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各位有沒有對網際網路、滑鼠、GPS、無人機和Siri這幾樣在今天極為普通且常見的科技產品追根溯源過嗎?可能有人知道網際網路的起源源於美國軍隊專用的阿帕網、GPS也是美國軍隊開發的全球定位系統的民用版,可滑鼠、無人機,甚至是Siri這些東西的來源呢?
其實上述五種民用產品最初的概念提出皆出自美國軍方的一個內部機構,而且還不僅僅是這幾樣東西,諸如F-35聯合攻擊機、F-117隱身戰鬥機、美國國家導彈防禦系統、無源雷達、3D列印、高超音速武器、阿斯電影地圖(也就是現在的谷歌眼鏡的前身)、高頻主動極光系統、敏捷計劃(也有稱其為反叛亂計劃,主要針對與越南戰爭時使用)、戰術合成孔徑雷達、超大規模積體電路計劃(現在使用的CAD工具)等等這些你聽說或沒有聽說過的技術都是由這個機構負責推進的,並且這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
美國國防部高階研究計劃局(DARPA)
說了半天,這個機構到底是啥呢?它就是現在被稱之為美國國防部高階研究計劃局,簡稱DARPA,一個已存在63年的美國高階/超前技術發現和推動機構。
對於這個機構怎麼形容呢?有人將其稱為是“戰爭幻想者”,也有人將其內部的工作人員稱之為“瘋子”,甚至還有一些人因DARPA貢獻出來的技術將其頌為“塑造現代世界的工程師”。總之,由該機構打造出來的創新技術在全世界範圍內來說應該是首屈一指的!列位可能曉得在美國的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內部存在一個讓世界軍火商們奉為“聖地”的“臭鼬工廠”,可實際上“臭鼬工廠”在美國軍方眼中不過是一個“打工仔”,而給其注入“靈魂”的上層結構就是DARPA。
以世界上第一款由“臭鼬工廠”打造的隱身戰機F-117“夜鷹”來說,它的首飛時間為1981年,並且在十年後的海灣戰爭中一戰成名。
可最初的時候美國空軍領導人對於此類專案的研發是極為牴觸的,他們根據當時的技術情況認為這種飛行速度緩慢且操縱遲鈍的戰機在戰場上價值有限,若立項的話該型戰機不應被優先考慮,其地位也只能算是主力戰機研製計劃中的輔助角色。
不過在DARPA內部卻有著不同的看法,在70年代初這個機構就已開始討論研製一種名為“哈維”的隱身戰鬥機計劃。按照最初的想法該型戰機應具備較小的雷達、紅外線反射特徵,在聲學和視覺外觀上也應保持一定的隱身效能,於是它們對時任國防部長的哈羅德·布朗和副部長的威廉·佩裡進行遊說,希望能夠讓下屬的軍火商配合研究。
有了DARPA的力薦,政府高官自然對此事重視起來,因此才有了後來的F-117隱身戰機的出現。
這就是DARPA的能力,概括起來說,這個機構不負責具體專案的研究,只負責對未來前沿技術的把控。說白了這就是一群充滿想象力的“投機者”,他們每天的工作就是搜尋一些超越時代的技術,然後利用手中的資金去資助這些專案,協調軍方高層和技術人員間的關係,而後在專案取得成功之後再推薦給軍方,最後轉變為量產型武器或其他用於軍事目的的技術。
DARPA的歷史
你可能會好奇,就這樣一個“投機倒把”的機構怎麼會有如此大的能力呢?這就要從它的歷史說起了。
50年代的冷戰期間,蘇聯在太空領域的發展要快於美國,原本兩國處於同一起跑線,可就在幾個“呼吸之間”蘇聯已經成功的拿下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的發射、第一位宇航員的升空和首次出艙執行太空行走的等多個世界性創舉。在蘇聯“狂歡之時”,大洋彼岸的德懷特·艾森豪威爾可坐不住了,說好的要“冷戰”,這一邊倒的局勢以後還怎麼“戰”呢?
此外在這段時間裡,蘇聯的核武器研製也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技術無法領先,現在連生存都有可能受到了威脅。面對當時美國軍事技術研發機構的無所作為和各大軍種之間無休止的惡性競爭,在1958年艾森豪威爾決定成立一個獨立於軍種之外,受國防部直接領導的高階研發機構,這就是DARPA的前身,最初它也叫高階研究計劃局,只是代號有所不同,為ARPA。
當時艾森豪威爾的想法可能也沒有那麼複雜,大概就是想讓美國在技術上快點追趕上蘇聯,所以這個ARPA在成立之時就擁有不少的特權,比如獨立於三軍之外直接向國防部長報告、其內部計劃的制定可不受任何外部的干擾、可以探索那些遠遠超出當前軍事需求的技術、可投資那些“高風險”專案等等。這些為追趕蘇聯的特權在日後被保留了下來,同時也讓其在發現超前技術方面沒有了任何的掣肘。
當然了,這也不是說ARPA就可以隨便“玩”了,它還是有任務在身的。艾森豪威爾給予下達的第一項命令就是要在三個方面快速拿出解決方案,即:將美國送入太空、及時準確的探測蘇聯的核試驗進度和發展導彈防禦系統,而為其撥付的專案資金首期為5.2億美元,注意!這可是50年代末期,5.2億美元可是一筆不小的投資啊!
在高投入的驅動之下ARPA立即投入工作:
太空領域:在美國尚未成立NASA之前,一切有關於太空領域的研究皆歸ARPA管轄。在此期間海軍導航衛星系統(NNSS),也就是GPS的前身被推出、阿格斯計劃(在大氣層建立混亂輻射帶來干擾來襲導彈的計劃)也曾被討論過,不過後來NASA成立了,這些有關太空方面的研究就全部轉交給NASA了;
探測蘇聯核試驗領域:ARPA為此制定了Vela計劃(也叫帆船計劃),主要透過太空衛星、增加陸基地震監測臺等措施來監測蘇聯進行的地上/地下/水下核試驗,據資料顯示該專案的效果其實還是不錯的,只是很少被人提及;
導彈防禦計劃:該計劃是ARPA在移交太空專案之後機構內的“重頭戲”,在60年代它消耗了大約一半的預算來推進。期間的他們曾推動過一項極為複雜的Arpat導彈攔截計劃,這項計劃甚至連當時的ARPA負責人都認為想法過於“瘋狂”,在花費了數千萬美元之後被放棄。
不過後來的哨兵計劃和彈道導彈防禦系統計劃都是根據ARPA的設想而來的。
除此之外,在60年代正值越南戰爭爆發,ARPA也為軍方推進了一個名為“敏捷計劃”的專案,其實就是所謂的“反叛亂計劃”。其中比較知名的案例就包括在越南使用化學落葉劑(橙劑)等。
到了60年代末,ARPA基本已完成成立之初總統所賦予的重大任務,而後該機構開始將主要專注點轉向那些前沿技術的探索上來,在1972年它正式更名為DARPA。
DARPA內部的奇葩制度
目前DARPA內的編制人員總數為220名,其中專案負責人多達100人,別看人數少,可他們跟進專案可一點都不少,現在至少有250個專案正在推進中。
DARPA的機構組成包括六個辦公室:
- 自適應執行辦公室:負責技術轉量產、協調研發機構和軍方過渡的工作;
- 國防科學辦公室:追逐那些被普遍認為是很有前途的技術,並將其轉化為軍事能力;
- 資訊創新局:為軍方尋找具備壓倒性優勢的技術,保持美國軍隊的技術領先;
- 微系統技術辦公室:主要關注點為電子、光電子、微電子和異構晶片等方面的技術,同時為國家解決生物、化學和資訊攻擊的技術問題;
- 戰略技術辦公室:主要負責尋找那些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前沿技術;
- 戰術技術辦公室:將高風險、前沿技術轉化為高回報的軍事專案;
- 生物技術局:負責發現和推進有關生物學、工程應用和計算機科學方面的技術。
在這個可以將科幻小說變為現實的獨特部門內,創新是其根本,但它本身卻完全沒有任何的創新能力,因為在這裡工作的人根本就不是類似於“臭鼬工廠”裡那些頂級工程師和科學家等等高階人才。他們的僱員更像是“基金分析師”或者是“初創公司的首批員工”,這些人的使命就是去發現技術並“押注”,在對專案進行嚴格的評估之後,DARPA會直接給予資金資助,而後靜待研究成果完成。
當然,這種“投資”是有風險的,根據DARPA的歷史經驗可得,假如“投資”100個專案的話,如果能有10個最終成功那就是可喜可賀的了!大多數情況下這些投資都是“肉包子打狗”!
對於DARPA裡的人來說,花錢無所謂,能夠最終拿到革命性的技術才是他們真正的使命。所以在資金的流轉方面,低於150萬美元的“投資”基本不需要任何的審批,僱員隨時可以取用,這被內部人員稱之為“苗木計劃”。
在預算方面,別小看這個僅有200多人的小機構,他們每年可支配的資金約佔美國國防預算的0.5%左右,以去年美國的7500億美元國防預算計算,DARPA共分得37.5億美元,錢不少吧!
獨特的部門除了資金隨便花之外,在人員流動方面它也有著自己獨到的一面。據一份關於DARPA的報告稱,在這個機構內僱員的年更替率高達25%,而大多數高離職企業的離職率最高也就在15%左右。
在DARPA內,負責人不喜歡員工長期留任,一般來說在這裡除了主要負責人之外,普通員工的工作年限最高也就是五年時間,一旦超過這個期限,部門會通知其自動離職,更誇張的是在員工入職後發放的銘牌上明確標明瞭他的離職日期。
DARPA給出的解釋是:該部門需要時時刻刻的創新和發現前沿技術的銳利眼光,頻繁更換人員可以保持機構內的創新能力。
這就是一個將諸多想象中的未來技術轉化為實際應用的美國高階研發部門,獨特、高效、奇葩外加不可思議的行為方式最終拿出來了一個又一個讓世界都為之嘆服的專案。
注:目前DARPA在推的專案包括:
無人反潛戰艦專案、空中優勢計劃(第六代戰鬥機)、癌症研究、二進位制結構推理系統(其實可能就是雲計算)、寬頻電磁頻譜接收系統、複雜作戰環境下的因果探索、認知威脅預警系統、無人協同作戰系統、新型效應器控制飛機計劃、光學武器、動態頻譜訪問技術、實驗性太空梭、快速網路介面、先進攔截器技術、高能液態鐳射區域防禦系統、昆蟲盟友專案、多方位防禦快速攔截交戰系統、士兵植入神經系統、蛋白質設計、衛星遠端監聽系統等等,太多了就不一一列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