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暴龍是體型最大最兇猛的陸地食肉動物之一。看過《侏羅紀公園》的同學對暴龍應該都很少熟悉了。
近期科學雜誌刊登關於暴龍的最新研究,考古學家從化石的數量去推估曾經生活在北美的暴龍總數約有25億隻,這也是目前第一個估算暴龍數量的研究。25億,這個數字聽起來非常驚人,畢竟暴龍的體型是相當龐大的。
加州大學古生物學博物館研究,從現存的化石數量來推算暴龍總數,考慮到化石的形成條件,還有儲存上的難度。研究指出,平均每8000萬隻暴龍才會有一枚化石被保留下來。根據生物學經驗法則,個體越大,生物個體數量理論上就會越少。暴龍在白堊紀末期大約生存了約300萬年。物學家利用恐龍族群密度乘於陸地面積,估算出大約每一時期都會有至少2萬隻暴龍活在地球上,大約每40平方英里會有一隻暴龍。
站在食物鏈金字塔頂端的霸主暴龍,身長約可達13米,體重平均約9噸。它的身體非常強壯,骨骼厚重,遠不是其它食肉恐龍可比的。暴龍的牙齒長達20公分,是專門攻擊其它恐龍而生的。它最強的武器就是具有陸地肉食恐龍中最強的咬合力,可達六噸的力量。或許,有些肉食恐龍的身長會比暴龍長,但其它物種的身體則比較修長纖細,暴龍則是非常的粗壯,基本上就是為了掠殺設計而生的。
那麼在白堊紀末期,暴龍稱霸陸地的同時,有沒有其它的恐龍能夠打敗它甚至是殺死它的呢?科學家給出了答案,那就是yes。
或許各位在《侏羅紀公園》裡有看過棘龍一口把暴龍幹掉的一幕,但實際上是不可能發生的。首先,棘龍跟暴龍是不同時代的生物,棘龍比暴龍早出現至少千萬年以上,它們不可能會相遇。
而且棘龍雖然體型比暴龍大,但是身體的強壯及咬合力遠遠不及暴龍,且棘龍是捕食魚類為主,牙齒也不是攻擊型的設計,所以兩者即使相遇,棘龍應該也無法戰勝暴龍。
那麼是哪種恐龍才有機會單挑戰勝暴龍呢?而且是非幼年不是還在生長期的暴龍,而是已經成年的暴龍。
學者提出的三種恐龍有機會打敗成年暴龍。這三種恐龍與暴龍生存於相同的年代及地區,所以在白堊紀末期它們是會相遇的,或許聽了大家會覺得很意外。
甲龍
甲龍是一種具有尾錘的防禦專家,它最大的特色就是那背部的防禦。甲龍有著由大大小小甲片組成的裝甲,從頭部覆蓋至臀部。堅硬的鱗片,加上骨板間的角質層構成的皮內成骨。這種結構在今天的鱷魚、蜥蜴身上也有,只是結實的程度沒有甲龍那麼強。在顯微鏡下,這些背甲有著複雜的骨膠原纖維組織,像特殊材料編織成的一件輕巧的防彈衣,所以它又被戲稱為是白堊紀的防禦大師。
推測甲龍體長6到10米,體重4到8噸。甲龍的身軀龐大如坦克,它也幾乎和坦克一樣難以攻克。甲龍身上的甲冑異常堅韌,足以抵擋暴龍長達20公分的利牙的攻擊,雖然暴龍在體型上佔優勢,但是從甲龍化石上卻從未出現被暴龍襲擊的痕跡。
除了堅硬的背板以外,甲龍的尾部末端還有50公斤以上的尾錘,由七塊骨頭接在一起,又硬又重。有學者認為,如果能準確揮動尾錘的話,甚至能打斷暴龍的骨頭,具有不可小覷的殺傷力。所以當這兩種恐龍相遇而且展開戰鬥時,甲龍會使盡全力用背上的裝甲抵擋暴龍的攻擊,畢竟它的重心比較低,先採取防禦的姿態,再想辦法趁機迴旋,擺盪尾錘。如果使盡全力揮擊到暴龍的腳,那可能會造成暴龍不小的痛楚甚至骨折,進而減緩暴龍的行動能力,甚至倒地。如果幸運擊中暴龍頭部的話,第一下可能造成暴龍短暫的暈眩,第二下就可能讓暴龍顱內出血而倒地,就像拳擊手一般的連續左右勾拳ko對手。但這些的前提之下,是要假如沒有迅速的被暴龍咬住脖子,或是甲龍沒有不幸的被暴龍掀翻柔軟的腹部暴露出來,如果發生這樣的情況,那甲龍就只能變成食物了,但其實目前還未在甲龍身上發現掠食者襲擊的痕跡。可見肉食恐龍不願意碰這個渾身硬殼的傢伙,要吃它太費力氣了,不如去挑其它好下手的目標,所以很可能暴龍跟甲龍,兩者是相安無事的生存在白堊紀的北美洲。
三角龍
三角龍作為白堊紀最後一批出現的恐龍,可說是非常的具有代表性,算是最有名的草食性恐龍之一,它的體型巨大,堪比大象,成年三角龍的體長在7到9米之間,身高約3米,體重6到12噸。
如果將三角龍放在現代,那肯定是陸地上一等一的龐然大物。最令人矚目的就是它們擁有碩大的頭盾,還有三根長角,這也是它們名字的由來。
關於三角龍的頭盾及頭盾上三根角的用法,現在依舊充滿爭議。
有學者認為,三角龍這種頭部結構就像是矛跟盾的結合。攻擊力及防禦力兼具,可說是攻防一體,是為了抵禦肉食恐龍的虐殺所演化出來的武器。
也有學者認為,這些結構或許只是雄性三角龍吸引異性的一種手段,類似現代的一些動物,比如說山羊、麋鹿等,它們的角的功能是相似的。
三角龍的四肢十分粗壯有力,前肢往胸部兩側伸展,身體重心壓低,能讓三角龍抓緊地面後,靠著健壯四肢往前發動攻擊。所以當暴龍想攻擊三角龍時,它們會先用頭盾去做防禦,甚至不斷地轉動頭部,揮舞長角去攻擊暴龍。三角龍最強的武器當然就是那對角,如果它瞄準暴龍正面比較脆弱的喉部、胸部,腹部等部位,使勁往前奔跑衝刺。長角可能會刺穿暴龍的身體,造成肺部或心臟等重要臟器受傷,最後流血過多死亡,就像現在鬥牛士不小心被牛角刺死一樣。但如果暴龍先聲奪人,找到空擋咬住三角龍頭盾後脆弱的頸部,或是從身後突襲,那三角龍終究還是得戰敗。
根據化石證據顯示,三角龍其實還是當時暴龍的主要食物來源,但或許只要把握致命一擊的唯一機會,它還是有可能會在暴龍的魔爪下逃生。
阿拉摩龍
蜥腳類是地球上出現過最壯觀的生物,它們是中生代最具代表性的草食性動物,有著巨大的身軀,以及長脖子長尾巴。
最知名的大型蜥腳類恐龍,無外乎是雷龍或是樑龍等。在白堊紀末期,北美洲出現一個蜥腳類巨獸,它就是阿拉魔龍。身長估計達45米以上,體重超過100噸。
近年研究,根據脊椎骨,四肢骨頭推測,阿拉摩龍體型甚至可能超過阿根廷龍。根據化石推測,成年後的阿拉摩龍頸椎非常的粗壯,一節頸椎就比半個人還高,它隨著年齡的增長,體型會越來越粗壯,最終成為一隻足以撼動大地的巨龍。正因阿拉摩龍的體型非常龐大,所以為了維持生存一天需要不斷地進食,它們可以在一天之內吃一噸左右的樹葉,因此一天大多數時間都在尋找食物,與其它蜥腳類恐龍一樣,阿拉摩龍並非一出生就如此巨大,在它們年幼的時候會受到許多的威脅,許多捕食者會將它們視為可口的美食。一旦阿拉摩龍順利地長大,它的整體體型實在是非常龐大,大概除了暴龍以外,很難有什麼生物能夠威脅到它們。
但看圖片,暴龍跟阿拉摩龍相比還是有不小的體型差距,以暴龍的高度,要精準地咬中阿拉摩龍頸部的要害,也不是那麼一件容易的事,更何況兩者的體重相差懸殊。暴龍體重約7到9噸,阿拉摩龍可以達到100噸以上,已經是暴龍的十倍以上。大家都知道格鬥或拳擊比賽重量級是影響勝負的最重要因素。阿拉摩龍在身體上擁有絕對的優勢,即便它並沒有肉食恐龍的致命武器力——牙。
一般來說,暴龍也不會無緣無故去招惹這種巨物,但當兩者正面對決時。阿拉摩龍最大的武器就是它的體重,它的反擊方式就是抬起前肢站立後,先用前腿用體重踩踏暴龍,若暴龍不小心沒閃過被踩中,那100噸以上的重量和速度,絕對會讓暴龍的身體骨折重傷,再接著連續踩踏的話就會傷重不治。
上個月剛好就有則新聞,外國遊客在非洲旅遊時正好見證有隻不知死活的鱷魚竟然膽敢挑戰大象,結果沒兩下就被大象給踩死。暴龍如果真的跟阿拉摩對決,或許有可能出現這種情形。
今天介紹三種有機會能夠戰勝暴龍的恐龍,很意外的都是屬於草食性的恐龍,或許能一掃草食恐龍都很弱的印象,但由於現代考古隊恐龍的推測只能源自於化石,許多恐龍的化石並不完整,所以誤差範圍可能非常廣。這三種有機會打敗暴龍的恐龍也僅僅只是推測,但目前暴龍毋庸置疑的還是陸地上曾經存在的包住,要打敗它並沒有那麼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