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歡三國文化,那一定別錯過漢中,在漢中到處都充滿了歷史的色彩。
我們的行程離開漢中市,一路往西,沒幾十公里就來到了勉縣,勉縣這個名字也許你沒聽說過,但想必你一定聽說過定軍山,聽說過陽平關,還聽說過無數關於諸葛亮的故事。在勉縣的定軍山下,有一座被公認的武侯墓,那我們一定得先去這裡看看,武侯墓也是勉縣第一個4A景區。往武侯墓走的路上就覺得這裡環境不一般。
放眼望去盡是蒼松翠柏,一片碧綠之間似乎升騰起些許仙氣,四下安靜的能聽清楚蟬鳴蛙叫。這樣一個靈氣之地必然有它的秘密和故事。
諸葛孔明報劉備知遇之恩,六出祁山,當時,蜀漢丞相諸葛亮率軍第五次北伐,由漢中出發,取道斜谷,穿越秦嶺,進駐五丈原。在此,蜀軍與魏軍對峙了100余天。最後,諸葛亮病逝於此。
諸葛亮在軍中去世,楊儀整頓軍馬南撤,司馬懿得知訊息後,追擊蜀軍。姜維命令楊儀調轉戰旗方向,擂響戰鼓,像是即將對司馬懿進攻。影視片段裡諸葛亮的雕像出現于軍中,司馬懿自以為中計,收軍後退,不敢向前逼進。之後蜀軍離去,進入斜谷之後才發喪。百姓為此事編了一句諺語說:“死諸葛亮嚇走活仲達。
五丈原,地處秦嶺以北的祁山縣。諸葛亮去世之前,有過囑託,把他葬在定軍山以南,四個人抬起棺槨,等棺槨上的繩子什麼時候斷,就把他葬在什麼地方。從地點上來說,勉縣武侯墓的位置更接近。
在唐代、宋代、明代都對有人對諸葛墓進行過研究,據歷朝歷代的考證,勉縣的武侯祠是劉禪為諸葛亮建的,墓冢邊的千年漢桂就是最好的見證。
當無人機升空後,南側的定軍山、北側的漢江交相輝映,山環水抱之間這裡如同世外桃源一般。
從武侯墓出來之後,穿過勉縣的縣城就到了古陽平關,我們去年曾經到過寧強縣的陽平關鎮,但並沒有什麼發現,後來才知道在三國時期陽平關的位置也在如今的勉縣。一說起陽平關,思緒一下就回到了1800年前的三國亂世,在陽平關前發生了許多令人回味的崢嶸往事。
陽平關是漢中的西大門,也可以說陽平關的得失直接關係到漢中的命運,劉備戰漢中,諸葛亮北伐,姜維北伐,都離不開陽平關這個地方。到了後來鍾會佔領漢中也是從陽平關打開了漢中的大門。
修建關口,一定是與山與水交相輝映,如果沒有了山水的依託,關就稱不上險峻,也就缺少了作為關口的作用。在古陽平關這個位置上,當無人機升起,很明顯的兩條路在這裡交匯,一條往西南,一條往西北。別看現在都是柏油路,坦途大道,在古代這一條是金牛道,一條是陳倉道。一條直奔巴蜀,一條直奔關中。在陽平關這裡匯合,陽平關的地理位置可見一斑。
關於漢中的整體地形,在前幾篇文章裡有所描繪,秦嶺阻隔,陝南與漢中幾乎隔絕,在東側群山環繞,道路極其不易通行,相對而言祁山道與陳倉道相對好走一些,這也是諸葛亮北伐為什麼總是從西邊進擊關中的原因。往南的蜀道更是艱險,而金牛道幾乎是到達成都相對來說最便捷的通道。陽平關這個位置就是所謂的咽喉。
書中記載在陽平關前有一座山名為定軍山,這座山不高不險,名氣卻絲毫不比一些名山低。京劇橋段《定軍山》講述的就是這裡,黃忠在此斬殺大將夏侯淵,一舉成就功名,幫助劉備進擊漢中。
後來劉備任用馬超鎮守陽平關,馬超劉備的五虎上將,萬夫不當之勇,大戰張飛不落下風,劉備任用馬超也足以證明陽平關的重要,馬超也鞠躬盡瘁病死在陽平關,在這裡路中間的雕像就是馬孟起,馬超墓也在附近不遠。
後來劉備封魏延為漢中太守後,魏延因地制宜,建立了特殊的防禦戰略,用四個字形容就是“守外虛內”。魏延將軍隊主力,扼守於漢中的要道。城中只留少量的兵士,陽平關就是魏延防禦的重點。說了這麼多,一個小小的陽平關就與三國時期多位大將有關,足以證明陽平關的重要和險峻。
漢中勉縣,武侯墓、武侯祠、陽平關各個精彩,大山、大河,險峻的關口,寧靜的定軍山……如果你也是個三國迷,一定別錯過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