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作為全球最先進的5G企業,擁有全球第一的3125項5G標準必要專利,本該成為市場的“寵兒”,但沒想到的是,這卻引來了美國的嫉恨,不僅造謠華為裝置存在安全後門,而且還動用自身的影響力,干預他國招標5G供應商的公平競爭。
英、澳等地區拒絕並拆除華為裝置是意料之中,畢竟算得上是老美的“跟班小弟”。但最讓人失望的莫過於瑞典了,以“中立”自居,竟然也帶起了“有色眼鏡”,在沒有正當理由的情況下,便將華為等中企排除在了當地5G市場之外。
要知道,當時華為的5G裝置已經通過了德國最高安全機構的解刨級檢測,完全沒有任何安全問題。面對瑞典的“歧視”對待,華為發出了“不公平、不接受、望重新評估”的呼籲,可惜最終還是沒有改變結局。
更讓人唏噓的是,瑞典在禁了華為之後,它本土的通訊巨頭愛立信卻依然活躍在我國5G市場。
至於為何沒有禁愛立信,或許有兩方面原因。
第一:5G建設涉及到的技術有很多,貿然將愛立信排除在市場之外,或許會增加建設成本、拖緩建設進度。
第二:我們本著公平、開放的貿易原則,沒有對等反制的禁止愛立信,是因為我們大度。但至於愛立信能否在我國5G市場還像原來一樣正常發展,則完全取決於市場和消費者。
換句話說,我們即便不排除愛立信,但它能否獲得訂單,很多程度上取決於瑞典對華為等中企的態度。
雖然我們沒有對愛立信明令禁止,但沒想到的是,該來的終於來了。
據媒體日前報道訊息顯示,愛立信已做出決定,將在2021年10月31日之前,正式裁撤整個南京研發中心,屆時,全部630名員工將被辭退或者是轉崗。
在5G日漸普及的關鍵時刻,愛立信的主動退出,驚動了全球5G市場,從表面上看,是因為愛立信這段時間在我國市場的業務不景氣,與其一直在競標中陪跑、徒耗人力物力,倒不如一走了之,還能節省成本。
然而,究其根本原因,瑞典恐怕是心知肚明。如果不是“歧視”地對待華為、中興等中企,在我國深耕數十年的愛立信也不至於落得現在這個局面。
據公開資料顯示,愛立信自去年底拿到中國移動12億大單之後,在接下來的多次的5G建設招標之中,愛立信幾乎再也沒有過多大的斬獲。
比如今年三大運營商的兩次招標中,華為、中興總體包攬了80%以上的份額,而愛立信則僅有5%,在我國市場的整體營收,同比下降了60%,僅為8.4億人民幣。我國作為愛立信最大的通訊市場之一,這樣的結果對愛立信而言,顯然是難以接受的。
不過,愛立信CEO鮑康毅對此卻早有預料,因為在瑞典拒絕華為之時,鮑康毅就發出警告:瑞典這樣的決定,必然會給愛立信在中國市場的業務發展帶來巨大的影響。可惜瑞典電信局並沒有聽進去。
愛立信的撤出,必然會給其他不公平對待中企的地區一個警示:如果開放合作發展,我們張開懷抱歡迎,但如果“歧視”中企,則必然要付出巨大的代價。即便我國不在政策上去針對地進行對等反制,可無比團結的14億中國人,也絕不會坐視中企在海外受到屈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