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銅嵌銀絲林青款觀音像
明
高27釐米寬10.5釐米
觀音髮髻綰起,盤成螺形、頭微側,略向下視。身穿天衣,跌足直立,足下為湧起之波濤。
晚明時期。奢靡之風盛行,特別是在經濟、文化較為發達的江南地區,各種工藝品的製作非常精緻。一些匠人與文人酬唱往還,作品中加入了許多文人審美傾向。出現了石叟等一批著名匠人。林青便是此群體中的一員,其工藝同石叟一樣,都採用嵌銀絲方法,做工細緻精美。觀音像背後刻有篆書"林青"印款
48.銅觀音像板
明
高16釐米寬11.2釐米
觀音居中,善財與龍女相侍左右。善財足踩蓮花,雙手合十。拜向觀音,頭上仙鳥口中銜珠一串,展翅飛翔;龍女雙手捧淨瓶,背後襯以竹子∶觀音坐於蓮花上,高梳髮髻,雙手一撫膝,一持楊枝、面向善財。蓮花之下為洶湧波濤。像板背面鑄刻陽文六列,每列八至十字不等,銘文為∶"南無佛,南無法,南無僧,南無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天羅人,地羅人,人離難,難離身,一切災難化灰塵",此為白衣咒內容。此觀音可能為白衣觀音。
善財也稱"善財童子",佛教菩薩名。據《華嚴經、人法法界品》載,善財生時種種珍寶自然湧出,故取名"善財"後受文殊指點,參拜53位高師。最後遇到普賢,實現成佛行願。其常與龍女一起出現,相伴在觀音身旁。
龍女.據《法華經·提婆達多品》載,有診竭羅龍王女。年始八歲,便聰明異常,常聽文味進《法華經》,後來見佛獻寶,變為男身,立地成佛。觀音與善財、龍女及淨瓶、仙鳥等共同出現,為明清時期常見題材之一,此構圖和鑄刻技法在同類題材中屬上佳之作。
49.銅鎏金觀音像
清
高28釐米寬18釐米
觀音頭戴寶冠,冠上有化佛。身披帔帛,胸飾瓔珞、右手持楊枝.左手託瓶。結題膚坐於蓮臺上,蓮臺左右服侍善財和龍女。
50.銅鎏金觀音像
清
高32.2釐米 寬21釐米
各部件分鑄後組合在一起。下部為束腰八角形仰覆蓮座,座上鑄成水流波濤狀,水中央生出一粗莖大蓬花、蓮花上觀世音遊戲坐,頭戴披風。蓮花幹莖上又分出二支莖,莖上各出一蓮花,蓮花上分別為執淨瓶龍女、合掌善財童子。
51.銅鎏金千手千眼觀音像
清
高16.5釐米
觀音正中雙臂相對,雙手合十,跌足直立在蓮花臺上其餘諸臂各持法器、左右側各站立一人.可能為善財與龍女∶也可能是乞丐與餓鬼。此造像設計成影壁形式,除具象徵意義外.更利於供養崇拜。
52.銅四臂觀音像
7~8世紀
高15.5釐米
觀音一面四臂,為密教變化身,與後來西藏式的四臂觀音似乎沒有直接關係。頭戴三葉十寶冠,湖寬大,正中有無量光佛。兩制冠十側立,幾乎與中葉垂直。面部厚泥金,鼻樑粗大。頰腸豐滿。身體肌肉飽滿.似富有彈性 右上手與左上手的持物已失,右下手掌有殘斷痕述,可能是蓮枝。左下手持淨瓶。從影象學特徵來看,此像與彌勒菩薩很接近,淨瓶就是最好的證明。但是現代學者研究證實,淨瓶甚至於仁獸皮均不是區別觀音菩薩和彌勒菩薩的標準。在北印度的眾多石室中已有大量的例項可以證明,在公元7~11世紀的印度西北地區及西藏西部.觀音苦薩和彌勒菩薩持同樣的法器。如此尊觀音菩薩。由於法器丟失很多,能與彌勒區別開來的唯一標誌就是冠葉中的無量光佛。從藝木的角度看。此造像除了冠式、身體的肌肉表現有明顯的斯瓦特風格以外,裙上陰線刻紋飾、蓮座的蓮瓣肥大,直接著地.均是斯瓦特風格中最流行的做法。整個作品加工精美,是斯瓦特藝術品的偉作 蓮瓣上有藏文題刺. 系後人所增刻。
53.銅連花手觀音像
8世紀
高20.5釐米
觀音頭戴小葉冠,身體健壯。右手施與願印,左手持蓮花。雙啟垂落長髮,大耳璫。上身祖裸,下身若裙。系珠寶腰帶,右臀到左腿系禪思帶,一副苦修者的裝束。蓮瓣尖有一破起和高大拱門式背光是東北印度造像的特點。方臺座下方跪一供養人形象。背光後面有梵文,內容是因緣咒〈法身偈)。原清宮所繫黃紙籤雲∶"大利益梵銅環瑪觀世音菩零乾隆五十八年八月二十六日收.熱河帶來。"
早期觀音與其他菩薩一樣、其造像均多具有表達苦修者思想的成分。
54.銅觀音像
8-9世紀
高13.2釐米
觀音頭藏一葉冠,冠葉散開較大。面部、領部塗金.面貌已難認清。飾花形耳璫,垂於兩肩之上。上身赤裸,下身著裙,一角目寶垂下。右手施與願印置於右膝上,左手持一朵盛開的蓮花,
-
55.銅鎏金四臂觀音像
8-9世紀
高12.7釐米
觀音頭戴三葉冠,正中冠葉上有無量光佛,上二手向上抬起,應持蓮枝,下右手施與願印。下左手持爭瓶,全凱跌坐。左肩披聖線和仁獸皮,臺座為雙師垂簾下加蓮哇。蓮源直接著地。原潔官所繫黃紙籤雲∶"大利益梵銅琊瑪(殘)。二十五年三月(殘)。"此"二十年"當指乾隆二十五年。
四臂觀音是藏傳佛教觀音菩薩的一種變化身,與文殊菩苦薩、金剛手菩薩合稱"三估主",代表大悲、大智、大力。四臂觀音菩薩又名六字觀音。因為他的著名真言(咒)"哈麻呢叭咪葉"在梵文中是六個音節,故名。他的真言在西藏和整個藏傳佛教地區廣泛傳播,他也因此獲得了崇高的地位。
在以吉爾吉特、斯瓦特和克什米爾為代表的整個西北印度造像中,多以黃銅、青銅為材料。極少用紅銅。桑金裝飾則更為罕見
56.銅鎏金蓮花手觀音像
89世紀
高25米
這是一尊尼泊爾風格的造像。觀音梳高暨,髮髻正中為無量光佛坐像。左手牽蓮枝,右手施與願印,全助跌坐於仰蓮座上。上身著祖右袈裟,下身著裙,衣紋上以細陰線刻劃細密紋樣。兩側為侍從女尊.左側為綠度母,右側為六字大明佛母,坐於由底座伸出的兩朵蓮座上。三尊人物體態圓潤,肌體光潔而充滿力度。這尊造像頭光部分圓形。四周火焰紋。裝飾成分最為濃重的是複雜的背光。背光橫樑上還飾有一座佛塔.同沸衣上的裝飾一樣,整個背光表面均態有細賦的建枝蓮紋,這樣細膩、精密的裝飾。正是尼泊爾風格的體現。此像所附黃條∶"大利益梵銅瑪同侍從觀世音菩薩。乾隆五十四年十二月,保住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