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城市的朋友應該都看見過修建地鐵時用鐵皮圍起來的封閉空間,但奇怪的是,明明地鐵挖得那麼深,可是怎麼不見泥土運出來?這些泥土去了哪裡呢?
城市建造地鐵隧道的時候,其實是有兩種方法:
第一種是明挖隨填,這種方法一般是在路面上挖掘大坑,再在下面用混凝土或鋼材建造隧道結構,當然同時還需要合理地重新配置電線、光纜、水管等其他設施。直到隧道有足夠的支撐力後,再把路面重新鋪上。
而另一種鑽挖法,是先在地面某處挖一個豎井,再在井底挖掘隧道,它是我們現如今建造地鐵最常用的方式,不僅適用於香港島這種建築物高度密集的地方,還可以用來水底建造。
當地鐵線路過江河的下部時,由於圍巖結構泡水鬆散,一般都處於流塑或軟塑狀態,採用盾構機施工是唯一可行的方法,比如倫敦、首爾和香港的水下隧道就採用的盾構機。
而之所以沒有泥土運出來,很大程度上與鑽挖法所使用的裝置盾構機有關,那麼什麼是盾構機呢?
[微風]盾構機
作為一種被廣泛運用到岩石地層、軟土地層的工具,盾構機其實就是一種可移動的鋼筒結構,它的挖掘部件位於機頭,是一個佈滿刀片的圓形轉盤,當它向前運動時,刀片會將前方的泥土鑿開,同時會有將近四分之一的泥土被擠壓到兩旁,四周的牆壁就得以加固。
同時在挖掘的過程中,盾構機會把預先準備好的元件安裝在隧道壁上,這樣就可以在地層中平穩推進並且工作了。
[微風]對地鐵線進行回填
要知道所有的地鐵路線都屬於地下淺層施工,在施工結束之後,還需要對整個地鐵線進行回填,這幾乎要佔挖掘出來的泥土的一半了,因而我們很少看到泥土被運送出去。
[微風]投入綠化帶或賣給工地
但畢竟還是有多餘的泥土,它們多被投入到城市綠化帶的建設當中,如果泥土仍有剩餘,那就可以賣到工地上作為建築材料,因為選擇從外地運輸泥土到工地上,成本加運費無疑是一筆很大的開銷。
倘若再遇上惡劣的天氣導致運輸時間延長,那麼工程完工的時間必將延後,所以將建造地鐵挖出來的泥土用在工地上或沙場上,無疑是最方便的也是最經濟的。
那為什麼我們平常看不到這些運出來的泥土呢?其實這主要是運渣車只有在晚上才能進行泥土輸送的工作,倘若是在白天進行,必然會增加交通的壓力,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費。
而在夜裡運土,如果渣土散落到地上,清掃道路的車輛可以趕在天亮之前將路面清理乾淨,這樣白天的交通就不會受到阻塞了。
再加上修建地鐵時為了避免干擾,施工人員往往會用鐵皮將施工區域封閉起來,所以從外面是無法觀察到裡面是如何施工的。以上所有因素加起來,就造成了建地鐵沒有土運出來的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