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個世紀,世界上最強大的兩個國家美國與蘇聯,美蘇之間形成了長達44年的“冷戰”格局的對峙,如同獅虎爭霸。雙方勢均力敵,在各種領域進行強有力的較量,如軍備競賽、經濟競賽、太空競賽和科技競賽等,你追我趕,爭強好勝,誰也不讓誰。尤其是在科學領域方面的競爭更為激烈和大膽。
美蘇兩國拿各種動物做實驗,好像是在攀比,對無辜的、無助的動物下手,充當實驗的活體物件。這種“投石問路”的方式,難道就沒有一絲憐憫之心?
飛上太空的動物
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是在1957年10月4日由蘇聯發射,這是開啟人類探索宇宙的“第一把鑰匙”。自從人造衛星發射成功以後,美蘇的太空競賽就此拉開序幕。
蘇聯
1957年11月3日,蘇聯將一隻叫萊卡(Laika)的流浪狗送上了太空,這是地球生物第一次離開大氣層。不幸的是,幾個小時過後,由於萊卡身上所穿的太空服隔熱性差,起不到保護的作用,在高溫的情況下,萊卡被活活燒死成“熱狗”。直到現在,萊卡的屍體依舊隨著太空艙飄浮在地球軌道上成為了太空垃圾的一份子。
儘管萊卡沒能活著返回地球,但卻代表著人類勇敢邁出外太空的第一步,將為今後宇航員提供寶貴的經驗。有人就提出不同的意見,對於拿動物做試驗品和犧牲品,似乎有點不人道。萊卡作為一隻流浪狗,本身就很可憐,無家可歸,強制送它到真空狀態下的外太空,恐怖程度如同讓它下地獄一樣。
美國
1958年美國實施了“水星”計劃,這是美國宇航局(NASA)第一個載人航天計劃,因為在前一年(1957年),蘇聯已經將動物送上了太空,這令美國人很擔心,怕在太空競賽中輸給蘇聯。
美國選中的動物物件是跟人類一樣的靈長類動物,猴子和猩猩。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更好地觀察跟人類基因和行為最接近的動物,在太空中受到影響的程度,以便為以後人類升空最好準備。
1959年5月28日,一隻叫貝克(Baker)的雌性松鼠猴,它另外一個雅號:貝克小姐,被送上了太空。與它一起的還有另一隻猴子:獼猴阿伯爾(Able)。它們在15天的太空之旅,安全地返回地球。不過,阿伯爾被電極扎傷,搶救無效死亡,而貝克一直活到1984年。
1961年1月31日,美國將一隻叫哈姆(Ham)的黑猩猩送上了太空,也幸運的返回地球,直到1978年去世。
除了這兩項送動物上太空的計劃以外,還有類似多項動物太空遨遊專案,只不過大多以失敗告終。
瘋狂的動物實驗
蘇聯人好像老是跟狗過意不去,或者說對狗“情有獨鍾”,雙頭狗醫學實驗就是其中的一個例子。而美國也不甘示弱,將動物試驗用在軍事裝置建設上。
蘇聯
1954年,蘇聯一位名叫弗拉季米爾·德米科霍夫(Vladimir Demikhov)外科醫生和同事們做了一系列的另類手術,之所以說另類,是因為實驗思路很瘋狂,把一隻小狗的頭部“移花接木”到另一隻大狗的頸部上,變成了“雙頭狗”。
這隻大狗是一隻成年的德國牧羊犬,德米科霍夫將它取名叫布羅迪亞加(Brodyaga,俄語的意思是“流浪漢”),另一隻小母狗叫沙夫卡(Shavka)。大狗是主體,小狗是附體,在大狗頸部開了個口,小狗只保留了上半身部位(含有心臟和肺部),將小狗和大狗的頸部縫在一起。手術花了3個小時才完成,兩隻狗甦醒過來後,儘管沙夫卡可以做出喝水和吞嚥的動作,但它沒有胃,而是用一根導管連線著,水直接流向導管排出體外。
不過,將一隻動物的身體“嫁接”到另一隻動物的身體上,肯定會出現排異反應。果不其然,“雙頭狗”只存活了4天,實驗的效果雖然短暫,但這位醫生並沒有放棄的念頭,在接下來的日子裡,繼續著他的瘋狂手術實驗,十幾年裡做過類似的十幾次這樣的手術。
大部分人肯定覺得這種器官移植實驗是在虐待動物,無比殘忍,連國外網友看後都悲憫道:“我希望醫生和任何與之有關的人死的時候,都像那些可憐的動物一樣痛苦!”
美國
1962年3月21日,美軍研發出戰鬥機上的膠囊式救生艙裝置,這種救生艙跟彈射椅一樣,在飛行員乘坐的戰鬥機即將出事之前,能有效地保護飛行員的生命安全。
在實驗中為了防止飛行員意外受傷,美軍找了一隻叫瑜伽(yoga)的兩歲黑熊進行試驗。膠囊式救生艙試驗安裝在B-58“盜賊”轟炸機裡面,由於之前人試驗過,導致失敗機毀人亡。
這次選用黑熊作為試驗物件,是因為它的內部器官構造與人類很相似,為後續載人做準備。研究人員給瑜伽注射了鎮定劑,將它綁在救生艙裡。接著,它被彈射到69米的高度,做自由落體運動掉了下來。幸運的是,這隻黑熊只是受了些傷,但不致命。類似的實驗,在之後相繼上演著,風險也逐漸降低。
科學家經常拿小白鼠做實驗,這種拿動物試探潛在的危險性和未知性的方法,雖然避免了直接對人類造成傷害的可能性,但也從而看到對其他生命的漠視。隨著時間的流逝,人類的科技文明在不斷地進步,可這進步的背後卻是一部殘酷史堆疊起來的,我們人類有時候是不是應該反思一下自己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