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網醫療頻道
由中國抗癌協會腫瘤標誌物專業委員會、中國抗癌協會癌症篩查與早診早治專委會、北京愛譜癌症患者關愛基金會學術支援,華大基因主辦的“精準防治 普惠可及――首屆腫瘤組學空間站峰會”於10月23日至24日召開。
據瞭解,本次大會邀請華大集團CEO尹燁和華大基因CEO趙立見作開場致辭。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周曉燕、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張凱、深圳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癌症研究中心吳逵分別分享了biomarket與精準診療、腫瘤早篩現狀與未來、時空組學在精準腫瘤應用的前景。
展望腫瘤組學的未來藍圖,著眼當下的腫瘤臨床診療。在前沿技術專場中,聚焦了腫瘤臨床最熱門的新技術-微小殘留病灶(MRD)檢測。 華大基因副總裁、腫瘤事業部負責人朱師達在“中國消化道腫瘤MRD多種研究專案啟動儀式”上介紹了華見微腫瘤MRD定製化檢測,以及開展華見微多中心研究專案的初衷,希望能以這項新技術,幫助臨床工作者去解決目前遇到的諸多問題,推動腸癌的精準診療。專題主席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王錫山教授、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蔡三軍教授作大會致辭。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的彭俊傑、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的袁瑛、Natera公司的副總裁、資深醫學總監Alexey Aleshin博士分別從MRD在腸癌肝轉移患者中的監測和預後預測、對於腸癌療效評估的應用模式、Signatera(華見微 )在藥物研發中的應用前景,三個視角探討了MRD檢測的應用。討論環節中,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陳功,與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的鄧豔紅、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熊斌、天津市腫瘤醫院胡均、蘇州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胡文蔚一致認為,tumor-informed定製化panel優於固定panel,對未來華見微的應用充滿期待。
王錫山提出,目前我國腸癌防控形勢仍然嚴峻,需要各界力量共同努力,將防控的視窗往早期前移。華見微 這樣的新技術無疑給腸癌早期的臨床診療帶來了新的突破契機,但具體如何應用,特別是指導干預,仍然存在許多問號,希望在國內能積累更多的臨床試驗資料,推動MRD檢測早日建立規範進入指南,實現新技術工具的真正價值。
在本次峰會特設的“腫瘤防控專場”,業界頂尖專家、網際網路醫療和保險行業大咖、主流媒體齊聚,圍繞中國腫瘤早篩早診早治現狀、腫瘤“篩診保治”防控體系建設兩大方向,以主旨報告、圓桌討論等多元形式,透過專家深度研討、行業跨界對話,共同推動癌症早診早治。
華大數極CTO汪宇盈分享了華大基因將多組學分子檢測技術應用於中國高發癌症診斷和篩查時取得的最新階段性研究成果。她表示華大基因近年來一直致力於為中國高發癌種的早篩早診提供全方位系統性的解決方案,同時也在積極探索基於液體活檢技術的多癌聯檢,階段性研究資料展示出較高的診斷靈敏度和特異性,有很大的應用潛力。未來,華大也將繼續進行資料積累,檢測方法最佳化及癌種拓展。
現場專家分別從腸癌篩查民生應用、真實世界資料、腫瘤防治策略、腫瘤精準篩查體系建設和公共衛生經濟學的角度探討腫瘤早篩早診早治未來發展的方向。
青島大學附屬醫院盧雲從腸癌篩查民生應用的角度作了專題報告分享。盧雲指出,糞便基因檢測技術在真實世界大規模人群篩查專案中表現出顯著的腸道病變富集效果。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王貴齊指出落實預防篩查早診,是最有效的腫瘤防治策略。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鄧昆針對消化道腫瘤精準篩查體系建設現狀進行了分享。上海市衛生和健康發展研究中心王海銀從公共衛生經濟學的視角,分享了腫瘤篩查的價值。
圍繞“篩診保治”四位一體腫瘤防控話題,腫瘤防控專場論壇設定了圓桌討論環節。業界頂尖專家、網際網路醫療和保險行業大咖、主流媒體就“如何通‘篩診保治’四位一體進行腫瘤防控建設”進行了一場激烈的“頭腦風暴”,深度剖析腫瘤防控工作中的的痛點與對策。
此外,在婦科腫瘤精準論壇中,全國婦瘤臨床專家們受邀分享了卵巢癌、子宮內膜癌精準診療及其分子標記物的最新進展,會上各位專家還就兩大婦科腫瘤未來的精準診療方向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吳小華表示,精準檢測是精準治療的基礎。2020年11月,業內發表了《上皮性卵巢癌PARP抑制劑生物標誌物檢測中國專家共識》,關於子宮內膜癌分子檢測的中國專家共識也在積極推動進行中。
該論壇由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孔北華、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康玉、湖南省腫瘤醫院王靜、天津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王珂主持;華大基因副總裁、腫瘤事業部負責人朱師達闡述了卵巢癌和子宮內膜癌的分子標記物進展。
在遺傳性腫瘤環節,由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的尹如鐵系統性的分享了婦科腫瘤相關的四類腫瘤綜合徵。隨後來自四川大學華西二院李清麗、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王冬、中國科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周穎和山東省立醫院王洪慶就“婦科遺傳諮詢門診臨床實踐規範和困難”進行了討論。
在新型分子標記物專題上,北京協和醫院吳鳴講解了卵巢癌精準診療中同源重組分子標記物和液體活檢分子標記物的最新進展。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陳曉軍詳細並清晰的介紹了分子分型的檢測方法、臨床意義及今後的發展方向。隨後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李俊東、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劉淑娟、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王常玉和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趙丹就“未來婦科腫瘤的精準診療之路”進行了主題討論。
吳小華在作大總結時提出,婦科腫瘤專場內容覆蓋全面,涵蓋了基因檢測技術在婦科腫瘤的遺傳、靶向治療、分子分型,甚至同癌異治、異癌同治、治未病的最新進展。“精準防治 普惠可及”需要婦瘤臨床醫生、病理醫生、檢測機構和藥廠需要通力合作,準確檢測和精確解讀,輔以臨床干預措施,婦科腫瘤的精準診療之路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