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年前的那個秋天
英勇無畏的中國人民志願軍
跨過了鴨綠江
在惡劣環境中浴血奮戰
保家衛國
而在這期間
還有許多高校裡的師生
也都走上光榮的道路
與祖國、人民一同戰鬥
今天,來和團團一起回顧
抗美援朝戰爭中那些堅毅的身影
發揮專業特長
改良軍事技術
當年,美軍用轟炸機
在鴨綠江附近進行瘋狂的轟炸
人民生命安全受到極大的威脅
我軍對此束手無策
只能請教專業人士
而清華大學電機系畢業生張履謙
作為中央軍委通訊部雷達處技術人員
臨危受命,來到戰場
戰場上的雷達站簡陋
各種儀器緊缺
埋首研究10多天之後
張履謙終於找到了電磁波的規律
出乎預料的是
張履謙並沒有使用高精尖的裝置
而是採用了幾個罐頭盒子
他將罐頭盒子剪成半圓形
並用麻繩將它們連線起來
因為在同一條線上
這些罐頭盒子實現了同步轉動
如果改變了它們的相對位置
我軍就能夠實現快速變頻
張履謙先生在前線組裝裝置
人民志願軍巧用罐頭盒
破解了敵人的干擾
而張履謙後來則成為了
我國雷達與電子技術專家
工程院院士
清華大學化學系畢業生冀朝鑄
自幼留學美國
1950年,他放棄了在哈佛大學的學業
毅然回國
到清華繼續學習
兩年後
他入朝擔任停戰談判的翻譯
負責打字和英文速記
榮立三等功
後來成為我國著名外交家
周恩來會見尼克松,冀朝鑄(左四)擔任翻譯
投筆從戎,捍衛祖國
為了打贏抗美援朝戰爭
加強國防建設
中央決定動員號召青年學生和工人
積極參加各種軍事幹部學校的培訓
訓練他們掌握現代化的
軍事科學知識和軍事技術
保衛祖國的和平建設
校園內張貼特刊
1950年10月27日
北京大學中文系
在校園張貼特刊《只要你號召》
12月12日,北京大學軍事幹部學校
學生保送委員會迅速成立
400多名北大學生積極報名參軍參幹
隨時準備被祖國選拔
學生報名“參軍參幹”行動
為了普及和深入開展抗美援朝宣傳工作
北大專門組建了師生聯合的
抗美援朝宣傳隊
採取漫畫、標語、幻燈
活報劇、歌詠、秧歌
展覽會、口頭講解等多種形式
揭露美帝的侵朝惡行
宣傳抗美援朝的愛國與正義
北京大學抗美援朝宣傳隊
一次次街頭演說
一次次下鄉宣講
奔走的北大人背後
是飽含深情的愛國之心
1950年11月,浙江大學舉行“抗美援朝,保家衛國”大會
浙江大學師生積極響應祖國號召
踴躍報考軍幹校
軍幹校報名的第一天
一清早,報名的同學
打著鑼鼓,拉著橫幅
排隊往健身房去報名
在報名第一個小時裡
就收了608張報名表
參加海軍幹校的浙大同學
不僅如此
浙大教職工中還湧現出很多光榮的爸爸媽媽
為了祖國,他們鼓勵他們最心愛的兒女
走上保家衛國的崗位
他們是新中國愛國父母的榜樣
浙大農學院參幹報名隊
“人人都有可愛的家庭
但是要長久地保障家庭的溫暖
就必須讓自己的女兒暫時離開自己”
3個女兒全部報名參加軍幹校的
工學院院長李壽恆讓我們看到了
浙大人的擔當和勇氣
以責任和擔當
踐行白衣天使神聖使命
1950年12月
上海市醫務工作者抗美援朝委員會成立
號召各醫學院校、醫療單位
組織抗美援朝志願手術隊
奔赴前線,救治傷員
當時的同濟大學醫學院
(現為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
及其附屬同濟醫院
(當時尚稱中美醫院
現為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
附屬同濟醫院)
很快組織起一支獨立建制的
抗美援朝志願手術隊
隊伍被命名為
上海市抗美援朝志願醫療手術總隊第一大隊
上海市抗美援朝志願醫療手術總隊第一大隊合影
林竟成被任命為
上海志願手術總隊副總隊長
兼一大隊大隊長
剛做完腰脊椎吻合手術
穿著重重的石膏背心的他
在動員會上說:
“抗日戰爭時期
我從事了8年戰地醫療工作
常常抱憾
未能為中國最優秀的兒女
為人民解放軍傷病員盡過力
這心情是別人難以理解的
現在有機會彌補這個缺憾了
我志願參加抗美援朝醫療隊
去完成我們神聖的任務”
很快,自願報名人數超過300人
113人被批准出征
他們於1951年1月離滬北上
8個月後
又一支以42名師生
組成的手術大隊再次出發
醫務工作者出征
裘法祖、張滌生及王飛鵬
耿兆麟、劉春生、戴植本
這些日後成為我國外科界翹楚的醫生
日以繼夜地忙著做手術
外科醫生金士翱負責組建專門的“麻醉小組”
他和另一位外科醫生
有時一天負責二十多臺手術的麻醉工作
手術隊勝利歸來,執旗者為童爾昌、中列四為金士翱、左列一為夏穗生
據上海檔案館儲存的資料統計
兩個大隊在一年多的時間裡
手術2239人次
教學8843小時
專題學術報告88次
編寫戰地教材涵蓋耳鼻喉科、眼科
矯形外科、腹部外科
等多個學科
……
四川大學華西口腔人也主動請纓
義不容辭奔赴戰場
華西口腔專家宋儒耀
認真分析二戰經驗
提出“頭部、頜面部創傷
沒有口腔科醫生沒辦法工作”
因此醫療隊應以口腔青年專家為主
1951年4月
由宋儒耀領隊的
西南援朝醫療隊出發了
抗美援朝國際醫療隊隊長會議合影
援朝期間
西南醫療隊在複雜艱難戰爭環境下
夜以繼日地開展救治工作
共救治1000餘名頜面部創傷及燒傷傷員
被國家授予集體軍功榮譽
朝鮮戰場上的頜面外科手術
1952年,西南援朝醫療隊完成了
歷史賦予他們的艱鉅使命
帶著由傷病員們籤滿名字的國旗歸來
縱然時間流逝
為祖國奮不顧身的前輩們
我們將永遠銘記!
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
1950年11月
北方交通大學唐山工學院
(今西南交通大學)
發表抗美援朝宣言
全體師生都在宣言上鄭重簽下姓名
與此同時
一批正在歐美各國
學習、工作的青年才俊
紛紛歸國,來到學校任教
工程技術教育奠基人高渠清
中國鐵道牽引電氣化
與自動化學科創始人曹建猷
中國預應力混凝土結構理論
與應用開拓者之一的勞遠昌
……
從1951年到1953年
西南交大師生共有181人次(131人)
先後三次組建抗美援朝工程隊
冒著敵人的炮火
參與修建4座重要機場
為我空軍爭奪戰場制空權作出重要貢獻
不怕犧牲、不畏艱難
自強不息、紮實苦幹
西南交大人始終用行動
為祖國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省吃儉用
也要把物資送到前線!
1951年4月
天津大學舉行廣播大會
同學們反應熱烈
當場有許多人向主席團遞上紙條
堅決願去朝鮮前線工作
會後又有許多班級同學報名
到4月29日
已有172位教職員工志願赴朝工作
在25日的廣播大會上
全校師生為支援朝鮮前線人民志願軍
獻金共達一百零叄萬柒仟八佰元
全校女教工帶頭做慰問袋
隨後捐獻活動擴大到全校
楊少林同學把祖母留給他的紀念品
一支白金戒指捐出來
他說
“軍事上需要這種東西
我決心捐獻給國家”
剛買的新衣服、捨不得用的香皂
新縫的毛被子、毛巾手套、心愛的筆記本
都裝在慰問袋裡,送上了前線......
物資的貧瘠阻礙不了天大人的拳拳赤子心
在那個並不富裕的年代
同學們就是自己省吃儉用
也要把僅有的物資送到前線
送給最可愛的人!
71年過去
硝煙和戰火已經遠去
但歷史永遠銘記著
那些為祖國奉獻青春的熱血青年
如今山河無恙、國泰民安
這是先輩饋贈給吾輩最好的禮物
新時代的我們更應該傳承前輩精神
為祖國的發展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來源:共青團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