螢火蟲和熒光棒都是生活中常見的能發光的東西,那麼它們的發光原理是相同的嗎?
我們先來看一下螢火蟲的發光原理。螢火蟲是一種小型的甲蟲,屬於鞘翅目螢科。在螢火蟲的尾部有專門的發光細胞,在發光細胞中有熒光素和熒光素酶兩類化學物質。在熒光素酶、ATP、氧氣等物質的作用下,熒光素髮生化學反應生成激發態的氧化熒光素,氧化熒光素中的電子從高能量的激發態躍遷到低能量的基態時,會釋放出能量,能量轉化為光能,就產生了熒光。
生成氧化熒光素的詳細機理如下:第一步,在熒光素酶的催化下,熒光素和ATP形成嘌呤腺苷核酸熒光素,第二步,由於羰基的吸電子作用,嘌呤腺苷核酸熒光素的α-H具有一定的酸性,在體系內的鹼性物質作用下失去質子,在α位形成碳負離子。第三步,碳負離子透過單電子轉移機理形成過氧陰離子。第四步,過氧離子與羰基發生親核反應,腺嘌呤核苷酸(AMP)離去,形成二氧雜環丁酮。第五步,不穩定的二氧雜環丁酮分解,釋放出二氧化碳,形成氧化熒光素。
請注意一下其中的二氧雜環丁酮(紅色的四元環)!
簡單來說,就是螢火蟲體內的熒光素藉助化學反應將能量轉化成了光能,從而產生了熒光。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更沒有無緣無故憑空產生的能量。從能量利用的角度來看,螢火蟲是靠消耗自身的能量而產生熒光的,因此要求發光具有很高的效率,不能產生大量的熱(這種型別的光稱為冷光),否則的話螢火蟲就很快變成“烤全蟲”了。
下面我們再來看一下熒光棒的發光原理。熒光棒,常見的多為長條狀的外形,外層以聚乙烯(塑膠)包裝,內建一玻璃管夾層,夾層內外液體分別裝有不同的化學物質。
熒光棒中的化學物質主要由三種物質組成:過氧化物、酯類化合物和熒光染料。玻璃管夾層內裝的是雙氧水等過氧化物,夾層外的液體是酯類化合物(多為草酸酯和鄰苯二甲酸酯)和熒光染料。
熒光棒經過彎折、擊打、揉搓等操作時,內部的玻璃管夾層破裂,裡面的雙氧水就跟外面的草酸酯接觸發生化學反應,反應的產生的能量傳遞給熒光染料,熒光染料就能發出五彩斑斕的熒光。
熒光反應的詳細機理如下:以草酸二苯酚酯和過氧化氫為例,草酸二苯酚酯被過氧化氫氧化生成苯酚和二氧雜環丁二酮(過氧化酯),二氧雜環丁酮不穩定,分解生成二氧化碳,並將反應產生的能量傳遞給熒光染料,染料吸收能量後發出熒光。
因此,熒光棒是熒光染料利用其它物質發生化學反應所產生的能量而產生熒光,而螢火蟲則是熒光素透過化學反應生成激發態的氧化螢光素,將螢火蟲體內的能量(即ATP所含的能量)轉化為光能而產生熒光。
我們來對比一下兩個反應的反應式:
我們可以看到,兩個反應的中間體都含有一個二氧雜四元環!此四元環不穩定,容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並透過氧化螢光素或染料實現化學能向光能的轉換。從這個角度來看,螢火蟲和熒光棒多多少少還是沾點親戚關係的,骨子裡的化學反應時是高度類似的,說不定五百年前是一家呢!它們的關係大概跟蝙蝠與雷達的關係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