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見到陰陽,金木水火土,甲乙丙丁,十二屬相等。這些都離不開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基礎組成部分“陰陽五行天干地支”。
陰陽
陰陽者,“陰”者暗也;“陽”者明也。"陰陽"是古人對宇宙萬物兩種相反相成性質的一種抽象,也是宇宙對立統一及思維法則的哲學範疇。中國先賢拈出"陰陽"二字來表示萬物兩兩對應、相反相成的對立統一,"陰陽"的思想對儒家、道家都影響很大!在他們的著作中都有體現,在《道德經》中說:"萬物負陰而抱陽"、在《繫辭》中說:"一陰一陽之謂道"。而全本《易經》其實就是在講"陰陽"變化的數理和哲理。《易經》的基本思路其實就是:陰陽交感而生宇宙萬物,宇宙萬物是陰陽的對立統一。
那麼,具體來說何為“陰陽”呢?即“天為陽,地為陰;春夏為陽,秋冬為陰;白天為陽,夜晚為陰;男子為陽,女子為陰;上為陽,下為陰;前為陽,後為陰;人身為陽,體內為陰;……。”
五行
所謂"五行",《尚書·洪範》中說:"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在古代認為宇宙萬物就是由這五種基本物質構成的,它也是關於宇宙、社會屬性及其變化規律的範疇系統。"五行"的"行"有"執行"之意,所以"五行"含有"變動、運轉"這一個非常重要的觀念!也就是通常所說"相生"與"相剋"。
【五行生剋圖】
"五行"並不是說"金、木、水、火、土"這五種具體物質本身,而是指五種不同屬性的抽象概念。隨著“五行”學說影響的擴大,輻射到了諸如內丹、飲食、醫學、音樂、術數、地理等方面。如“五行主五臟”(心、肝、脾、肺、腎)、“五行主五官”(耳、鼻、口、眼、形)、“五行主五色”(青、赤、黑、白、黃)、“五行主五音(宮、商、角、徵、羽)”、“五行主五味”(酸、苦、甘、辛、鹹)、“五行主五方”(東、西、南、北、中)……。
五行學說在我國曆史上,直至現代都起到了重大而深遠的作用和影響。在教義上,“五行”又常與“陰陽”相對舉。故世人常說:懂的“陰陽五行”之道,盡矣!
天干地支
遠古時代古人以天干地支來作為載體。天干承載的是天之道,地支承載的是地之道。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在人成運;天道與地道決定著人道,故設天干地支以契天地人事之運。天地定位,干支以定時空,時空以定世界。乾象天而支象地,萬物雖長於地上,但是萬物的榮盛興衰卻離不開天。十天干與十二地支的組合,形成了六十甲子,六十甲子用以闡述天地人之學。
《世本》曰:"容成造歷,大橈作甲子。"從文獻記載來看,黃帝時期就有十二地支,都代表著每年十二個不同的月令、節令;殷商時期出現了甲乙丙丁等十個計算和記載數目的文字,稱為天干,並與地支結合運用(如甲子、乙丑等),用於紀年、月、日、時。天干地支,是應用易學在實踐方面的重要手段和途徑之一,很多事物的發展規律都是透過它來認知。
十天干:
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
天干陰陽屬性
甲、丙、戊、庚、壬,屬陽。
乙、丁、己、辛、癸,屬陰。
十二地支:
子(zǐ)、醜(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
【地支與十二生肖】
【地支與十二時辰】
六十甲子
歲星繞日一週需時為地球繞日之十二週,史稱黃帝命大撓,作甲子以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字,每字代表地球之一年,亦即歲星(九大行星中之木星)繞日一週軌道十二分之一,由子至亥十二年一小迴圈;昔人以為過短,復加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以拼合地支。從甲子起至癸亥,共六十年為一大迴圈, 週而復始以紀時,如:甲子、乙丑、丙寅……等(今年排至壬辰,明年癸巳)年份,稱為六十甲子神,亦稱六十元辰。神皆有名姓。
六十甲子是中國人民最早、最大的發明創造,又稱六十花甲子,其最古老的用途是紀年、紀月、紀日、紀時。紀年為60年一個週期,紀月為5年一個週期,紀日為60天一個週期,紀時為5天一個週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