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九緣(富書作者)
人生最好的活法,無非是能夠享受獨處,學會沉默,掌控慾望。
什麼是成年人應該有的生活狀態?
林語堂先生說:“生活的智慧在於逐漸澄清濾除那些不重要的雜質,而保留最重要的部分。”
人這一生,前半生在不斷地撿起,到了後半生又不斷放下。
走過半生,意識到簡簡單單,才是成年人最應該擁有的一切。
寡,是最好的修行,也是一個人的最好活法。
- 寡身,才有清歡
王維作為詩人,無疑是幸運的,他看過大唐盛世,也不負志向,年紀輕輕便高中為大樂丞。
王公貴族與他結交,寧王爺待他亦師亦友,更有唐玄宗青睞。
到了中年,王維已經官居為丞相,門庭訪客絡繹不絕,無數人爭相拜訪他。
但,王維在看遍長安花後,發覺現在的生活約束太多,人和人之間沒了純粹的來往相交關係。
於是選擇遠離人群,隱居竹林密佈的輞川,享受一個人灑脫的生活,成了他的抉擇。
在輞川竹裡館,王維邊彈琴邊高歌長嘯,沒有人知道他在這裡,只有一輪明月高懸。
也是在這個時候,王維有感而發寫下:“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王維的孤獨,哪有無可言說的寂寥,只有獨處的時候怡然與自得。
獨處,是我們一生的修煉:寡身,是我們心靈的迴歸。
作家馬德寫道:“一個人的靈魂,只有在獨處中,才能洞見自身的澄澈與明亮,才能享受生命的葳蕤與蓬勃。”
很多時候,不是我們在恐懼一個人相處,也不是因為太過無聊,更不是需要人陪伴,而是害怕探索自己內心的深處。
如蔣勳說:“寂寞會發慌,孤獨則是飽滿的,孤獨是生命圓滿的開始。”
拋棄外界的喧囂,一個人靜靜地閒坐,一個人的清歡,勝過一群人的狂歡。
不管外界人來人往,始終保持內心的一份寧靜,人生最好的狀態,不過是雖寡卻不孤。
- 寡言,才是智慧
佛說:“禍福無門,惟人自召。”有惡行、惡言,自然會有惡果。
有位老者,勤勞能幹,但家中財物和親人關係卻日漸淡薄,惶恐的他趁著晨光跑到寺廟裡問詢。
他在大師面前,喋喋不休地說了很多話,問了很多問題。而大師卻一言不發地坐著,老者急著回去幹農活便離開了。
沒過多久,他又跑到大師面前,將之前說過的話,問過的問題又說了一遍。
這次,只見大師緩緩起身,把他帶到寺廟的水井邊,第一次開口說話:“你知道為什麼你的家人和你關係不睦,家中財寶積攢不起嗎?”
老者不解,大師說:“太陽很有力量,能照亮一切,可你現在抬頭看它卻很晃眼。
但你看身邊這口井水,幾乎讓人感受不到它的存在,卻能夠滋養著花草樹木包括寺廟眾人。”
說完,大師轉身離開,留下老者若有所思。
有時,安靜,反而更具有力量。說話亦是如此,話越多越聒噪,心越不定。
如《道德經》所言:“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意思是人說的話太多,往往容易陷進麻煩中,還不如保持緘默,把話留在心中。
人生就是一場無聲的磨練,每一次的沉默,都是摒除是非,適時恰當的沉默。
年輕的時候,以為和別人誇誇其談,口若懸河是種本事。
到了一定年紀,有了一定閱歷,會發現其實有時候一聲不響,才是世上最大的力量。
因為不為展現自己,不為爭贏他人,會更多地將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修身且自省。
就像王小波說的:“從話語中,你很少能學到人性,從沉默中卻能。假如還想學得更多,那就要繼續一聲不吭。”
- 寡慾,才懂擁有
或許大多數人都曾經歷過,這樣兩個階段:
還未曾見識過世界時,來者不拒,什麼都想要,拼命地做加法;但當認清這個世界後,反而意識到眼前的一切,虛而不實,風吹就散。
曾經看過這樣一則故事。
儒學大師董仲舒出生於官僚之家,家中藏書萬車,而他自幼便對讀書產生濃厚的興趣。
他的父親董太公,為了讓孩子讀完書後放鬆休憩,決定在家後院修造一座花園。
建花園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第一年,董太公派人到南方學習技術。
等到開工修建後,董仲舒姐姐多次邀請他去看,但他卻手捧竹簡,背誦詩經。
第二年,花園新置一座假山,鄰居家的孩子都來了,他們紛紛爬到假山上,呼喊董仲舒過來一起玩。他動也不動,頭也不抬,在認真地刻寫詩書。
第三年,花園終於建成,恰好是中秋節一家人聚在花園賞月,可就是不見董仲舒人影。原來他趁著家人賞月之機,找先生研討詩文去了。
對大多數人來說,走得出第一年的吸引,走不出第二年的心動、第三年的誘惑。
慾望太多的人,容易被亂花迷住了眼,丟失了自己本心。
也並不是說人要無慾無求,而是要去掉不切實際的念想,當我們能夠駕馭自己的貪念,便不會被慾望所牽制。
正如董仲舒不為外物所移,專心學問,最終成為一代儒學大師。
就像《增廣賢文》中寫的:“良田千傾不過一日三餐,廣夏萬間只睡臥榻三尺。”
不管過得多華麗精緻,本質上都是一日三餐,臥榻三尺。
說到底,人這一輩子所需不多,簡單樸素即可。
很認同一句話:“生命為自己而存在,它是樸素而自己的事情,不是在眾人之前的雜耍。”
人這一輩子,本就是化繁而就簡,從繁華到簡單的時刻。
寡身,活在當下,不被嘈雜干擾。
寡言,穩重做人,說話更有分量。
寡慾,清淨養心,看透俗世本質。
人生最好的活法,無非是能夠享受獨處,學會沉默,掌控慾望。
寡,不等於丟棄一切,而是懂得精簡生活;寡,不等於孤獨,而是認清了自我。
讀懂了“寡”字,生命的不安,才能平息下來,做回真實的自己。
作者簡介:九緣(富書作者),和500萬人一起升級生活認知,本文來源:富小書,本文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注:本文章圖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