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大好青春的他主動放棄學業回鄉創業,接手父親的工作,在當時那麼多質疑聲中他抗住壓力,成功取得重大突破,他水上養雁、水下養魚,一年的銷售額能達1500多萬元,純賺400萬元。
那麼他是如何做到的呢?講述三農致富能手創富故事,挖掘草根人物致富經驗。本期子牙童趣三農致富能手就帶大家走進陳彥文的致富之路。
陳彥文出生在內蒙古巴彥淖爾市,他的家境不算太好,父母幾代人都是農民,陳彥文的父親陳滿全大半輩子一直以種植農業為生,慢慢的也積累了一些經驗,也懂得一些農作物的生活規律。
早在2011年就差不多發展了100畝大棚,主要是種植一些常見的蔬菜,如黃瓜、西紅柿等,這個可比下田種稻要強得多。
陳彥文就是在這樣的家庭氛圍下長大的,從小他就跟著父母去勞動,有時還會幫助種植一些蔬菜瓜果,他也樂此不疲。
在家務上陳彥文承擔重任,在學習他也一點沒耽誤過,每次跟著父母去下田都肉眼可見父母的辛苦,他當然也知道父母的不易,便更加發奮努力的讀書,在小學中學他一直排名靠前,也是一點沒讓父母操心,一直是家長們口中“別人家的孩子”。
或許是上天看到了陳彥文的努力,高考過後陳彥文收到了北京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並準備在光華管理學院學習企業管理,也算是受到了父親的影響。
這下可把這個家庭高興壞了,兒子考上名牌大學可是好事啊,而且還是這麼多代裡唯一的一位大學生,可是這也意味著陳彥文的父母要更努力才能供得起他讀書。
2013年寒假,陳彥文回老家一眼就看出了父母的變化,頭髮全白了,人也蒼老了許多,這麼多農田都是父母二人在著手,也沒有人幫助他們,他心一橫當即就決定休學在家幫助父母種地。
學習什麼時候都可以學,可要是有天突然收到父母的噩耗,那他將後悔一輩子,再加上自己本來也有回家創業的想法。
於是便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父母,陳彥文的父母當然是不同意了,兒子辛辛苦苦讀了這麼多年的書就是為了出人頭地,去往大城市發展,難道最後還是要回家種地嗎?
父母的反對陳彥文也預料到了,但是他的想法很堅定,每天都陪在父母身邊說服他們,也給他們講述了他在大學裡學到的知識,甚至還拍著胸脯保證可以大幹一番事業,如果不成功就再回去讀書,最終父母看到了他的決心,也沒有再反對了。
回來之後陳彥文便跟著父親下地,從不喊累叫苦,再加上大學期間學的就是這方面的東西,熟悉起來也更加容易。
說起來是種地,但陳彥文卻與父親種植方式完全不同,他運用所學的知識進行規模化、產業化經營,還透過土地流轉和租賃等方式執行,他的農場也由原來的500多畝擴大到現在的1000畝,完全是把農田當成了自己的家。
最開始他透過觀察土壤的特性,再加上各方面的市場調查後,陳彥文決定先從香瓜開始種起。
每天看書查詢資料,成天鑽在棚裡,整地、鋪膜、移苗、打掐、鋤草,精心侍弄這些香瓜,還會親自去請教有經驗的農民,結合他們的意見和方法調整,甚至還一有時間就往農業局跑,尋求專家的種植技術。
努力終將有所回報,慢慢的陳彥文種植了70多棚香瓜,每個棚的純利潤就能達到5000左右,加起來的總收入將近50萬了,再除去人工、地膜等成本投入,當年純收入38萬元,這也讓陳彥文實實在在的嚐到了甜頭,也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向父母證明了自己的能力。
有些這一次的成功經驗,陳彥文的目光也不只是放在香瓜上了,他還打算再種植西紅柿、茄子和蘿蔔等,在300多畝耕地上種植了玉米和小麥等農作物,責任越大能力也要越強,陳彥文更加辛苦了。
可是他知道這還遠遠不夠,他把這些農作物當成自己的孩子一樣,每天精心照料,用心呵護,然而也得到了成果,這些綠苗也在一點點再回報他。
除了陸地上的農作物外,陳彥文又把目光轉向了水中,他要打造有機漁業基地,在他家附近有一條黃河故道,陳彥文給它取名為“鴻雁湖”。
為了擴大名氣,吸引顧客,他連續兩年舉辦冬捕節,也成功吸引了許多遊客前來觀賞品嚐,“鴻雁湖”的名字也因此一下子傳遍了四面八方,人氣有了接下來他就專心“養魚”了。
當然了養魚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可是這也急不得,還有一個風險因素就是養魚的成本高但是結果不確定,誰也不能保證水下會發生什麼,可是陳彥文選擇搏一搏,風險雖然很大但是如果成功利潤也將很多。
幾年後的一場冬捕節,居然賣出去了20萬斤的大魚,這可連陳彥文自己也沒想到,一個月就收入了近300萬元,到目前靠養這些魚陳彥文一年能收入500多萬元,這也是第二次成功。
現在地上水中都有了,就差天上飛的了,陳彥文自然也不會放過。其實當地養雁的農民有很多,但大部分都是旱雁,他們幾乎不下水,而陳彥文卻不和他們一樣,他把大雁往水中趕,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他想讓大雁運動,這樣才能瘦啊,他每天都給大雁吃很少的食物,然後讓這些大雁自己去水中尋找食物,運動多了自然也就瘦了,瘦了價值就更高了,每隻雁大約能賣到300元左右,利潤是別人的4倍,這也再次證明了他的能力。
水下養魚,水上養雁,一年的銷售額能達1500萬多萬元,雁要瘦身,魚要增肥,這是陳彥文創業的基本思路,當然了他也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的想法是成功的。
如今天上的地下的水中的幾乎都是陳彥文的產業,那還能往哪發展呢?
陳彥文看向了旅遊產業,他運用地理優勢在周邊城鎮籌建特色農產品體驗店,打造集特色種植、水產養殖、觀光采摘、餐飲等特色專案,帶動全體村民實現致富道路。
雖然沒有繼續自己的學業,但他在另一方面大有成就,用自己的成功實實在在地懟回了當時眾多的質疑聲,他敢於放棄自己暫時擁有的,用雙手和智慧去創造更多的財富,並且能夠堅持下去。
我們看到了他現在的成功,但是這背後的艱辛我們卻看不到,這個過程是黑暗的,是無助的,他也不知道會不會成功,能不能賺到錢,但他既然選擇了放棄學業就一定要努力幹下去,他始終埋頭苦幹,絕不放棄,以後的成就也定是屬於他的。
那麼對於螢幕前的你們是否也被陳彥文的故事感觸到了呢?是否也像他一樣為自己的目標而堅持不懈?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積極留言,發表自己的看法哦。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我,為我點贊並轉發,你們的每一份鼓勵,都將是我不斷前進的動力。
—END—
小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