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頸鹿:樹太高?我一定要長翅膀?不!我脖子可以更長。
貓科:獵物跑得太快,我一定要長翅膀?不!我可以埋伏,我可以鎖喉,我可以變得更加的強壯,速度也可以變得更快。
犬科:捕殺獵物,我一定要長翅膀?不!我可以群體出動,增強耐力。實在沒吃的,我還能吃點素。
鱷魚:開什麼玩笑,哥適應環境到都成了活化石好不?還需要飛?
野兔:殺手太強太恐怖,我一定要長翅膀?不!我可以跑!跑不過?我還能生!
穿山甲:雖然我甲厚,但恐怖直立猿太兇殘了。不過飛?還是算了吧!寶寶團起來,不要吃我。
熊貓:什麼都不要問,我負責賣萌就可以了。
……
企鵝:我想把翅膀變成鰭!
飛行可讓被捕食者躲避地面天敵,同時也能讓獵手在捕獵時更有效率。前者,是昆蟲進化出翅膀的主因之一,後者是虛骨龍類進化成鳥類的主要驅動力之一。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動物,都必須擁有飛行的能力才能躲避天敵。也不是所有的動物,都必須擁有飛行的能力,才能捕獲獵物。
只要它們不被淘汰,那麼它們就能留下後代。
特定環境下,讓某種生物不被淘汰的性狀特徵,那才是某一種生物在那個環境下的剛需。
雖然大部分的昆蟲,鳥類、蝙蝠透過飛行,讓自己留下了後代。但整個地球上,成功的生存策略,卻是豐富多樣。
某一天,上帝靈光一閃,打算做一個生態實驗。
他開啟自己的宇宙級量子計算程式後臺,重新造了一個位面地球,讓地球演化到了更新世,人類剛剛出現那一會兒。他找到老虎的程式碼,更換了一些資訊,讓所有的老虎基因改變,讓它們憑空擁有了一雙足夠飛行能力的翅膀,是為翼虎。同時,他鎖定了老虎的基因,讓老虎喪失了基因突變的能力。
擁有翅膀以後,翼虎捕獵能力增加的同時,能量消耗也空前增大,翼虎捕殺獵物量空前增加。多代之後,翼虎數量氾濫,稱霸全球。數十年後,大型食草動物消失甚至滅絕。沒有食物,哪怕擁有翅膀,翼虎也大量餓死。翼虎的數量很快空前下降,整個生態系統慢慢復甦,但老虎種群密度,降低到了空前的程度。整個地球上,大型動物的總量也維持在極低的程度,早起人類一度差一點滅絕。只有一些重新躲避進入叢林的人類得以倖存。
5000萬年後,各類動物紛紛進化,透過不同的策略延續了後代。
一些動物重新迴歸水域,海洋,一些動物生活在了地下,而陸地上的動物存活下來的,大多都具有了飛行能力,而且飛行能力比翼虎更快,更加的敏捷。
這些敏捷性動物,不乏狼、狐狸等一些中小型捕食者,是為翼狼、翼狐。在它們的影響下,老鼠等小型動物的後代,在隨後的幾千年之中,也紛紛進化出了翅膀。一部分進化出了類似於蝙蝠的翅膀,一部分進化出了類似於鳥類的翅膀。
此時人類的後代,進化出了四大類:魚人、地穴人、翼手人,羽人。
魚人、地穴人、羽人因為雙手、五官等各類器官退化,最終智力退化,失去了開啟文明的資格。
翼手人因為存在翼手,智力一直維持在足夠高度。
數億年之後,整個地球大陸,幾乎所有的動物都生出了翅膀。因為生存能力大大提高,再次進入了生物大爆發時代。隨著獵物的增加,翼虎的種群數量也大量增加,最後維持在當年沒有生翅膀的種群數量狀態。
從此以後,地球大陸上的絕大部分動物,都長出了翅膀。
後來,翼手人種群數量提高,最終點燃文明,馴化翼虎為戰騎。
數千年的天空文明戰爭,就此拉開了序幕。
進入科技文明時代之後,人類稱那個地質年代為:陸翼紀。
上帝摸著下巴看著宇宙級量子計算器的後臺,若有所思道:
為什麼動物不都進化出翅膀?原來是忘了給老虎裝上翅膀了!
飛行是最有效率的運動,為什麼動物不都進化出翅膀?
基因突變都是隨機的,動物的進化,是透過自然淘汰而推動的。如果把這個問題再變一個形式,那就是:
飛行是動物最有效率的運動,可讓動物在自然選擇之下更有優勢,為什麼動物不都進化出翅膀?
其實這也是典型的邏輯顛倒的問題,同時對進化的理解,停留在字面意思。(國內生物領域對evolution的翻譯一直都是進化,但用的卻一直都是“演化”的意義,這的確誤導了很多人。但在不說明的情況下,專業文章提及“進化”的時候,都是指“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