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又是一年冬天到,又有大量的候鳥南遷瓊島過冬。海南虎斑鳽、海南孔雀雉、海南柳鶯、海南山鷓鴣,這些冠以“海南”的鳥類,海南人聽起來是不是感到很親切?
生物界對物種的起名,有著一套規範、體系和標準,但既然名字裡提到“海南”,總會引起相關人群的興趣和關注。
姓“海南”的動物還真不多,儘管限於各種客觀條件,我們日常生活中也很難見到學名裡有“海南”的動物,但它們卻確確實實存在。它們或是在海南島發現的,或是海南島特有的種類,每一個名稱的背後都是有故事的。
每一個物種的學名,往往由兩個拉丁化名詞所組成,這其中有著一套規範的命名體系和標準,細緻而嚴謹。但如同我們的姓和名一樣,不少物種學名的背後,通常也會巧妙隱藏著命名者的“心思”,或者,會牽出一段很久很久以前的有趣故事。
比如,遇到以“海南”為姓的動物物種,不知你在感到親切的同時,是否還會在心中閃過一絲好奇:咦,它是在海南被發現的嗎?還是海南人發現的?或是隻有海南特有?
說實話,和你一樣,海南日報記者也有這麼一串問號,所以這篇文章選取了幾種姓“海南”的動物,一窺它們名字背後的故事。
海南虎斑鳽
2016年9月底,湖南省益陽市安化縣小淹鎮,有人在小鎮的客運站附近發現一隻海南虎斑鳽,形單影隻,飛行受困。幸運的是,後來它被當地的林業執法人員救了下來並放生。
海南虎斑鳽。
“海南虎斑鳽”——是一個具有標識性的名字。117年前,在海南,英國人在五指山上採集到這種鳥的第一個模式標本,“海南”之名由此而來,又稱為海南夜鳽、海南鳽。它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已被列入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世界瀕危鳥類紅皮書。
“海南虎斑鳽目前在長江以南的廣東、廣西、福建、浙江等地均有發現蹤跡,但上世紀六十年代後,我省再無確切的海南虎斑鳽發現記錄。”香港嘉道理中國保育駐海南自然保育主任盧剛介紹說,與其他選擇開闊水域作為生境的水鳥不同,海南虎斑鳽主要棲息於高山密林中的山溝溪流和其他有水域的地方,屬於夜行性鳥類,一般在晨昏出行覓食,白天多隱藏在森林中,鮮少有成群活動。
它就像夜間的獨行俠,鮮少露面。上世紀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關於海南虎斑鳽是否滅絕的爭論還曾引起過國內外的關注。
根據現有資料來看,海南虎斑鳽的“輪廓模樣”不難被認出:翅膀上的覆羽為暗褐色,並藏著少許白色斑點,頦部、喉部和前頸為白色,中央有一條黑線直通到下喉部。而且,在繁殖期,它非常懼怕人們打擾,一有異常響動,便將脖子伸得老長,警惕地張望。
盧剛分析,海南虎斑鳽這些年在海南“銷聲匿跡”,未有發現記錄,一方面是因為海南虎斑鳽種群密度較低,數量不多不易發現,另一方面可能是因為海南對該鳥關注度不高,觀鳥人群暫未發現其蹤跡。
海南柳鶯
論起“知名度”,海南柳鶯不比海南虎斑鳽低。
“海南島有3種特有種鳥類,海南柳鶯是其中之一,另外兩種是海南孔雀雉和海南山鷓鴣。”華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江海聲介紹說。
海南山鷓鴣。
海南柳鶯。
這是一種體型嬌小、羽毛漂亮的鳥兒,在尖峰嶺等地的密林中,如果聽到清脆、尖細而有節奏的鳴囀,循聲覓去,仔細瞧,或許就能找到它們的身影——鼓著金黃的小肚子,炫成一團,在高大的喬木枝葉間躥跳,一會兒鉗在細枝椏上細足站成“丁”字,一會兒鑽到綠葉後“捉迷藏”,如同其他柳鶯的活躍,卻因為金黃的胸、腹和翠綠的翅背而顯得特別……
海南柳鶯名字的由來,背後有著跨越時空的故事。上世紀六十年代,第一隻海南柳鶯在吊羅山被採集,但當時採集者並未發現這是一個新種。直到八十年代,柳鶯標本被瑞典學者皮爾·阿爾斯特羅姆(Per Alstrom)與厄本·奧爾森(Urban Olsson)注意到,他們透過對比其它標本和實地考察,最終在1993年將海南柳鶯確定為新種並發表。
如今,那份在吊羅山採到的標本保存於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標本館,標本採集日期是“1962.04.20”,採集人一欄寫著不詳。這隻“沉睡”了54年的海南柳鶯,靈動的身影和清脆的歌聲不再,羽翼仍可見黃翠之色,跨越時間後,它和同伴們終於擁有了一個專屬於自己的名字。
雖然柳鶯科種類較多,外形特徵相近,性格活潑,野外觀察和準確辨識難度較大,但在一些鳥友的觀鳥名單中,海南柳鶯的名字常會出現,作為海南特有種,它頗具吸引力。
目前,海南柳鶯已列入《海南省省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受到保護。
海南新毛蝟
“1957年,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曾派遣考察隊到海南島進行獸類的調查與採集。考察隊在海南的西部和中部進行了為時約兩個月的野外工作,獲得了將近600號獸類標本,其中有七八種或亞種系該島獸類的新記錄。此外,還採獲七個食蟲類標本,經作者研究比較,認為是一新屬物種……”
這段描述引自一篇發表於57年前的論文,文中所提到的“新屬物種”,即是海南新毛蝟;而進行“研究對比”的是著名的脊椎動物學家壽振黃先生,他與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標本採集者汪松先生一同將新發現撰寫成文發表在1959年03期《動物學報》上。
海南新毛蝟是一種身上沒有刺的蝟科動物,嘴部尖而長,本種是食蟲類較原始的一中蝟,毛的顏色呈鼠灰色,稍帶棕黃色調;這種長得有點像田鼠的夜行性動物,僅分佈於海南島,多棲息在海拔較高的熱帶雨林、熱帶次生林中,常在雜木林下或亂石堆中活動。
有資料顯示,人們發現的海南新毛蝟分佈點有尖峰嶺、吊羅山、白沙、瓊中等地。但目前,關於海南新毛蝟這一種群及生態的研究報道並不多,對於本種的確切分佈範圍、生活習性和種群現狀,還有待深入的種群生態研究。2013年,鸚哥嶺科研團隊申報並啟動了海南新毛蝟生物學研究專案,主要是為了揭示新毛猥的物種特徵。
海南孔雀雉。
“實際上,海南島還演化出眾多其他地方見不到的特有亞種,它們也都具有繼續分化成獨立物種的潛力,同海南孔雀雉、海南山鷓鴣與海南柳鶯一樣,值得我們去特別關注與保護。
有專家表示,作為一個島嶼,海南島有著形成特有物種的絕佳條件,由於海南島與大陸分離,動植物與原來相鄰的大陸有密切聯絡,但經過漫長的演化過程,使得島上的一些動植物又獨具有“個性”,十分難得。
海南日報新媒體、海南日報海南週刊聯合策劃
撰文:海南日報記者 周曉夢
值班主任:張傑
值班總監:李國棟
內容稽核:曾敬
責任編輯:陳楚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