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廣縱隊的前身是東江縱隊。東江縱隊是在曾生、林平(尹林平)、王作堯、楊康華等主要領導帶領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發展起來的抗日武裝力量,其開闢的華南敵後戰場成為“敵後三大戰場”之一。 1945年,朱德同志在“七大”軍事報告《論解放區戰場》中將東江縱隊與瓊崖縱隊和八路軍、新四軍並稱為“中國抗戰的中流砥柱”。
一,廣東人民抗日遊擊總隊時期
1938年10月12日,侵華日軍在惠陽大亞灣登陸,東江下游各縣及廣州相繼淪陷。在此前後,中共廣東省委及八路軍駐香港辦事處負責人廖承志,根據中共中央關於要在日軍佔領區開闢抗日遊擊區的指示,派一批共產黨員到東莞、寶安、惠陽、增城等地組織抗日武裝。12月2日,中共惠(陽)寶(安)工作委員會在惠陽周田村成立了惠寶人民抗日遊擊總隊,曾生任總隊長;12月下旬,中共東莞中心縣委員會及寶安、增城黨組織領導的東莞模範壯丁隊等幾支武裝在東莞苦草洞進行整編,成立了東寶惠邊人民抗日遊擊大隊,王作堯任大隊長。兩支武裝共200餘人。
1939年初,經與東江國民黨當局談判達成協議,這兩支武裝分別改番號為國民革命軍第4戰區第3縱隊新編大隊和第4縱隊直轄第2大隊。9月,日軍再次在大亞灣登陸,兩支游擊隊主動襲擊日軍,先後收復大鵬半島的沙魚湧及寶安縣城南頭,並在橫崗伏擊戰中,斃傷日軍30餘名,迅速擴大了影響。廣大群眾、港澳同胞和海外華僑踴躍支援和參加抗日遊擊隊。至年底,兩支游擊隊共發展到700餘人。
1940年3月,兩支游擊隊遭到國民黨頑固派軍隊的圍攻,被迫向海豐、陸豐轉移,途中被追擊堵截,損失嚴重,最後剩100餘人。
8月,曾生、王作堯等遵照中共中央關於游擊隊應返回東莞、寶安、惠陽堅持敵後抗戰的指示,率部重返東寶惠地區。中共廣東省委派省委常務委員、東江特別委員會書記林平(尹林平)到寶安上下坪召開游擊隊的幹部會議,根據中共中央關於堅持敵後開展獨立自主的游擊戰、建立抗日根據地的基本方針,將部隊整編為廣東人民抗日遊擊隊第3、第5大隊。整編後,林平兼任兩個大隊的政治委員,梁鴻鈞負責軍事指揮,曾生、王作堯分任大隊長。兩個大隊分別進入東莞大嶺山區和寶安羊台山區開闢抗日根據地。
1941年秋,部隊發展到1500餘人,武裝民兵1000餘人,建立了廣州—九龍鐵路以西的大嶺山和寶安—太平公路以東的羊台山兩個抗日遊擊根據地。
1942年1月,中共中央南方工作委員會副書記張文彬到羊台山抗日根據地的白石龍村召開游擊隊幹部會議,總結了部隊對敵鬥爭的經驗,成立了以林平為書記的中共廣東軍政委員會,統一領導東江和珠江地區的抗日鬥爭,並將廣東人民抗日遊擊隊編為遊擊總隊,梁鴻鈞任總隊長,林平任政治委員,部隊編成1個主力大隊和東莞、惠陽、寶安、港九4個地方大隊。
二,廣東人民抗日遊擊隊東江縱隊時期
1943年12月2日,在惠陽坪山改編為廣東人民抗日遊擊隊東江縱隊,曾生任司令員,林平(尹林平)任政治委員,王作堯任副司令員兼參謀長,楊康華任政治部主任。下轄1個主力大隊、5個地方大隊和1個護航大隊,即第二、第三、第五、惠陽、寶安、港九、護航7個大隊,部隊發展到4000多人,恢復和發展了惠、東、寶抗日根據地。
1944年6月,東江縱隊進行戰鬥148次,殲滅日偽軍1000餘人,迫使偽軍1個營和偽自衛軍1個暫編團團部投誠,縱隊總人數發展到近5000人。7月,東江縱隊軍政幹部學校在大鵬鎮成立。
1945年2月,東江縱隊將所屬部隊擴編為第1、第2、第3、第4、第5、第6、第7支隊和北江支隊、西北支隊,連同大亞灣人民抗日自衛總隊、港九大隊、護航大隊等,共9200餘人。
1945年春,東江縱隊派出兩個支隊挺進東江北岸,開闢以羅浮山為中心的江北抗日根據地。5月,縱隊領導機關由東江南岸轉移到博羅縣羅浮山,游擊區域逐漸向粵北和粵東發展。
8月初,根據中共中央關於向粵北發展、開闢五嶺根據地的指示,東江縱隊組成粵北指揮部,率第3、第5支隊和北江支隊、西北支隊等向粵贛湘邊挺進,準備與王震率領的八路軍南下支隊會合,後因遭國民黨軍圍攻,會合未成。其間,珠江縱隊第1支隊、獨立第3大隊和第2支隊一部共1000餘人編入東江縱隊。
9月底,收復城鎮60餘座,殲滅日偽軍1000餘人。縱隊總人數發展到1.1萬餘人。10月,為加強分割槽指揮,又成立江南、江北、東進指揮部,活動範圍從東江流域擴充套件到北江地區、廣州市郊幾十個縣市和香港、九龍地區,還先後開闢了廣九路東西兩側、惠東寶地區的路東、路西根據地,並向東發展,建立了惠東、海豐根據地。 東江縱隊在抗日戰爭中進行大小戰鬥1400餘次,殲滅日偽軍9000餘人,建立了總面積約1.5萬平方千米、建立了5個縣級抗日民主政權,人口約450萬的抗日根據地和游擊區,有2500餘名指戰員犧牲。
1946年初,廣東人民抗日遊擊隊東江縱隊;下轄;江南指揮部,江北指揮部,粵北指揮部,東進指揮部,北江支隊,直屬部隊。
7月5日,根據中國共產黨和國民黨政府達成的協議,北撤人員共2583人,其中包括珠江縱隊89人,韓江縱隊47人、南路23人、桂東南1人,於1946年6月30日,分乘美國三艘登陸艦(運輸艦588號、589號、1026號),離開大鵬灣,開向山東煙臺。7月5日,北撤部隊抵達山東煙臺港,受到了傾城而出的煙臺市軍民的熱烈歡迎。留在廣東的人員,大部分就地復員,留400餘名武裝骨幹分散堅持鬥爭,後來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粵贛湘邊縱隊的骨幹。
10月,移駐臨沂地區整編,1400餘人進華東軍政大學等學校學習,其餘人員編成東江縱隊教導團。
1947年4~5月,東江縱隊教導團及華東軍政大學等學校畢業的東江縱隊人員和解放入伍的廣東、廣西籍戰士以及渤海地區入伍的新戰士,組成兩廣縱隊教導支隊。
三,兩廣縱隊時期
8月1日,兩廣縱隊成立大會在其司令部駐地濱縣六區曹家橋村(今屬濱州市濱城區堡集鎮)舉行,曾生司令員和雷經天政委宣佈兩廣縱隊正式成立。兩廣縱隊下轄第一、第二、第三團和教導總隊,連同縱隊機關共4800人,直屬華東野戰軍建制。
1948年9月兵力5515人。
1949年3月上旬,兩廣縱隊轉隸第四野戰軍,移駐河南省洛陽。
5月,在平津戰役後由國民黨軍第157師改編的獨立第24師南下,與縱隊在河南襄城會合,整編為兩個師4個步兵團,個炮兵團和教導團,共13600餘人。第1師5000人(1,2團),由原1,2團,獨立24師1,2團4個營合編。第2師3000人(4,5團),由原3團,獨立24師1,2,3團各1個營合編,炮兵團1500人(2個炮兵營,1個工兵營,1個警衛連,山炮15門,迫擊炮4門),教導團1200人,警衛營500人。
9月下旬,兩廣縱隊隨第四野戰軍主力進軍華南,經江西贛州於10月上旬到達粵北龍川縣,與人民解放軍粵贛湘邊縱隊會合。後參加廣東戰役,沿河源縣南進,直取博羅、增城、惠州、東莞,封閉國民黨軍南逃退路。戰役中,還改編了國民黨軍第154師等部為縱隊獨立師。11月初,解放中山縣及橫琴、三灶等島嶼。
1950年1月,兩廣縱隊劃歸廣東軍區建制。
1950年2月,奉廣東省軍區命令,以兩廣縱隊為基礎和粵贛湘邊縱隊第四支隊及原第六軍區四個團合編,成立廣東省軍區洙江軍分割槽。兩廣縱隊番號仍保留。大部分部隊編成軍分割槽所屬的3個步兵團,1個炮兵團,一部分編入廣東軍區江防隊。珠江軍分割槽兵力26500人,轄;獨立1,2,4,5團(後改稱14,15,16,17團),獨立師,炮兵團,教導團,南海,中山,三山,東莞,寶安,花縣,番禹,順德縣大隊。
在解放戰爭中,兩廣縱隊共殲敵19547人,繳獲各種槍支32176支、輕重機槍1128挺、各種炮219門、坦克8輛、運輸艦1艘,擊毀坦克2輛,擊傷敵艦5艘,擊沉敵艦1艘;粵贛湘邊縱隊共殲敵25000餘人、繳獲各種炮78門、輕重機槍93挺、長短槍23800多支,B-26輕型轟炸機一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