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今年6月,第一次踏進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縣燕子河龍馬村時,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鄉村振興駐村工作隊隊長郭磊覺得,這兒雖然距離鎮中心遠,但小溪潺潺,空氣清新,處處都是原生態的山水,讓人心曠神怡。
再往裡走幾步,新蓋的茶廠廠房,整片的薇菜種植基地,生機勃勃的桃園、梨園,中心廣場文化樂園門口“龍馬精神”4個大字引人注目。“處處對映著全體村民為脫貧攻堅的勝利付出的艱辛。也打破了我們之前對於農村落後破舊的傳統印象,更激發了我們的工作動力。”郭磊回憶。
每天早上7點起床,8點前到村部量體溫,工作隊開始一天的忙碌。他們迅速融入村兩委工作,經過調研,他們走基層、問冷暖,摸清基層農戶期盼,把發展村級集體經濟,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作為主要工作。
郭磊記得,今年夏天,有村民反映,家裡每天會臨時停水幾小時。工作隊瞭解到,是一處自來水廠在下游的供水管道超壓破裂導致供水臨時中斷,雖然每次搶修及時,但是仍無法從根本改善。為此,他們與水廠員工共同想主意,透過定點設定排水閥,並在不同海拔的位置設定減壓閥,最終解決問題。
“我們在心中牢牢樹立‘服務群眾無小事’的意識,不論是落實政策、發展產業等宏觀工作,還是關心留守兒童、幫助春耕秋收等事項,都用心推進。”工作隊隊員袁同宣介紹。 做好低收入人口監測與幫扶工作,才能鞏固脫貧成果。隊員在入戶走訪時瞭解到,村內有1戶脫貧戶,戶主本人身患二級精神殘疾,長期服藥;老母親患有慢性病,需要人照顧;收入不高。經過幾年的持續幫扶,全家已於2018年初脫貧。
但是,去年,他精神病復發,喪失了勞動能力,妻子要在家照顧兩個病人,兒子收入也不穩定。
現在,郭磊和鎮、村幹部擔任他的三級包幫責任人,還有1名幫扶幹部擔當他的具體幫扶人,1名村級網格員對口聯絡,每月入戶走訪,實施“一戶一方案,一人一措施”,解決他家的實際困難。
這樣的事例還有很多。袁同宣感慨道:“和革命老區的鄉親們打交道,感覺就像在幫扶自己的親友。”
產業不發展,鄉村難以振興。村民張學東夫婦自2017年開始經營家庭農場,種了120畝桃樹,今年桃子豐收。這是他們起早貪黑勞作的結果,也有村集體產業幫扶的功勞。
在他們最艱難的時候,村集體經濟分兩次入股農場,幫助他們順利渡過產業發展的瓶頸期。今年,張學東夫婦張羅舉辦了村裡首屆蟠桃採摘節,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
在工作隊的建議下,農場改變以往依靠貨車流動售賣的單一銷售方式,藉助新媒體平臺進行推廣,吸引外地遊客前來採摘。同時,夫婦二人主動聯絡城鄉商品供貨渠道,探索傳統種植業與電商經濟、鄉村旅遊融合發展。目前,農場的有機桃還進入了上海的超市。
產業要發展,除了“走出去”,還有“引進來”。薇菜是一種蕨類植物,適合在海拔400米以上的山區生長,營養豐富,並具潤肺理氣、清熱解毒的藥效。2020年,中國科大將金寨創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薇菜種植示範基地引入龍馬村下院組,透過流轉閒置土地,已建成200畝示範田。明年,第一批成品即將產出。
如何讓薇菜產業規模擴大的同時給農戶帶來更多收益,是工作隊思考的方向。為此,工作隊與公司共同提出“1公司+N農戶”的產業發展模式,計劃從明年開始,以示範田產出收益為標杆,吸引農戶主動加盟薇菜種植。其中,公司提供種苗和技術扶持,農戶則按標準要求種植,公司以每畝4500~6000元逐年包收,帶動村民增收。
“目前,村集體經濟收益主要依靠資源出租收益、光伏發電收益等,從長遠看,可能潛力、後勁不足。”郭磊說,為此工作隊與村兩委多次溝通,達成共識,要探索發展集體經濟規模農業,並逐步引導群眾把手中的土地流轉到村集體手上,進一步發展茶葉、薇菜、中藥材等特色種植產業。
“在學校時,我們有各自負責的工作,專業性強。但村裡工作千頭萬緒,每位村幹部都是‘一專多能’,我們必須把自己當成村裡人,全身心投入村的發展。”郭磊感慨,龍馬村有獨特的自然資源環境,也有淳樸善良的村民。這個村就像未經打磨的璞玉,希望透過工作隊點滴努力,能讓這塊玉散發獨特的魅力。
駐村以來,工作隊還積極落實學校幫扶政策,在燕子河鎮開展科普講座、科技互動、教育捐贈等幫扶活動,在學校舉辦定點幫扶地區農產品現場展銷會,累計銷售額達105萬元。 “下一步,我們將面向村幹部、能人、大戶開展技術培訓,引導各類人才到村服務,組織醫務人員前來義診。”郭磊說。
圖片為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