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對於中國人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不僅代表著一個家族的傳承,還牽扯著財產繼承等方方面面的因素。直到今天,還有家庭因為孩子的冠姓權而爭吵不休。實際上,姓在中國歷史上也經歷了上千年的演變,它們的來源各式各樣。有些人以部落為姓,有些人封地為姓,有些人以官職為姓,有些人以職業為姓。
那在當今社會上,有哪些姓氏屬於“官後代”姓氏呢?據《通志·氏族略》記載,源於官職的姓氏將近100個,包括司空、司寇、司馬、司徒、上官、史、錢、樂等姓氏。爆史君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比較常見的八大“官後代”姓氏。
第一位:張姓。張姓自古以來在中國就是大姓,在宋朝是第三大姓,元朝和明朝是第二大姓。據公安部戶政管理研究中心釋出的資料顯示,在2019年,張姓人口總數達到了0.954億,是當今中國的第三大姓氏。
而張姓之所以說是“官後代”姓氏,與其始祖張揮有很大的關係。張揮是皇帝之孫、少昊第五子,原本居住在清河。在涿鹿之戰中,張揮發明弓箭,助黃帝打敗蚩尤,被賜姓張氏,封清陽侯,拜弓正之職。從此,後人便以張為姓。
第二位:李姓。李姓也是中國大姓之一,宋朝時為第二大姓,元朝和明朝為第三大姓。據官方釋出的資料顯示,李姓在2018年有1.009億人,為全國第二大姓。李姓的血緣先祖為皋陶,皋陶是大禹時期掌管刑罰的官,稱“大理”。後來便以官命族為理氏。殷商末年,世襲為理官的理徵因直言勸諫紂王被殺,兒子利貞隨母親契和氏逃難,到豫東鹿邑定居。在逃難過程中,母子二人一路靠吃李子才得以存活,為了報答李子的救命之恩,理利貞便改姓為“李”。
大禹
第三位:錢姓。在宋朝的《百家姓》中,錢姓排名第2,這得益於當初編寫百家姓的儒生就姓錢。在2013年,錢姓人口約249萬,在全國排第93位。錢姓最早可追溯至皇帝七世孫彭祖,據說彭祖的真名乃是籛鏗。因被堯帝賞識,封於大彭,便以彭為姓。而彭祖的兒子籛孚在西周時任掌管錢財的錢府上士一職,便繼續以錢為姓,將錢姓傳揚下來。
第四位:史姓。據官方資料顯示,在2006年,史姓人口達到了250多萬,在全國排第八十五位。而史姓的始祖可以追溯至黃帝的史官倉頡。倉頡由於創造了文字,被黃帝任命為史官,人稱“史皇氏”。倉頡之後,姓氏演化為倉氏、史氏、侯氏、侯岡氏、夷門氏、倉頡氏。其中一支以官名為姓,就是史氏。
倉頡
第五位:司馬。司馬是古代職官名稱,專門負責管理馬匹,是非常重要的軍職。這一官職始置於殷商時期,位次三公,與六卿相當。從西周開始,有人以司馬為姓。司馬家最鼎盛的時期,便是魏晉時期。曹魏年間,權臣司馬懿把持朝政。後來孫子司馬炎篡魏建晉,司馬成為國內最顯赫的姓氏。如今司馬一族有後人約2.8萬人,全國排名第549位。
朝廷三公
第六位:司空。司空也是古代官職名,始置於4000多年前的唐、虞之際,專管土木和水利工程建設。周朝時位列六卿,漢朝時位列三公。傳說在堯帝時期,大禹就做過司空一職。後來他治水有功,兒子啟又建立了夏朝,子孫中便有一支以“司空”為姓。司空姓在中國非常古老,但在中國大陸和臺灣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司空排名第439位。
第七位:司徒。司徒也是以官職命名的複姓,祖先可追溯至舜帝。舜曾為堯的司徒官,負責管理民眾、土地、教化百姓等事,職位相當於宰相。舜成為部落首領後,命契為司徒。而契則是商朝的始祖。據史籍《史記》和《通志·氏族略》記載,在舜的支系子孫中,有人以官職為氏,稱“司徒氏”。司徒複姓在中國大陸和臺灣省都未排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司徒排第438位,複姓中排第31位。
第八位:上官。上官複姓源流單一,出自楚國貴族羋姓。他們的始祖為戰國時期的楚國公子子蘭。戰國時期,楚懷王封他的小兒子子蘭為上官邑大夫,後世子孫便以邑為名,稱“上官氏”。上官複姓在中國大陸和臺灣省都未排入百家姓前三百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第411位。如今上官複姓後人有7.5萬餘人,在全國排第510位。
大家還想知道關於自己姓氏的哪些內容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