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浙江大學農業與生物技術學院、新農村發展研究院副教授葉明兒,大家最先想到的是東魁楊梅、黃岩蜜桔、湖州紅美人柑橘,他透過推廣優質水果生產技術,造福大眾。
而在不久前聯合國糧農組織公佈的2021年度世界“糧食英雄”名單裡,葉明兒位列其中,這是25個個人或團體“糧食英雄”中唯一的一位中國人。糧農組織官網評價“糧食英雄”葉明兒35年如一日兢兢業業推廣果樹技術,他的事蹟表明:靈活創新種植技術能促進作物生長,提高產量,同時可以保護自然資源,改善農民生計。
葉明兒說:“浙大不僅在教學、學術上世界一流,對社會責任貢獻上也是世界一流。獲得世界‘糧食英雄’稱號更是我們浙大的榮耀!”
農村是一本學不完的新書
果樹專業出身的葉明兒如何與糧食結下了緣分,這還要從2005年他到浙江省麗水市青田縣掛職說起。
位於浙西南山區的青田,是典型的“九山半水半分田”,人均耕地僅有0.3畝,曾經屬於浙江的欠發達地區。
到了青田,農業出身的葉明兒第一件事就是走鄉串戶瞭解農情,發現儘管當地山區稻田較低的水溫不利於水稻的生長,但獨特的稻魚共生系統讓水稻的產量依舊保持較好。
“青田縣具有1200多年曆史的稻魚共生農業系統,2005年被聯合國糧農組織授予亞洲首個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我就想透過科學的方法深入挖掘一下老祖宗留下的財富。”葉明兒在進一步調研中發現了其中的奧秘,生活在稻田根部的魚既能夠吃掉產於水稻植株根部的害蟲稻飛蝨蟲卵,又能夠刺激水稻萌櫱生長進而提高產量。與此同時,魚糞作為水稻肥料,從而降低了水稻對化肥的依賴。
在暗暗佩服古人智慧的同時,葉明兒也在思考,能否改進這套系統讓產量再上一個臺階呢?結合自己的所學與實地情況,葉明兒想出了一套辦法,築高田埂提升水位,拉大水稻植株種植的間距,這樣一來,稻田裡就能投放更多的魚苗了,種稻為主、養魚為輔的傳統模式就升級為種養並重的2.0版本。試驗下來,每畝魚產量從原來的20斤增長到200斤,水稻雖然種植數量少了但產量依舊提高5%左右,而且因為生態與安全,魚和稻的價格都翻了好幾倍。兩方一合計,創新後的稻魚共生系統每畝平均產值達6000元左右,提高了近5倍。
葉明兒介紹,這樣的共生系統基本不施農藥、化肥,降低生產成本的同時還有效控制了農業汙染,對保護生態環境起到了積極作用。在葉明兒的創新改造後,有著千年歷史的青田傳統稻魚共生系統進一步發揚光大了。
“一條魚富了一方土地,農民種糧的積極性大大提高了,這也說明古人的耕種智慧值得我們後代繼續研究推陳出新。”葉明兒說,看到青田10萬畝稻魚共生系統農田為農民年增收5億元,他就想著把這項技術複製到浙大西遷故地貴州省遵義市湄潭縣。
在學校領導和國家發改委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援下,2007年“稻魚共生農業系統”開始在湄潭示範推廣。
從浙江青田將近3000萬尾魚苗運到遵義,這樣大量的魚苗長途運輸,前人沒有幹過,沒有經驗可取。第一次1萬尾魚苗運去的時候,魚苗全都死了。怎麼辦?葉明兒帶領學生反覆試驗,最後獲得了一個塑膠袋內氧氣與水的最佳比例。“一般魚苗的運送極限時間是12小時,但那一次我們早上6點鐘上飛機第二天凌晨2點到達,開啟一看80%還存活著。”這給了他很大信心。2007年,貴州還碰上百年一遇的極端低溫,葉明兒的魚苗也都經受住了考驗。此後的三年時間裡,遵義推廣“高效稻魚共生系統”面積累計達6萬多畝。
因為這項工作,湄潭縣復興鎮兩路口村還上了《人民日報》:“2009年,該村在水稻田裡放養浙江青田魚1328畝,年底全村857戶農家增加純收入360餘萬元,人均純收入增加929.4元。”
葉明兒說,在青田掛職的這段經歷給他最大的體會是:在學校老師要教好書,在地方必須要馬上解決實際問題。“在此之前我很少接觸糧食作物,也是來了之後被現實問題給‘逼’著學,一步步摸索,思路才慢慢開啟的。農村真是一本學不完的新書!”
把論文寫在大地上
其實,1985年葉明兒畢業留校時就暗暗定下了目標,在農業推廣方面要為農業發展創造財富作出貢獻。為了這個目標,他在農村一跑就是35年。在葉明兒心中,提出“求是精神”“大學教育與社會服務相結合”辦學思想的竺可楨老校長就是他的楷模,“我所理解的‘求是精神’不僅在學校要把學生教好,而且更重要的是為社會擔責。”
在他的老本行果樹專業上,他的“論文”就寫遍了浙江的山山水水。
湖州地處浙江北部,由於年積溫較低和冬季容易受凍害的原因,歷史上屬於不適宜柑橘栽培地區。
作為中國設施栽培產業的推廣者,葉明兒想透過技術創新,準備在湖州大幹一場。然而他的想法一提出就處處碰壁,有的果樹專家還善意地提醒他不要在這個板上釘釘的既成事實上浪費時間。
葉明兒卻偏偏不認這個死理兒。2015年春天,他自掏腰包買了200棵紅美人柑橘大樹,在湖州市南潯區練市鎮建立了湖州市第一個紅美人柑橘設施栽培示範基地。為了解決積溫不足和易發生凍害的問題,紅美人柑橘需要在大棚裡種植,但隨之而來的就是大棚溫度比露地要高,從而導致土壤反鹽現象。
為了解決這一難題,他將傳統黃岩蜜橘築墩栽培方式和現代智慧化溫度控制與霧噴節水灌溉技術相結合,不僅保障了果樹正常生長結果,而且還生產出了果實色澤更紅、香氣更濃郁、味道更鮮甜的優質紅美人柑橘,打破了湖州生產不出優質柑橘的“魔咒”。
“他的這項技術填補了湖州沒有柑橘產業的空白,改寫了湖州水果產業的歷史。”湖州市南潯區副區長徐國華說,葉老師真正在生產一線寫下了他的科研論文。
這些年,湖州柑橘設施栽培發展迅速,截至2020年底已有600公頃柑橘,產值達10多個億。湖州南潯區紅美人柑橘示範園區成為我國設施柑橘集中栽培最大的區域,葉明兒也被當地幹部與百姓稱為“湖州紅美人之父”。
成功的背後,是葉明兒常年一線的“把脈問診”,常常是農民一個電話,他就出發去往田間地頭。“農業種植的問題有時候非常急,容不得拿回實驗室細細研究,”葉明兒說,“農時不等人,這背後是農民的生計。”
就在不久前,湖州南潯區紅美人柑橘園區西堡村村支書俞偉和潯璉家庭農場總經理章玉新等著急地打電話給葉明兒。“葉教授,我們這邊‘紅美人’在不斷髮黃掉果,不知是什麼原因,急死了,快來給我們看看。”葉明兒接到電話後,馬上放下手頭的事,駕車奔到南潯紅美人柑橘園區大棚檢視。柑橘發黃掉果的問題,葉明兒以前也從來沒遇到過。透過觀察分析,他發現有雜草的大棚果實發黃脫落的少,而沒有雜草則脫落得多。“我初步分析是因為大蚊子叮咬的原因。除掉橘園內的草就等於將躲藏在草叢中的蚊子趕到了橘樹上,蚊子叮咬果實釋放毒素,從而導致果實發黃脫落。”葉明兒馬上囑咐俞偉和章玉新等進行噴殺蟲劑防治。兩天後,俞偉和章玉新開心地告訴葉明兒,“紅美人”果實不掉了。“實踐中發現問題,實踐中解決問題,這樣農民才能信得過你。”
心裡時時裝著的是農民
為了農民,葉明兒不斷“轉行”。
永嘉縣界坑鄉黃岙頭村曾是個農民年收入不足3000元的欠發達村。2008年葉明兒以省科技特派員的身份入駐界坑鄉後,利用當地海拔高、晝夜溫差大等生態優勢,幫助農民發展高山茭白。
“只要農民需要,我都可以從頭學起,把技術教給他們。”在入駐界坑鄉的10年來,葉明兒引進茭白品種6個,累計講授標準化生產技術23次,培訓1976人次。當地村民金李山說:“葉老師的金點子給村裡帶來了巨大財富。”現如今茭白種植規模達1300多畝,可以說是一個人托起一個產業,一個產業帶活一方鄉村。這個曾是永嘉縣最偏遠、不知名的窮山村,現在卻是永嘉面積最大、最具知名度的高山茭白示範村。葉明兒被入駐鄉授予“功勳鄉民”,也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浙江省突出貢獻科技特派員”稱號。
葉明兒總是說:“作為農業工作者,最重要的就是接地氣。碰到問題千萬不能打退堂鼓,因為這後面是千萬雙農民的眼睛看著你。”
這千萬雙眼睛就是農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眾所周知,果樹增產不是一蹴而就的,往往需要種植五六年後才能見效。因此,葉明兒要做的就是如何讓果樹儘快轉化為農民的搖錢樹。在這過程中,他不知道跑了多少路,磨了多少嘴皮子。
畢業後,葉明兒就不斷推廣由他的導師李三玉教授育成的東魁楊梅。他在前輩的基礎上,開發了一套早結豐產、優質高效的東魁楊梅栽培新技術,從而使這一品種在長江流域以南的山區得到快速發展。據統計,目前全國近40萬公頃的楊梅種植面積中,60%已經是東魁楊梅品種,每年為農民年增收入約30億元。
葉明兒透過矮化改良技術,使得本來要5年才結果的楊梅在第三年就能結果,他還耐心地教會農民樹形培養與修剪等技術。他總說,農業發展要因地制宜,只要有利於農民增收的,他都會積極推薦,雖然很多並不是他的專業領域。
在農村這片希望的田野上,葉明兒用他的知識與技術為農業發展、農民致富貢獻著自己的力量,“農民的錢包能鼓起來,農村與城市的差距能縮小,這就是鄉村振興的目標。”
本文轉載自浙江大學官方微信公眾號
今日編輯:浙江大學融媒體中心學生記者團 史玉桐
責任編輯:周亦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