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晴,氣溫9~18℃,東北風二級。早上6:20起床,吃好早飯,就趕回鄉下曬稻。
到鄉下才7:20這樣,曬稻還早。裝備又在後備箱,停路邊先打了2個窩。
到家門口,太陽還沒能照上水泥地,掀開帆布,用鐵鍬、木耙把稻子鋪開。路過的長輩都是種植高手,告訴我頭一天的稻要一直翻。這些我也不懂,就按照他們說的做吧!
按照他們說的一遍遍地翻來翻去,太陽已經能照滿場地了,腰也酸的不行。咋一看,表面的稻子已經幹黃色了。翻著稻子,心裡也惦記著窩子,把難得幹活的一點積極性全部釋放之後,時間已經到了9:56,這是看過的。不管了,先去過把癮再說,拿上裝備出發。
窩子已經打了2個多小時,已經聚窩了。近段時間有看到相關的影片,也講到過這方面經驗,就是窩子打了,不要著急釣,哪怕已經有魚,也要等到聚窩之後再釣,那樣會形成一個搶食的現象。這個講的非常實用,傳統釣我也釣了20多年,確實有這樣的感受。那麼怎樣才能知道魚聚窩了呢!我想就是時間放長點,比如這條河裡一個小時這樣發窩,那就等的時間再稍微長點。今天2個半小時多點,到釣點,一看,窩子裡有不少魚星,有把握了。下鉤到底就是連貫的點動後送漂,鯽魚開始搶食了。這種漂相,讓多少傳統釣的人為之迷戀啊!後面下鉤就給口,都是點動後送漂一氣呵成。連桿三條後,需要稍作逗釣一下,給口還算乾脆,上了5條後,略讓窩子緩一緩,換個窩。
另一個窩點打的比較遠,陽光又刺眼,看不清漂相,憑水面上動靜上了一條。就是看草洞裡的水面本來是平靜的,七星漂是一條線在水裡,如果鯽魚吃口,都是連續點動後送漂,在點動的時候,最接近水面的那顆漂會動,水面也會隨之有些輕微的起伏,鯽魚一般吃口不會松,觀察到水面有動靜的時候,提竿就可以上魚了。
今天河裡也有不少釣友,但我打的幾個窩點一般人也不會選擇,連續上了這麼幾條魚,把周邊的釣友給搞迷糊了,他們一上午也沒我這一會會上的多啊!補了點窩,趕緊回去翻稻。
剛到門口,老萬不知道從哪個野塘釣魚回來。還和以前一樣,桶藏在身後,開玩笑的和我說,不給你看,一猜就知道沒啥收穫。我也逗他,說你那點魚,我都不稀罕看,你猜猜我上午釣多少?結果,真搶著進廚房來看了。背後的桶也暴露無遺,一條兩把的小鯽魚。
回來趕緊補功課,翻了兩遍稻,蒸了點飯菜,抓緊時間再下去搞幾竿。上了2條,沒啥口,準備回家吃飯,正好碰到同齡小夥伴,也被叫回來收稻。別看回家這1~2里路,跑多了也累人,正好搭他車回家。他也喜歡釣魚,說上午在別村河裡釣的,都是小鯽魚,正連桿呢,被他母親一個電話叫回來收稻了。到家後,他看了魚獲,頓時來了興趣,說下午收完稻,他也去釣。後面回家他換了摩托,看我翻好稻,拿裝備準備下去釣,說到家裡至少應該備個電瓶車或腳踏車。想想也是,跑的確實累。
還好有兒子的小腳踏車,座墊調高點,大人也能騎。下午口差點,上的魚不多。但有了腳踏車,就跑的更加勤快了,和打游擊一樣。出來釣半小時,再騎回去翻稻,翻好再下來。魚沒釣多少,著實累的夠嗆。
一直忙到3:30,回市裡接領導和娃回來做晚飯。結果女兒鬧情緒,被領導好一頓批評,折騰到4:10才走。到家兒子幫忙一起收稻,領導做晚飯,女兒被訓的躲車裡睡覺。收拾完稻,老爺子也幹活回來了,看他雖然疲累,看到小傢伙們後,還是眉開眼笑的,領導也準備好了晚飯,吃飯時,丫頭情緒又好了,主動和領導溝通了。有時想想,如果釣魚和家庭能兩不誤,這就是最好的。每次休息時間有限,發帖也像打戰一樣,沒有好好整理,抽個把小時斷斷續續寫的,不是太嚴謹。寫的不好,還望大家見諒!最後感謝大家觀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