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錢在我們這個社會中重要嗎?在愛情中佔有怎樣的地位?其實,答案是不言而喻的,每個成年人心中都有一杆秤。
大多數基於浪漫的愛情活動,沒有一個不是和金錢掛鉤的。一場演唱會,一次旅行,一次西餐,甚至一場電影。
可是,錢就真的決定了愛情,決定了一個人的價值嗎?物質是生活的基礎,但現在很多觀念中,未免太過於強調金錢在感情之中的作用性,從而讓人迷失。
金錢觀、價值觀有一個很有效的作用,見證人心。
正如鄒韜奮所講的:金錢往往成為真正情義的障礙物。
有個讀者和我諮詢,她有一個相處了兩年的男朋友,對方家庭條件一般,個人能力也一般,總之就是一個完全可以淹沒在人海的存在。
這個讀者自己呢,家庭條件和對方匹配,個人能力略高一些。讀者的母親很堅定地反對這段感情,用老人的話來說就是:“過了30歲還只能騎腳踏車的男人,沒前途。”
讀者很痛苦,她說自己不是傻白甜,很理解母親是想讓自己今後生活有個保障,但與此同時又割捨不下這段感情。
接下來,我們先不對這一現象進行分析,而是先在聽我說一個見聞。
馮巖騎著腳踏車在上班的路上,隱約覺得後面有人想要超車,自己在狹窄的小道里往旁邊挪了挪,結果後面的電動車還是沒過去,撞在了自己的右腿上。
馮巖回頭一看,一個女孩半倒在地上,電動車摔在了另一面。馮巖趕緊扶起女孩,看到對方沒有受傷,就想安慰兩句後離開。
結果女孩起身後,馮巖首先看見的是對方的一臉濃妝,接下來聽到的是尖利刺耳的聲音:“我第一天上班,你把我弄得這樣狼狽,想讓我遲到嗎?真是剋星!”
女孩打量了馮巖一眼,惡狠狠地說:“一個快40歲的大男人,還騎腳踏車上班,真可憐。”
馮巖不置可否,看著對方絕塵而去。
如果是可以寫電視劇,我一定安排這個女孩成為馮巖的下屬。可是生活不是電視劇,沒有那麼多巧合。
這個女孩永遠不會知道,其實馮巖重點高校畢業,有著自己的科研團隊。一線城市優質地段近200平的住房,家裡車不止一輛。
可是馮巖喜歡騎腳踏車上班,他不願開車、不敢坐飛機。但並不代表他“可憐”。
生活裡,越是格局小的人,越會在嘲諷、貶低他人。用不著跟他們一般見識,整理好自己的心情,看清自己生活的方向才是重點。
車,放到我們的生活中其實就是一個單純的代步工具而已。可是很多人偏偏要把有沒有車、開什麼等級的車放到衡量一個人的能力上面來。
其實人內心的豐盈與否,不是物質能衡量的。也不是有了面子,就有了“裡子”。
回到最初的話題“30歲還在騎腳踏車的男人,能不能嫁”,對於讀者的困惑我有兩點建議:
一是從你的自身擇偶觀念出發
問問你自己的心,你是願意接受平凡的生活還是一心想過富足的人生;
是更看重感情和兩個人的契合度,還是物質戰勝一切。
二是從對方的角度來解讀
先判斷這個人是隻有一輩子“騎腳踏車”的能力,還是今後會有一定的發展空間;
是有能力並不流於表面,即男人本身有經濟能力,但是卻依舊選擇較低調的生活方式,還是本身就滿足於現在的生活狀態。
女孩子要記住一點,不要因為現在愛得忘乎所以而失去判斷,要知道自己是個怎樣的人、心裡有怎樣的慾望。
別初期友情飲水飽,真正走進婚姻後怨聲載道。一段充滿後悔與埋怨的婚姻,是不幸且痛苦的,也是對雙方的不負責。
寧欺白鬚公,莫欺少年窮。
年少的我們,不要急於求成,急功近利。不切實際的目標和慾望,滋生的只能是煩惱和自暴自棄。
你想要的一切要匹配自己當下的能力,這樣才能轉化為前進的動力。
每個人都有選擇過怎樣生活的權利,最怕的是有的人表面上缺的是金錢,本質上缺的是觀念、能力、擔當、抉擇的勇氣。
-END-
世界那麼大,感謝你,可以看到我!
【文|唯唯安:筆有溫度、為情發聲,一個熱愛文字的不典型寫作者,邀請你共同感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