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這是中國的一句老話,但這句老話是放之四海而基準的真理。在世界疫情肆虐的今天,這句話更是全世界76億人口的共識。
近年來,全球性的災害頻繁出現,蝗災、豬瘟,尤其是新冠病毒,頻頻對人類發動侵襲。在這些災害的威脅下,全球有1.5億人口處在糧食極度短缺的飢餓之中,糧食安全成為各國的重中之重。
我國有14億人口,每年要消費5.9億噸左右的糧食,但我們只有18億畝耕地,人均不足1.3畝,我們要用佔世界百分七的土地養活佔世界百分之二十三的人口,任務十分艱鉅。儘管我們連續六年糧食產量保持在6.5億噸以上,但仍然不能掉以輕心。
18億畝耕地要養活14億人口已經是壓力山大了,但更大的問題是,18億畝耕地不會增加,而人口還在繼續上漲,專家估計,我國人口的峰頂至少在15億左右,那麼,18億畝耕地要養活15億人口,如何才能保障我們的飯碗掌握在我們自己的手中呢?下面我就和各位朋友一起討論交流這個問題。
一、別急,喜訊來了。
近日,第一財經報道:《全國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2021—2030年)》出臺。規劃提出,到2022年,也就是明年,我國要建成高標準農田10億畝,以此穩定保障1萬億斤以上糧食產能;到2025年,建成10.75億畝高標準農田,並改造提升現有高標準農田1.05億畝,穩定保障1.1萬億斤以上糧食產能;到2030年,建成12億畝高標準農田,並改造提升現有高標準農田2.8億畝,穩定保障1.2萬億斤以上糧食產能。
那麼,10億畝高標準農田和1萬億斤以上糧食產能是什麼概念呢?
首先,從以上資料可以看出,高標準農田的畝產穩定保持在1000斤。其次,我國有18億畝耕地,10億畝高標準農田就等於56%的耕地都成為高標準農田。1萬億斤糧食就是5億噸,1.2萬億斤就是6億噸。也就是說,12億畝高標準農田生產的糧食就夠14億人口吃飯了,剩下的6億畝農田生產的糧食就可以出口了。總之,如果有12億畝高標準農田,我們中國人的飯碗就牢牢掌握在我們自己手裡了,不用依賴進口了。
二、什麼是高標準農田,10億畝到12億畝高標準農田誰來投資建設?
其實,高標準農田建設從2011年就開始實施了,201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制定釋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行業標準(高標準農田標準)》。那麼,什麼叫“高標準農田”呢?
高標準基本農田是指“透過農村土地整治建設,形成土地平整,集中連片、耕作層深厚,土地肥沃無明顯障礙因素,田間灌排設施完善,灌排保障較高,路、林、電等配套,能夠滿足農作物高產栽培,節能節水,機械化作業等現代化生產要素,達到持續高產穩產、生態良好、抗災能力強,優質高效和安全環保,與現代農業生產和經營方式相適應的基本農田”。
三、高標準農田由誰來投資建設?
從以上高標準農田的概念可以知道,高標準農田建設投資是很大的,一家一戶是不可能完成任務的,這項巨大的工程由國家投資完成,但《規劃》種有一句話“鼓勵農民採取多種形式參與工程建設,鼓勵群眾全程參與”。這就是說,國家投資,農民參與建設。
什麼意思呢?就是國家出錢,農民參與建設。如果是過去搞農業土地平整、水利工程等,基本上是由農民出工完成。現在,國力強盛了,國家有錢投資農業建設了,不用農民出錢了。農民參與建設,國家是給報酬的,等於和外出打工一樣。
10億畝高標準農田建設是一項世界大工程,不僅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還要投入大量的人力,這也為農村剩餘勞動力創造了一個賺錢的機會,他們可以不再遠離家鄉和親人到外地打工,在家門口,甚至再自己承包地裡幹活就可以賺錢,是在是一項利國利民、造福子孫後代的偉大工程。
四、建成10億畝高標準農田,農民還需要種田嗎?
從高標準農田的標準可以知道,高標準農田的機械化耕作和現代化管理程度很高,種田的人數肯定會大幅度減少。從這個角度講,大多數農民不需要種田了。
有人會說,農民不種田,吃什麼?靠什麼生活?首先,無論建設多少畝高標準農田,土地還是農民的,而且已經確權,再集中連片,你家有幾畝地,各是幾類地,都記錄在冊,誰也拿不走。土地集中耕作,必須建立在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基礎上,這一點是絕對不會變的。農民朋友不用擔心。
說到大多數農民不需要種地,也不要不信,其實,即便是現在,真正種田的農民也不是很多,年輕人在家種地的有幾個?一個家庭10畝地,從播種到收穫最多就是幾天時間,價值種地不賺錢,還不如把地租出去,輕輕鬆鬆去打工賺錢。
現在我們應該明白,國家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出臺土地流轉政策,以及正在試點的土地有償退出政策,都是為實現我國農業機械化耕作和現代化管理架橋鋪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