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染黃了長江兩岸,曠野到處是水稻金黃一片。站在大金劉元后的高山上極目,分明沒有絲毫秋涼,卻只有幾分豐收喜悅的情懷。金黃的稻子熟了,紅薯也該是起挖了的時候了。
缺衣少食的年代,高產的紅薯是不可多得的養家餬口主食。勤勞的武穴人,為了讓紅薯利用價值更大,發明了用它磨製紅薯粉。而我們很多人關於農家的土法精製紅薯粉記憶,也是來自於那個時代。
苕粉是武穴農村必備的傳統美食原料,以前每到十一月,農忙結束,農人們農事忙完了,就開始琢磨著鼓弄一下農村的美食了。仿若是誰的一聲呼喚,家家戶戶就開始土法制苕粉了,而房前屋後晾曬的白花花的苕粉便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裝飾了曾經蕭條過的農村歲月。
經過夏的孕育、秋的收穫,從地裡挖出來的紅薯,到商品紅薯粉,手工程式複雜,費時費工,前後需要時間大概一週左右,這還是好天氣的情況下,所以美食好吃,活兒卻難幹啊。
已經好些年沒有見到這個傳統工藝了。今日之巧遇,喚醒了俺這些土生土長農村人關於苕粉的情結,甚是感興趣,特的記錄下打苕粉的全程。
首先是將收穫的紅薯逐個清洗乾淨,去除壞紅薯和雜質。
第二步,把洗淨的紅薯整個倒進破碎機裡,底下放個大盆接紅薯渣,幾分鐘的時間,100斤紅薯被打個粉碎。
第三步,再用乾淨的大木盆子把粉碎的紅薯渣盛起來,加入水攪拌均勻。
第四步,準備好正方形白紗布一大塊兒做濾布,用繩子捆住四個角吊在工字型的濾架上。操作者一手扶著濾架,一手把攪拌好仿若紅薯渣舀到濾布中,反覆搖動濾架。裡面的澱粉和水就混合成白色的汁漿,順著紗布細微的縫隙,源源不斷的從濾布流入缸裡。為了保證“苕粉”過濾充分,可以重複過濾幾次。
第五步,精華就在白紗布下面的過濾下來的溶液。濾液然後經過一晚上的一沉一澱,澱出薯肉之原味,倒掉多餘的水,盤底裡就形成了厚厚的軟糯筋道白色沉澱物溼粉了。
第六步:溼紅薯粉挖出來放到太陽下曬乾。
從種紅薯開始,收割、清洗、過濾、晾曬,全是力氣活。每當那潤白如羊脂的紅薯澱粉沒有一絲雜質,在太陽下閃爍著耀眼的白光,散發出甜醇的悠香的時候,農人的臉上也洋溢著收穫地喜悅。蒼勁的冬陽照在塊狀的澱粉上,藏在裡面的水分被徹底蒸發,嫩白的澱粉變得鬆散蓬鬆,宛若少女的臉龐細白滑嫩,這時候就可以用塑膠袋裝起來儲存或者出售了。
感喟許多傳統手藝在時代大潮中沉淪,而這種手工工藝能頑強傳承下來了,是多麼的不容易啊。
農村大哥土法秘製出的紅薯粉,家家都會做出道道美食,苕粉丸子,苕粉溜兒,苕粉絲。這種手工做法城市人可能一輩子都沒見過,這種口福城市人可能一輩子都沒嘗過。
不只是我們,就連外地人到武穴,心心念唸的就是本地特產菜,除了山藥豆泡燉排骨,拍在第二位的非苕粉溜兒苕粉丸莫屬了。
紅薯粉一直是鄉下飯桌上一道美味佳餚原料,用這些紅薯粉加上臘肉丁和花生米一起做成的菜,我們一般叫苕粉溜兒,吃在口中柔中有糯、糯中帶綿,稍不留意,整塊的就會自己滑下喉嚨。味美可口,香氣四溢。而冬日裡在那氤氳飄香的霧氣中,爽滑而透明的紅薯粉餅在鍋中翻滾,母親的臉龐上分明籠罩著的是一種幸福。便想,這麼多年來,我們對紅薯粉的情有獨鍾,不只是它的美味誘惑,其實更因那裡面藏著的,是濃濃的鄉情。
遊子們對故土的複雜情感裡,一定摻雜著對家鄉美食的懷戀。許多闖蕩在外走過很多地方的武穴人,看過了很多風景,嘗過了很多美味,而深藏在兒時記憶裡的家鄉味道,是最能觸動他心底最柔軟的部分,那便是家的味道,紅薯粉便成了每個武穴人舌尖上鍊接故土的難忘的記憶了。
(作者:卓力傳媒 鄒曉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