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中國研究生教育里程碑式的一年——研究生錄取人數正式突破一百萬人。
遠超尋常的錄取比例背後催生出不少匪夷所思的現象。
以西北工業大學公佈的新生大資料為例:2021年,西北工業大學總共招收了4272名本科生,而研究生人數卻高達6240位,完成了對本科數量的反超。
隨著就業單位對學生學歷要求的進一步提升,讀研成了大部分學生,尤其是本科出身較差的學生的第一選擇。
根據某北部工科二本公佈資料,此校本科學生就業平均薪資4391元,僅高於學校所在地平均工資4196元200元不到。
考一個好學校讀研,成了這些學習經歷有所欠缺的學生的最好選擇。
而在就業市場要求提升的背後,是連續維持20%增量的研究生招生比例。在這雙重推手之下,考研還是就業,成了一道單選題。
但是考研這條路也不是那麼好走的。
以2021年為例,研究生預計錄取人數110萬人,而考研人數高達400萬。在計算機這種熱門專業,出現幾十比一的報錄比也是屢見不鮮。
但是,即使是幹掉了四分之三的競爭者,成功錄取研究生,未來的就業趨勢就是一片光明嗎?
實際上,研究生教育相對於本科生呈現出更加明顯的贏者通吃的現象。某些小眾專業,頭部高校壟斷了大部分的就業資源,次級高校研究生往往在秋招期間,再次投入考公、考事業編的大軍之中。
不僅如此,學歷貶值的速度快得超乎想象。
直到上世紀90年代,大中專學生還是“手中有糧,心裡不慌”的代表,大中專學歷的貶值經歷了20年以上的漫長過程。
但是對比單位招聘情況,我們發現2010年時學歷要求最高的研究所類招生意向還是以本碩為主,在2018年前後已經全面上升為碩博層次。
許多人發現,怎麼讀了個博士,就業怎麼反而不如上學前了。
同樣的現象在碩士生階段也是屢見不鮮,隨著國企招聘學歷要求逐步上漲,幾十個名校碩士競爭一個本科生崗位也是屢見不鮮,而這些國企在幾年前還是以大專與本科作為主要招聘物件。
那麼,我們以一個較為宏觀的角度又如何看待這些問題呢?
2008年-2016年,可以說是中國製造能力突飛猛進的幾年,大量先進製造專案上馬,我們在:航空航天、能源、土木、材料、化工等領域有了巨大的突破。
但是在2016年之後,製造業發展放緩。
曾經被寄予厚望的新能源與5G行業,也在惡劣的國際形勢之下舉步維艱。
於是乎,之前主要由大專與本科擔任的結構工程師、測試工程師和工藝工程師等一線崗位要求全部提升。
2016年開始讀研的機械、化工、自動化等專業學生,畢業時朝外一看,就業市場已經是一片紅海。
不少人發現讀了三年研究生,畢業崗位與薪資待遇並沒有什麼提升,只能罵上一句:真是個賠錢買賣。
所以,在目前這個內部競爭逐步加劇的社會,繼續學歷深造是否真的能夠改善就業情況?被劃上了一個大大的問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