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讀者,你是否有過疑惑:為什麼電視的尺寸有32寸不是30寸?為什麼近兩年65寸、75寸的電視越來越多?98寸這麼大的電視是怎麼生產出來的?那就讓我們用3分鐘來了解一下螢幕尺寸的進化之路~
首先我們先來看下螢幕的尺寸是怎麼定義的。通常情況下我們常說的電視機尺寸大小就是以螢幕對角線長度衡量的,也就是從左上角到右下角的距離,一般以英寸作為單位(1英寸=2.54釐米)。而目前來看電視的長寬比一般都是16:9,舉個例子的話,一臺65寸電視對角線長度就是65x2.54=1.65米,長度約1.4米,高約0.8米。
那麼問題來了,這樣的尺寸規格是誰決定的呢?其實這和電視品牌的廠家關係不大,主要是由於更上游的電視面板廠決定的。我們常看的液晶電視是由液晶電視面板、背光、主機板、音響等許多元件構成,液晶面板是其中決定最終顯示畫面的重要部分。液晶面板是兩層很薄的玻璃基板中間包裹一層液晶分子構成的。生產時,採用的玻璃基板有一個固定的尺寸,再透過切割形成各種尺寸的液晶面板。那麼如何切割玻璃基板會使原材料利用率較高,最終成品的經濟效益較好,也就決定了最後生產出的面板尺寸大小。
說到這裡也許聰明的你就會問了,既然玻璃基板的尺寸是一定的,為什麼電視面板的尺寸還有這麼多種呢?其實這裡說的玻璃基板尺寸一定,是對於固定的一條產線來說的。而不同廠家的生產線由於建廠時間不同、投資不同,所對應的玻璃基板尺寸也是不一樣的。這也就是面板廠常說的第幾代世代線的區別。
(圖片來源:微信公眾號WHYLAB)
以電視面板為例,三星的第一條7代線早在2005年就實現量產了;而2011年大陸的第一條8.5代線,則是來自BOE的北京產線。這也就決定了早期的液晶電視面板更多是由相對較小的玻璃基板切出的小尺寸面板。整個市場也被韓臺所壟斷。而隨著近年來大陸面板廠的加碼投資,10.5代線也逐漸開始顯山露水。2018年京東方在合肥量產了全球第一條10.5代線產線,也將65寸、75寸電視帶到了消費者身邊。隨著更多10.5代線逐步開出,整個電視面板產業世代線的升級也逐漸明朗,一些老舊的產線也逐漸難以跟上腳步,走向“退休”。
以BOE為例,我們生產電視的產線有四條8.5代線,一條8.6代線以及兩條10.5代線,這樣就可以對應市場需求的幾乎所有尺寸。對於電視面板來說,8.5代線我們可以經濟切割32寸、43寸、55寸、更大甚至86寸、98寸等;8.6代線則是可以對應50寸、58寸、70寸、90寸等差異化的尺寸;而10.5代線則將更多的65寸、75寸電視帶到了消費者身邊。
回到我們文章開始時的疑問,螢幕尺寸的進化之路其實更多可以歸結為世代線的演替。高新世代線的開出,帶來對老舊世代線的汰換,更大、更好的螢幕也就隨之飛入千家萬戶。
在2020年11月的BOE IPC(京東方全球創新夥伴大會)上,BOE秉承“推廣8K,普及4K,替代2K,用好5G”的“8425”戰略,在未來三年正式了提出5080大屏戰略。BOE依託產品和技術創新,大尺寸雙產線、超大尺寸雙中心,聯合客戶端、供應端等上下游戰略合作伙伴,提出 “至臻化、超大化、娛樂化、時尚化、多元化”的大屏產品策略;打造帶來“原景、全景、極速、無界、健康”極致體驗感的全系列產品。
BOE將繼續秉承“深度合作、協同發展、價值共創”理念,攜手全球合作伙伴、賦能超清大屏顯示應用場景,共生髮展、共創價值,引領螢幕尺寸的進化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