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傳統的軍事理論,指揮鏈一般是由軍指揮師,師指揮旅,旅指揮團的模式構建的,這種指揮模式運用已久,在許多人心中根深蒂固。經典棋牌類遊戲軍棋中,也是按照司令剋制軍長,軍長剋制師長,師長又剋制旅長的規則來進行的。
但有趣的是,隨著現代軍事力量的不斷髮展,無論是我國還是國際上其他的國家,軍師旅團的指揮鏈條正在逐漸淡化;但是旅這個當初級別較小的編制,卻在部隊中佔據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甚至出現了使用各種高精尖裝備,戰鬥力極為強悍的合成旅,在指揮合成旅的旅長面前,就連師長都要矮上一頭。那麼旅這個編制,究竟為什麼會異軍突起獨佔鰲頭,那些其餘的編制還有沒有必要繼續存在呢?
傳統意義上的軍師旅團編制起源於18世紀的歐洲,橫掃歐洲時的法蘭西皇帝拿破崙就已經在運用這種編制系統。
對於編制出現之前的將軍們,由於缺少現代通訊手段,只能夠依靠人力傳令來指揮大規模的部隊,但如果不將部隊做出規模上的區分,就會導致命令不能夠快速傳遞至全軍,所以必須要透過指揮鏈的形式將主將的命令層層下達,最後通知到軍隊的最小的單位也就是每一個士兵;
在戰爭規模普遍較小的過去,軍隊常常是被分為多個平行的大縱隊,每個縱隊由單獨的將領管理。這樣的形式雖然簡化了軍隊的管理,但同時也將更多的指揮權下放到這些將領手裡。如果將領本人的統兵素質不足,就會大大削弱一整隻部隊的戰鬥力。
而下放指揮權不僅僅帶來戰鬥力損失,也還會催生出大量的軍內派閥,甚至會導致軍隊失控反叛的後果,正由於此,在過去的軍事指揮中,主將常常和手下管理各支部隊的將領們有著種種私人甚至是親屬關係,以此穩定自身的統帥權。
這也使得過去的軍事指揮效率低下,充滿人情和流氓習氣,在時間推移下,這種不科學的指揮模式逐漸被更加科學化的軍師旅團編制取代。
在18世紀時,師成為了歐洲各個國家最為主要的作戰單位,最早的師人數並不是十分固定,但組建這個編制的目的是一致的,師必須在有足夠的兵力保證正面作戰的同時,儘可能的精簡人員數量。
這似乎聽起來有些矛盾,既然要正面作戰,那不應該是人數越多越好嗎?但在戰場上各種基礎設施的容納量是有極限的,各種道路也有著固定的寬度,如果人員過多就會在道路上排成極長的隊伍,不但容易遭到偷襲和伏擊,還難以統一傳達命令,即便駐紮了下來,也會由於人員過多而缺少基礎設施和補給。
所以師的人數,一般被限制在了在被敵人包圍的情況下,能夠堅持到友軍援軍抵達的程度。正由於師的獨立作戰能力,所以過去的歐洲各國均將師作為主要作戰單位來使用。
但師這個編制,在作戰中也不是顯得那樣完美,19世紀中期,歐洲師基本固定下轄4個團級單位和師部直屬部隊,包括炮兵、騎兵、偵查、戰地醫院、工兵等等勤雜兵種,而一個團的人數大概為2000餘人。
在沒有無線通訊手段的舊戰場環境中,師部想要即使聯絡上距離自己最遠的兩個團仍然有點困難。戰場上的指揮人員們很快就想出了一個好辦法,只要在師和團之間再設定一個指揮機構“旅”,就能夠輕鬆地解決無法聯絡到團的問題,這樣師部只要指揮兩個旅和師直屬部隊就能統領整師,大大增加了指揮作戰的效率,還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旅也能夠在被包圍時進行一定的獨立抵抗,讓整個師級單位更難被全殲。
我國的現代化編制改革,最早起源於清末袁世凱創辦的新軍。清政府在屢次遭受到列強的入侵和欺辱後,決心效仿西方制度,建立一支較為現代化的新式軍隊。從軍隊編制上也明顯參考了當時歐洲列強的制度,模仿師旅團營連排班的形式,對應建立了“鎮協標營隊哨棚”的編制。但編制建立簡單,按照編制建軍可不容易,囊中羞澀的清廷選擇用分攤的方法,要求每個省各建一“鎮”也就是每個省獨立建軍。
到了辛亥革命時,革命軍的主力成員正是由新軍中走出,革命後建立的南京臨時政府規定編制為師旅團營連排班,孫中山先生在早期流亡於日本時,就已經商討好了軍制的名稱,參考了《周禮》中“五人為伍,五伍為兩,四兩為卒,五卒為旅,五旅為師,五師為軍”的典故。
而實際上,國民黨軍在當時並不能真正的籌備出滿4個團的師,更別說師直屬部隊和旅了。到了軍閥混戰的時期,各軍閥對於編制的理解也並不統一,有的軍閥缺少兵力,將兩個團編為一師,有的軍閥偏愛某些部隊,給他們每師六個團的編制,在當時的戰場上,甚至都很難分辨出對手的一個師級單位究竟有多少兵力,場面非常混亂。
1935年,南京政府開始與德國進行軍事合作,引進了全套的德軍指揮體系,終於確定了完整的師團編制為每師兩旅分轄四個團,師直屬一個炮營和其餘雜項部隊,人數限制在1.2萬人左右。
但在1938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國軍的兵力出現斷檔,遂又撤銷旅編制,將每師所轄部隊消減為三個團。這種方式雖然降低了每個師的戰鬥力,但總的來說還是保證了有足夠多可供戰役指揮的部隊編制可用,屬於應急策略。
新中國成立後,我軍已經在解放戰爭中摸索出了一套較為獨立的指揮體系,由野戰軍指揮各野戰縱隊,野戰縱隊在分別指揮師或旅,師或旅再各自指揮三個團,在這套體系下,旅只不過是比師人數稍少,旅長和師長屬於平級。
1955年,我軍開始全面仿照蘇聯建設部隊編制,保持正規的師團制度,但在通訊裝置逐漸完善後,我軍意識到再像過去那樣為了指揮團而設定旅屬於多此一舉,於是旅被獨立出來賦予更多的含義;
當時新中國剛剛建立,許多技術性裝備數量較少,如果普遍放在師團編制中顯然是數量不夠的,於是我軍將旅作為安放這些技術裝備的新編制使用,將各種少量高新裝備優先給予各個營,再將營部統一歸為旅來提供後勤支援和指揮。
經常出現在電視畫面裡,裝備武裝直升機的“陸航旅”,裝備大型防空導彈系統的“防空旅”就都是這一編制的體現。而指揮這些旅的旅長自然也就和傳統的師同級別,即使旅所屬的部隊人數並不多,這兩種編制互相掩護配合,形成了嚴密完善的指揮制度。
而在新一輪軍改中,我軍的技戰術實力和過去早已不能同日而語,現在我軍並不缺少給師裝備的各種高新武器裝備,但技術的進步也開始讓老舊的師團制度顯現疲態。
各種高速抗干擾的通訊裝置無形中拉近了師部與各團的距離,即使是司令部也能高效地聯絡到團部一級,師的作用並不像過去那樣重要了。
而武器的發展又讓少量士兵就能發揮出成倍與過去的戰鬥力,臃腫的編制反而會拖累整體作戰效率,在此種背景下,我軍開始全面師改旅工作,從連級作戰單位入手,將步兵連、坦克連、迫榴炮連整合為合成營,然後再將合成營和重火力部隊如加榴炮營,防空部隊如防空營合併在一起,形成了強大的合成旅。
這種合成旅戰鬥力遠超原來的一個師,但人數僅為原來的一個步兵旅,這樣的編制等同於將新式裝備全面鋪開運用,大大增強了我軍單位戰鬥力,且每一個合成旅都擁有獨立作戰的能力,即使被包圍,失去聯絡也能自主作戰。而在正常狀態下,合成旅可以直接接收軍司令部命令,使得部隊靈活性和資訊化程度進一步提升。
雖然合成旅好處多多,但我軍尚未完全撤銷師編制,因為在守衛我國國土的時候,漫長的邊境線需要眾多人力,如果將師全部改編為合成旅,將會大大減小部隊人數,在國土防禦上產生缺口。
不難猜測,我軍先行的這種師旅並存編制,將會長久地持續下去,這也是最適合當今我國需求的編制。不過在未來如果發生作戰,那麼可以肯定的是這些合成旅將會成為戰場上最重要的中堅力量,而旅長的地位也會更高!
世界上的事物沒有一成不變的,凝聚一國之力打造的軍隊更是如此,日新月異才是軍隊的常態。也只有緊跟時代,引領時代,才能建設出真正的強國勁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