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十月,秋高氣爽,是登山的好季節,週六從天通苑出發,驅車一個多小時,就到了京西千靈山。
千靈山 風景區位於北京市王佐鎮西北,與戒臺寺緊臨,規劃面積12.5平方公里。景區千峰競秀,景色奇佳。主峰海拔699米,是北京西南第一崇山。登千靈山的心願是從今年三月份開始的,那天,我和愛人遊覽完戒臺寺還不到中午12點,見寺後有一條往西的小路,沿小路走不到二十分鐘,看到一個“山門”,上面寫著“千靈山”幾個大字,原來這是千靈山風景區的北門。遠遠望去有一條臺階路蜿蜒直通千靈山山頂,山頂上有一個亭子,山頂南側有一尊座北朝南高大的金銅色佛像,在冬日陽光的照射下金光閃閃,很有幾分神秘感,佛像稍下一點的地方還有幾間房子。初步估計,用一個小時的時間,就能從北門登到山頂,見時間還早,我們準備登頂千靈山。當走近大門時,才發現大鐵柵門落鎖,門裡一工作人員告訴我們,千靈山風景區下週才正式開園,現在不接待遊人。那天只好失望而歸,但自此登千靈山的心願一直未了。
這次,導航將我們導到千靈山風景區的南門,經瞭解,從南門山腳下開始登山,要比從戒臺寺方向登山多用一個多小時。
登千靈山的最大特點是不用走“回頭路”,除可以坐索道外,還有三條不同的路可以上山。一條是先走大路,然後從淨樂谷上山,途經道教文化體驗區、南天門、北天門,最後到極樂峰和千靈亭。另一條是離開大路後從龍王廟上山,走仙人谷,途經千靈山文化石刻,關公洞等景點到北天門。第三條是從玉亭溝到千靈山北門,然後途經觀音洞、文殊庵、古井等景點到北天門。
今天,我們走的是第三條道,此道路途較其他兩條道雖然遠些,但較為平緩,更適應年齡大些的同志攀登。登山的樂處在於觀景。途中的觀景亭很多,有滴翠亭、滌塵亭、聖水亭、懷古亭等。登一段臺階就有一個亭子供遊人歇息、觀景。正值深秋,舉目遠望,那楓葉的火紅、銀杏的金黃、松樹的墨綠象一塊塗滿五顏六色的畫布鋪展在山坡上,令人賞心悅目,心曠神怡。
快登到北門時,向右拐有一條小路,沿小路走二百米就有一個孫臏洞,相傳為戰國時著名軍事家孫臏學習和生活過的地方。孫臏,生卒年不詳,真名失傳,齊國人,吳國大將孫武后代。少年時與龐涓同師鬼谷子。龐涓為魏惠王將軍後,忌妒孫臏才能,將其騙至魏國,施以臏刑,孫臏之名由此而來。後得齊威王重用,兩次擊敗魏軍,逼迫龐涓自殺。以正直、勇敢和足智多謀受到後人敬仰。
遊覽完孫臏洞繼續向西沿臺階攀登,就到了觀音洞,這是千靈山諸洞中最大、最深的一個洞窟,因洞前原有“觀音庵”而得名;又名“龐涓洞”,傳說是龐涓在千靈山學習武藝的居所;也稱“太古化陽洞”,有濃郁的道教色彩,可能與道教有關。原為天然溶洞,後經人工改造為佛教洞窟。洞口處闢為佛堂,正中供觀音菩薩,觀音左右分別供善財童子和龍女。洞口往裡極深,相傳與永定河相通,當地人稱無底洞,洞內仍保留天然形態。
朝陽三慧洞,由文殊庵、財神洞和娘娘洞三洞組成,分別供奉文殊菩薩、財神和送子觀音。現存有“四神咒塔” 塔碑、塔銘及塔基、摩崖石碑等文物。“四神咒塔” 碑記載住持法現建塔緣起。摩崖碑首題《戒壇朝陽三慧洞建禮懺施茶功德碑記》,記載信士楊大林、謝爵等人佈施茶錢,幫助三慧洞僧人能省等於每年四月初八日舉辦的“梁皇懺”佛事活動。
千靈山景區內有石井十二眼,深者五、六米,淺者一、二米,皆由山中僧人在岩石上鑿刻而成。主要用於儲存泉水,解決僧眾日常生活所需。井壁鑿刻痕跡仍歷歷可見,由此可見當年僧人鑿刻之艱難。遊人至此,怎不為古代僧人修道之精神和毅力所感動!
千靈山風景區,被譽為“京西南第一崇山”,景區千峰競秀,景色奇佳,集洞、石、林、瀑於一身,融奇、險、幽、雄為一體。景點很多,僅歷史上有傳說、有名氣的景點就有二十多處,僅用一天一次登山是看不過來的。有史書記載“山上古洞奇多,有七十二洞天,洞深者無底,洞淺者僅可容身”,所以,有千佛、千洞、千靈山的說法。
過北天門再登一段較為陡峭的臺階後就可以到達極樂峰了,民間流傳“先有極樂峰,後有戒臺寺”,其實,極樂峰是自然造化,戒臺寺是人工所為,不用傳說也是對的。
登上海拔699米的極樂峰,遙望遠處層林疊嶂的山峰和茂密的森林,俯看山下溪水潺潺,頓時有一種感覺“山高人為峰”的空靈。
據介紹,千靈山的索道是北京最長的索道,單程1869米,142個吊廂,執行28分鐘。我們乘坐索道車下山,居高臨下,俯瞰群峰,一覽眾山小,體驗到一種“纜車空中走,人在畫中游”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