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新聞10月31日電(林梅 鄭瑩瑩)在科學界,有人戲稱諾貝爾獎為“炸藥獎”,這一方面是源於諾貝爾本人在炸藥方面的貢獻,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獲獎成果的重要意義,以及科學界對它的熱烈討論。
而對於普通人來說,說起諾貝爾獎,大多數人除了在朋友圈看看熱鬧之外,並不能理解其中科學的高深。其實,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因為這些成果,發生著深刻的改變。
日前,來自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趙純教授、康彥彪教授和來自復旦大學的唐逸泉教授來到墨子沙龍,用他們各自的專業眼光,帶聽眾一起領略今年的諾獎成果如何推動文明進步,諾獎故事又帶來哪些啟發。本次活動由墨子沙龍的老朋友——中國科大的蔡一夫教授主持。
地球氣候系統是一個複雜系統,大氣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都處於這個系統裡面,最後都會去影響地球的氣候。在亞馬遜的雨林當中,蝴蝶它扇動了一下翅膀,可能在我們北京的上空就會下一場雨。”蝴蝶效應通俗地描述了這種系統的複雜性。
“雖然在微觀尺度,混沌效應的確存在,但當我們考慮全球氣候變化這樣的大尺度問題時,混沌效應所產生的不確定性就可以被視為噪音漲落而忽略掉,從而得到確定性的結論。因此,我們不僅能夠預測全球大尺度氣候系統的宏觀行為,甚至還可以評估人類的活動是如何對全球氣候變化造成影響的。”趙純老師對此次諾獎給出了自己的理解。
其實,諾獎對氣候和環境的關注已經不是第一次,臭氧的形成和分解、氣候對經濟學的影響,都曾被諾獎所“青睞”,可見,人和環境的關係,一直是人類文明和發展的重要課題。中國現在大力實施的“雙碳”戰略,也正體現了我國作為一個大國,對人類命運的擔當。在趙純老師看來,有了科學的預測方法還不夠,大到國家戰略、小到日常生活,我們如何去應對氣候變化、能否把對氣候的關切變成我們的實際行動,才是這些研究最終的意義。
今年,德國科學家本傑明·李斯特(Benjamin List )和美國科學家戴維·麥克米倫(David MacMillan)因開發了一種新的、獨創的分子構建工具——不對稱有機催化,而摘得諾貝爾化學獎。
在康彥彪教授看來,今天我們談到不對成有機催化的時候,除了應當致敬兩位此次獲獎的科學家,也不應當遺忘在這個領域其它作出開創性工作的各國科學家。比如,匈牙利的科學家Z. G. Hajos,曾經於1970年,在他的專利裡,報道了第一例不對稱羥醛縮合反應,“對於基礎研究來說,我們都不應該忘記首創的人,即便是像牛頓這樣的偉人,也是站在巨人的肩上。”
很多人都是川菜的擁躉,其實,之所以迷戀辣味,是迷戀辣椒帶來的痛感,今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就與辣椒帶來的痛感有關。
2021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被授予戴維·朱利葉斯(David Julius)和阿登·帕塔普蒂安(Ardem Patapoutian),以表彰他們在“發現溫度和觸覺感受器”方面作出的貢獻。其中,David Julius利用辣椒素來識別面板神經末梢上對熱做出反應的感受器。Ardem Patapoutian利用壓力敏感細胞發現了一種對面板和內部器官的機械刺激作出反應的新型感受器。
唐逸泉教授說,穿越時空的呼應,也許正是科學的魅力所在。比如,本體感覺這個概念,是1932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Charles Scott Sherrington爵士在他的經典神經科學專著“The Integrative Action of the Nervous System (1906)”中首次提出的。
最後的圓桌環節,主持人和三位嘉賓一起,與現場觀眾就諾獎成果進行互動。(完)
編輯:鄭瑩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