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院士評選結果公佈時。
這兩天,網上各種透露誰誰誰當選的訊息紛至沓來,以非官方的聲音在為2021年“兩院院士”的揭榜搖旗吶喊。其中,院士是否出產於“我的大學”,最受熱議。
坊間一直流傳著評不上科學院院士才去評工程院院士的說法。這也使我更關心這樣一個問題:院士的成色。
手捧一塊金子,所謂成色好,是指含金量高的意思。
我要宣告的是,中國的院士的待遇全世界數一數二,是最“值錢”的,這是“面子”,但我說的中國院士的成色,並不與此同義,而更多的是指他們的“裡子”、他們的學術貢獻。
我們就分幾個層面來說一說。
第一、從世界的範圍看,不得不承認,中國的院士與發達國家的院士比,特別是與美國的院士比,成色要差很多。理由其實很簡單,畢竟諾貝爾獎獲得者,一個都沒有出現在我們的院士裡,說明我們整個院士群體的水平還比較低。但有兩個特例:楊振寧是在美國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後的歸國院士,屠呦呦根本就不是院士。
第二、從院士型別的層面,中國科學院院士比中國工程院院士成色要高一些。
首先從溯源上講,1955年,一批從國外回來建設“新中國”的科學家,被遴選為中國科學院的第一批“學部委員”,即現在的科學院院士。他們個個學富五車,且在國外已有一定的學術地位,可以說,他們是中國院士中迄今為止最優秀的一群,但已大都離世。
1994年,中國工程院成立之初,首批工程院院士則大多是各部委主管科技的官員。儘管為了提高影響力,1994年、1995年兩年直接從科學院院士中劃撥了34人過去“撐門面”,包括錢學森、張光鬥、吳階平、王選等。
再從規模和評選速度上講,截至2021年10月,中科院院士共評出1444位,中國工程院院士共評出1143人(具體數字可能會有微小出入)。其中,科學院院士從1955年起共評了20屆,平均每屆評出72.2人;工程院院士是1995年開始評選的,共評了15屆,平均每屆評出76.2人。
第三、從學科領域的層面,數學院士的成色最高。
截止到2020年,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合在一起,數學64人;物理196人;化學202人;生命科學和醫學351人;地學264人;資訊科技科學和技術科學1271人。資訊科技科學和技術科學的院士,是數學院士的20倍,即相當於評上20個資訊科技科學和技術科學的院士,才能有一個數學的院士被評上!
第四、研究發現,評上科學院院士的人,有1項以上自然科學二等獎獲獎記錄的人比較多;評上工程院院士的人,有1項科學進步二等獎以上獲獎經歷的人比較多,因果關係明顯。這裡的邏輯是,“得國家科技獎者得院士”!問題是,國家科技獎的評獎標準並非只有學術標準,還有經濟、社會因素,且受行政、“關係學”影響較大,再加上院士最後一輪評選時“學緣關係”的疊加,這樣評出的院士,當然難有屠呦呦這樣的傑出科學家,院士的成色也值得審視。
2021年的“兩院院士”當選名單即將公佈,當選者和當選者的“利益相關者”,還有“我的大學”的關注者,在歡呼雀躍時,適可而止就好。因為用一句不太好聽的話,無論從哪點上講,中國院士都是“矮子裡拔將軍”。他們的成色,大都還不高,他們不應該被延續目前這麼高的各種待遇,不應該成為大學排名的重要指標,更不應該成為跨界的“網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