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作者:琢磨君
大家有沒有發現:隨著年齡增長,心智越來越成熟,我們也越來越不喜歡說話,變得沉默寡言了?
就如魯迅先生所說:當我沉默的時候,我覺得很充實,當我開口說話的時候就感到了空虛。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
其實,大家不要感覺奇怪,這都是屬於自然現象,也是符合大道規律的。
如果我們去讀讀老子《道德經》,好好領悟大道,便可豁然開朗,內心不再困惑,甚至會覺得欣慰。
老子在《道德經》第五章告訴大家:
天和地之間,就像一個巨大的風箱,雖然中空,但永無窮盡。越是鼓動風量,亂七八糟的事情就會產生得越多。
天地之間的萬物,需要有個良好的環境才能很好地生長,而不是需要長時間的狂風暴雨、地震等極端惡劣天氣。
因此老子從大自然引申到人類社會,並總結了一條治國理政的方針: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即:政令名目繁多反而會加速國家的敗亡,還不如保持虛靜。
於是乎,我們可以看到西漢初期採取了輕徭薄賦、休養生息的國策,漢朝養精蘊銳,經濟快速發展,產生了第一個盛世———文景之治。
對於我們個人來說,“多言數窮不如守中”這句話更是具有借鑑意義,它也是一條符合大道、充滿智慧的處世規則。
現代人經常把這句話和“沉默是金”劃等號,說:
人說的話多,往往會使自己陷入困境,還不如保持虛靜沉默,把話留在心裡。
可見,沉默寡言反而更加符合大道,反倒是一個人話多浮躁是違背大道的。
難怪《易經》雲:吉人之辭寡,躁人之辭多。
即:吉人話很少,躁人話很多。
其實,我們也可以從心智成熟的角度來理解沉默寡言:小孩子話很多,經常是童言無忌;但成年人深知言多必失、禍從口出等道理,因此他們從多說發展為少說,最後又到了能不說就不說的地步。
自然界也是如此:小魚小蝦總是喜歡浮在水面蹦蹦跳跳,但是大魚往往都在水底漫遊。
成熟的人或者物,往往言行舉止更加穩重,所以謙虛低調是他們的一種常態。
以前的時候,我們有事沒事就喜歡發個朋友圈,求點贊和評論,希望獲得大家關注。
但是後來我們發現:在他人的世界,我們永遠只是配角。我們今天吃了什麼,穿什麼,過得好壞與否,他們壓根兒就不關心。
所以,在看透人生真相後,我們也開始心智越來越成熟,變得冷暖自知,自然而然地越來越沉默寡言了。
老子《道德經》第23章更是告訴大家:希言自然。
即:真正的“道”總是自然執行而無需多“言”的。
老子還舉例說明:再大的風也刮不了一個早晨,再大的雨下不了一整天。
老子又反問:誰製造的狂風暴雨呢?
是天地製造了這狂風暴雨,但是興風起雨尚且不能持久,更何況是人呢?
可見,沉默寡言才是人生常態,而喧囂和熱鬧反而是一種非正常現象。
正如作家周國平在《在沉默中面對》一文中說到:
最真實最切己的人生感悟是找不到言辭的。對於人生最重大的問題,我們每個人都只能在沉默中獨自面對。
楊絳老人更是在百歲感言中說道: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
既然世界是自己的,我們也無需多言了。
真正懂我們的人,我們什麼都不說,對方也懂。
不懂我們的人,我們說再多,對方依舊不懂。
這也難怪老子一再強調“不爭”的處世之道,因為你對牛彈琴只能是浪費時間和精力罷了。
正所謂是:夏蟲不可語冰,井蛙不可語海,凡夫不可語道。
老子《道德經》第二章寫道: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
我們若是能夠在生活中慢慢領悟“無為”和“不言”的妙處,便可做人做事更加智慧,最後無往而不利,無為而無所不為,不說比說更有功效。
看到這裡,估計大家都知道了為什麼沉默寡言更加符合大道了吧。
大家也可以自我對照一下,如果你就是一個沉默寡言的人,就要恭喜你了。
與諸君共勉!
閱讀更多關於《道德經》的文章,大家可以檢視我的專欄文章
文中配圖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建議刪除