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想盡辦法遏制中國的發展,但華爾街卻與美國政府對著幹,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投資中國,啥事情呢?
10月17日,上海美國商會發布了,2021年中國商業環境調查報告。
報告稱,美國企業在中國發展的勢頭持續向好,對在華業務的利潤水平感到滿意,美國企業看好中國市場的增長潛力,將持續加碼對中國的投資。
調查還顯示,有77.9%的受訪企業對其未來五年在華業務前景持樂觀或較為樂觀的態度,接近2015~2018年間的報告水平(80%)。
59.5%的受訪企業預計其 2021 年在華投資量將高於 2020 年水平,較去年同比飆升 30.9 個百分點——接近 2018 年貿易紛爭開端前的水平。
我們再來看一下中國外國直接投資總額的變化。今年前九個月,直接利用外資就達到了1292.6億美元,已經達到了去年11月份的水平。以現在的增長速度,今年直接利用外資投資總額的增長可能達到20%以上,達到了歷史最高的增幅水平。
去年我國成為外資利用第一大國,今年也將毫無懸念再次成為第一。就算今年美國的直接外資投資有了爆發性的增長,與中國還有接近30%的差距。
美國第三季度GDP資料出來了,同比去年增長2%,讓華爾街的投資者大失所望。原本樂觀的預測達到了7%以上,最保守的估計也達到了3.6%。
中國第三季度GDP增長達到了4.9%,明顯要比美國好,投資者更看好中國的經濟,真金白銀投資中國也是合情合理的。
但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國外,都有兩種不同的觀點。一種是從政治角度來看中國經濟,他們都是比較悲觀的;另一種是從經濟角度來看中國經濟,他們是非常樂觀的,而且是真金白銀的投資下來。
你會相信哪一種觀點呢?正所謂聽其言觀其行,那我更相信後者。前者只是用嘴巴喊喊口號而已;然而後者,是拿著自己的血汗錢去投資的。
從全球經濟角度來講,我只看好兩個國家,一個是中國,一個是美國。
如果看過我之前文章的人,應該還記得之前的一篇文章《經濟動力老了!抓緊扶手!成本越來越高,或將越來越顛簸》。文章中提到這樣的一個觀點,現在全球經濟所面臨的問題,是因為經濟沒有了新的動力,陷入了“潮溼性通貨膨脹”的階段。而新的經濟增長動力只會來自中國和美國,連歐洲都沒有機會,更別說越南和印度。
為什麼說歐洲沒機會呢?
歐洲的執行模式,經濟結構幾乎停留在2000年的時候。依靠利用歐洲強大的消費能力,在全球制定標準,畫框框,寫條條,自得其樂。最終只能賣賣意識形態,賣賣所謂的歐洲情懷,糟蹋完歐洲貴族最後的光榮。
除了歐洲的高檔貨,你們還能想到歐洲的什麼產品呢?
上個世紀90年代,世界進入網際網路時代,歐洲不為所動;2000年初世界進入移動網際網路的時代,歐洲幾乎全部依賴美國,連引以為傲的諾基亞都賣掉了。
在這兩個時代,幾乎沒有屬於歐洲的公司。自從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歐洲的經濟就沒有好過,很大的原因就是沒有搭上移動網際網路的班車。
今天已經是移動網際網路的末尾了,歐洲在哪裡呢?歐洲沒有步入大資料的時代,沒有進入大資料的時代,就沒有拿到進入人工智慧賽道的門票,人工智慧的基礎就是大資料。
越南和印度還只是停留在工業化的階段,在最基礎、最下面的一層。還在為生存而拼命,為生活而奔波。
現階段是缺產能嗎?不是,現階段是產能過剩。既然是產能過剩,就不可能用增加產能的方式來帶動經濟發展,沒有辦法增加產能,印度和越南的發展就會出現動力不足。
歐洲沒有了增長的動力,印度、越南很快就要“洩”掉了,最後全球經濟增長動力的重擔又落到了中國和美國人的手上。
從目前外資使用比例來看,投資者更看好中國,他們的依據是什麼呢?
今天我就來談談自己的淺見:
從90年代開始,西方經濟增長動力就出現了明顯的乏力,歐美等發達國家的消費能力開始停滯不前,消費達到了頂峰。
當時全球經濟增長主要的動力來自一亞洲。
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直接將亞洲新興消費能力毀掉了,全球開始出現產能過剩。
這一次的受害者其中還包括中國在內,為了解決產能過剩,中國推出了基建大建設以及西部大開發,排除萬難加入WTO。經過內外消化以及加大外銷,中國國內產能過剩的問題很快就得到了解決。
歐美國家經濟發展乏力,只能依靠印錢或借債來維持高品質的生活。印錢會導致通貨膨脹,後果是非常嚴重的。
中國的崛起,為歐美國家提供優質便宜的商品,幫助歐美國家壓住了通貨膨脹。隨著網際網路的興起,美國經濟發展有了新動力。美國由此,進入了低通脹高增長的好時期,後人稱為克林頓繁榮。
中國也有幸搭上了網際網路經濟的末班車,為未來移動網際網路經濟反超美國打下了基礎。
網際網路泡沫經濟破裂後,為了避免經濟陷入衰退,美聯儲推出低利率的貨幣政策,為後來的2008年次貸危機埋下了伏筆。
2008年次貸危機的爆發,消耗掉了大量的歐美中產階級,歐洲國家更陷入了長期的衰退。隨著消費萎縮,全球再次出現產能過剩。中國啟動了4萬億基建,鄉村振興等經濟刺激計劃,後來又推出了一帶一路,再次把過剩的產能消化了。
2008年之後,智慧手機的興起,帶動了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移動網際網路也就成為了全球經濟增長的新動力。
到了2015年,移動網際網路經濟進入了成熟期,2018年,移動網際網路增長出現了明顯的乏力,特別是在智慧手機這一塊。
美國佔盡了網際網路時代的紅利,為此也開創了移動網際網路;但移動網際網路後期的發展,中國後來機上,特別是在大資料這一塊。
從2015年之後,中國利用大資料的優勢,在人工智慧領域迅速地趕上美國,並在人工智慧實際應用上有了極大的拓展。
總的來說,中美兩國在新經濟領域中應該是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的。
美國在基礎技術上佔據了一定的優勢,但美國的高負債、落後的基礎建設、嚴重的國內矛盾已經成為了美國發展的阻力。
中國方面,總體優勢還是很明顯的,沒有那麼多的發展阻力。
在新能源、環保、晶片領域、5G通訊,人工智慧這五大方面,除了晶片相對落後以外,其他四個方面都站在世界頂尖的位置。晶片的落後,也給了我們很大的緩衝空間,也就是說就算其他的技術不能快速地成熟和應用,我們仍然能在新能源汽車、5G通訊和晶片方面獲得一定的增長動力。
這也是我國推動以內迴圈為主,外迴圈為輔的經濟戰略底氣。未來經濟的發展一定是依靠新的增長動力,而新的增長動力所依靠的是技術的更替,技術更替需要技術創新。近期很多的動作都為此而做的。
未來全球經濟的增長動力,主要還是依靠中國。
華爾街的精英們拿出了真金白銀投向中國,我們還有什麼顧慮的呢?
擼起袖子幹就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