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實生活中,當我們做錯了某件事,或者做出了傷害他人的行為時,往往會產生後悔的情緒。負罪感是一種比較主觀的感覺,其具體的程度與一個人的道德標準有著直接的關係。
有負罪感是好事。積極的負罪感有一定的好處,在這種負罪感的激勵下,人們可以做出一些偉大行動。
一種社會環境中的道德準則與另一種社會環境中的道德準則可能完全不同。但不管哪種環境,當一個人被賦予了特定的道德標準之後,然後又違背它,那麼這個人就會產生負罪感。當然,某些情況下,人們之所以違背社會的道德標準,是因為這個標準本身就是錯誤的。伴隨著這種情況,產生的負罪感就是消極的,而消極的負罪感是極其有害的,因此,我們必須採取行動消除這種負罪感。
消極的負罪感讓人毀掉自己的生活,毀壞自己的身體,或者讓人以其他的方式傷害自己,來為曾經自己覺得做下的錯事贖罪。
事實上,負罪感不可怕,關鍵是要正確消除。要想積極地消除負罪感,可以透過以下幾種方式。
★彌補
導致負罪感產生的原因可能有很多,但伴隨負罪感而來的常有種欠債的感覺——覺得欠下了必須償還且必須清償的債務。
有一個小孩每天都會跑到門口去接下班回來的爸爸,當小孩接到爸爸的時候,爸爸都會給他一顆糖。
有一天,這個小孩又站在門口接他的爸爸,還興奮地問:“我的糖呢?”這位年輕的爸爸失望地說:“你每天接我,就是為了糖嗎?儘管如此,爸爸還是從口袋裡拿出了糖,遞給了小男孩。他們一起走回家,一路上什麼話也沒說。孩子受到了傷害,他很不快樂,糖也沒有吃。
那天晚上,這個小孩很不高興,臨睡前將這件事告訴了媽媽。媽媽告訴他:“明天你依然去接爸爸,但前提是不再吃糖了,這樣一來爸爸就會明白,你其實是因為愛他才接他的。”
這位小孩覺得不快樂,覺得悔恨,是因為他被爸爸誤解。這些感覺強迫他採取行動消除負罪感,彌補自己的“過失”。
★採取行動
有時候,人會陷入錯誤行為的蜘蛛網中,而且看上去似乎無法擺脫,於是他們就放棄了努力。在接下來的日子裡,他們被錯誤行為的蜘蛛網纏得越來越緊,自己也越來越痛苦。事實上,如果在這個時候能採取行動消除內心的負罪感,他們的生活就會重新回到正常的軌道。
張帥曾經是個很叛逆的年輕人,他似乎要努力把所有的戒律違反。中學時,和同學打架滋事被學校警告,直接影響他高考的志願填報。於是,他一不二不休,偷了別人的錢,買張車票到了外地。
不久之後他再次作案,這次是搶劫。他被捕了,然後被投進監獄。出獄後又多次犯錯。一個罪行導致另一個罪行。大家都認為張帥的意識中並沒有負罪感,但是他的潛意識並非如此。他的負罪感在潛意識中積累。直到後來,他結婚成家了,有了自己的事業。一個極其特殊的經歷喚醒了他。
有一天,他和妻子去看電影,當他聽到主人公說“如果一個人贏得了整個世界,卻失去了自己的靈魂,那對他又有什麼益處”時,張帥感覺自己很難受。於是,他告訴了自己的妻子。
為了消除這種負罪感,妻子建議他馬上把這些事情講出來,講給他人聽。於是,他完全改變了自己的生活。他到處演說,講述了他那些過往的經歷,講述了他是如何下決心改變的……他慶幸自己找到了走上正途的勇氣。
如果你無法抵制誘惑,如果潛意識中的負罪感讓你無法把自己的能量用於建設性的目標,那麼,就請學習一下襬脫負罪感的模式。結合自己的生活並應用這一模式,讓自己一步步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