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初期,女性科研人員的文章發表量明顯低於男性同行。
據瑞士日內瓦大學官網10月20日報道,該校與日內瓦大學醫院、英國醫學會下屬的BMJ出版集團合作的一項新研究《11家生物醫學期刊收到新冠肺炎科研文獻投稿中的女性作者:橫斷面研究》顯示,新冠肺炎疫情給女性科研人員職業發展造成較大沖擊。
該研究作者之一、日內瓦大學社群健康與醫學系助理教授安熱勒·加耶-阿熱隆(Angèle Gayet-Ageron)介紹,就刊發學術期刊的文章而言,有三個作者頭銜表明文章的主要貢獻者,即第一作者、最後作者、通訊作者。作者頭銜反映了科研人員在科學生產中發揮的作用,因此在升職等決策中被作為參考,三個關鍵性頭銜以及發表文章的總數對於科研人員的職業上升至關重要。
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前的兩年裡,科研文獻的第一作者、最後作者、通訊作者中,女性所佔比例分別為46%、31.4%、38.9%。為了解疫情是否給女性科研人員發表成果帶來負面影響,研究人員分析了BMJ出版集團旗下11家期刊2018年1月1日至2021年5月31日收到的63259份投稿的作者情況。這些投稿中既有關於新冠肺炎的研究,也有其他主題的研究。一般情況下,一項研究從開始實施到成果發表平均需要3年,但疫情期間發表過程顯著加速,因為科學界需要儘快使用可靠資料。
分析結果顯示,在疫情初期,即2020年初,女性第一作者、最後作者、通訊作者的比例較疫情前大幅下降,分別為近20%、12%、20%。這與出行限制、學校和科研機構暫時關閉有關。考慮到職業和家庭負擔,女性似乎更難在居家辦公期間繼續開展科研活動。
擁有關鍵性作者頭銜的女性科研人員少於男性,新冠肺炎疫情把學術界的這一“隱性共識”放大。因此,研究人員建議,在職位申請和晉升、科研經費發放等決策中,應將這種性別不平等納入考量,以免妨礙女性學者的職業發展。
(王悠然/編譯)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