺,其中就包括彭城王元勰,可是在元禧謀反案上卻並沒有直接證據指向高肇。實際上元禧謀反是在元恪即位初年,此事朝中主要矛盾是元恪與六位顧命大臣爭權的矛盾,與高肇並沒有直接關係。
元恪重用高肇是在奪回朝廷大權之後,又平息了元禧謀反案,卻與宗室的其他王爺產生矛盾的背景下產生的。由於元禧的謀反,使得元恪對鮮卑族的宗室王爺們大加猜忌,才重用了外戚高肇,引發了後來一系列滅殺宗室王爺的案子。而元禧謀反案發生在重用高肇之前,所以這個案子與高肇無關,更談不上反對外戚專權的說法。所以很多歷史教科書把元禧謀反與後來的宗室王爺被殺等同起來看,這完全是混淆視聽的。從歷史材料的記載來看,元禧謀反與外戚專權沒有任何關係,其發生的原因應該是顧命大臣集團與新皇帝爭權的結果。
咸陽王元禧是孝文帝拓跋宏的弟弟,也是被任命的顧命大臣首輔。在拓跋宏臨終時仿照漢人朝廷的規矩任命了六名顧命大臣,其中四名為他的弟弟,元禧因為年紀最大便出任了首輔之職務。從當時的歷史背景來看,這個任命是存在很大隱患的,而這個隱患也成為元禧謀反案的誘因。
在拓跋宏執政的時代,北魏進行了漢化改革,並完成了遷都洛陽的壯舉,從鮮卑族的外族政權,成長成為中原王朝。在這個過程中拓跋宏除了得到漢族門閥士族的支援外,他的幾個弟弟在政務和軍事方面的幫助也是密不可分的。在這些弟弟中,拓跋宏最為寵信的並非元禧,而是彭城王元勰。
在拓跋宏去世前,元勰是最受重用的宗室王爺,達到了總攬軍國政務的地步。就連拓跋宏病重臨終之前,元勰都是衣不解帶的侍奉左右,晝夜不停的操持著。本來拓跋宏是打算讓元勰來做首輔顧命大臣的,但是元勰卻一再拒絕,最後拓跋宏只能把這個位置交給元禧。從歷史記載來看,元勰的退讓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並沒有徹底的解決顧命大臣任命帶來的隱患。一方面元勰是認識到顧命大臣的位置是燙手山芋,就連周公旦都難免被人詬病,他坐上去也是惹火燒身。另一方面他是拓跋宏的弟弟中年齡最小的,上位後難以讓元禧、元詳等人信服。
由於元勰的退讓,拓跋宏就讓元禧當了顧命大臣的首輔,北海王元詳為次輔,構成新的顧命大臣班子。但這個班子並不和諧,元禧和元詳也沒有元勰的覺悟,反而藉著顧命大臣的把持朝政架空皇帝,甚至把觸角伸到了禁軍之中,這就讓剛剛登基即位的元恪非常不滿。然後元恪在禁軍首領於烈父子的幫助下奪回了朝政大權,以明升暗降的方式剝奪了顧命大臣的特權。而元禧作為首輔顧命大臣也被加官為太保,領太尉,但被奪去了兵權。此後元恪得以親政開始任用自己信任的大臣,而外戚也開始在北魏朝廷中掌權。
元恪親政掌權後便開始清算幾位皇叔們的過往,而元禧作為曾經的首輔顧命的大臣,他在掌權時黑歷史頗多,成為重點打擊物件。從史料記載來看,當時元恪雖然親政,但顧命大臣們在朝中還是有很大的權力,他的這個操作從本質上看是為了加強中央集權。而元禧並不甘心放棄手中的權力,所以和元恪之間矛盾最深,最後發展到派人行刺的地步。由於在行刺失敗後又被人告發,元恪便下詔將元禧賜死,並抄沒其家產賞賜給自己的親信大臣。這個案子雖然以元恪的勝利而告終了,但卻使得他與宗族王爺之間嚴重不和,也為後來的殺戮埋下隱患。
從元禧謀反案的過程來看,最為直接的原因便是元恪與顧命大臣之間的權力之爭。可是從北魏歷史的角度來看,卻有著更深層次的原因。前文講過,顧命大臣制度本身是有缺陷的,是老皇帝為了新皇帝能順利登基即位而搞出來的臨時執政班子。這樣的班子掌握的朝廷大權往往會被大臣們把持壟斷,進而引發各種內亂。南朝劉宋、南齊都發生過類似的情況,而北朝這是第一次搞顧命大臣,自然也逃不開這個歷史週期律。拓跋宏雖然是北魏歷史上最偉大的帝王,但對於漢族制度中這種缺陷並沒有充分認知,所以給後人埋下禍患。
在拓跋宏去世時元恪年紀已經接近十七歲了,這樣的年紀設顧命大臣在漢族朝廷都是非常危險的,更何況是在鮮卑族的朝廷中設。從北魏的歷史來看,十六歲之前親政的皇帝比比皆是,除了拓跋宏本人是二十三歲親政外,其他皇帝親政時間都沒有晚於十六歲。所以十七歲的元恪在父親去世後無法親政,還需要面對六位顧命大臣的架空,這是他不能忍受的。因此元恪和顧命大臣之間的矛盾在拓跋宏去世的那一刻已經存在了,而不是逐漸積累起來的。在顧命大臣把持朝政的一兩年時間裡,元恪對以元禧為首的顧命大臣班子是非常不滿的。
雖然漢學知識淵博的元勰知道其中的隱患,並且用主動退讓來向拓跋宏表示了反對。但是拓跋宏並沒有聽從元勰的勸告,堅持把這個制度搞了下來。他甚至還效仿劉備白帝城託孤,向元禧等人許諾,允許他們在皇帝執政出問題時取而代之。這種操作其實更加危險,也讓顧命大臣們更加受到元恪的猜忌。可以說不論是從中央集權的角度,還是維護自己皇位的角度,元恪都不可能讓幾個擔任顧命大臣的皇叔活下去,這是懸在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作為皇帝想要擺脫這種局面是可以理解的,也就決定了元恪和顧命大臣們不死不休的結局。
從北魏的歷史看,拓跋宏堅持實行顧命大臣制度還是有道理的。他主要是擔心在自己去世後漢化政策無法延續,鮮卑保守的舊貴族捲土重來。這將會使得北魏再次退出中原,回到北方邊疆,也非常不利於北魏的遠期發展。六位顧命大臣中的四位宗王都是支援漢化政策的,所以拓跋宏想要用顧命大臣來逼迫元恪堅持漢化政策。可從元恪本人的執政風格來看,他和哥哥元恂不一樣。他不但不反對漢化,而且支援中央集權,可以說比拓跋宏還要走極端。但這種走極端的方式也讓北魏朝廷出現動盪,使得朝廷亂象頻出,威脅到了國家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